莫連校
田東縣祥周鎮百銀小學 廣西百色 531500
核心素養是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提出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此老師要摒棄傳統教學中不利的一些方法,將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用于數學教學中。本文就來談一談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相關情況[1]。
這項內容以《倍數和因數》這節課為例來說明,在學習這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了自然數相關基礎知識,那么在學習本課知識之后學生會對自然數的相關知識有更加深入地了解,明確自然數之間倍數和因數有相互依存的關系,了解每個自然數都有不同個數的因數,為以后學習相關知識打下基礎。對于本節課的教學老師事先制定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1.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理解相關的乘除法算式,幫助學生理解倍數和因數的具體作用;探索求—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2.在探索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體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3.通過倍數和因數之間的互相依存關系使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將新舊知識密切聯系在一起,形成知識系統。
在課前導入環節中,老師借助多媒體提出問題:“兩對父子去吃飯,每人用一個碗,可只要了三個碗,這是為什么呢?”這個問題一出就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讓學生理解相互依存關系,為接下來學習倍數因數相關知識打好基礎。在探究環節中,老師通過微課視頻播放出來,使學生對倍數和因數相關知識有深入了解,并且為學生出示實際例子,先安排學生“找一個數的因數”觀察與比較,為因數探究指明方向。學生用了很多的方法去尋找因數,每個學生的方法都是不同的,老師要對這種情況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們找出方法中的相似點,他們都是“一對一對”找的,教師啟發式的提問“這有什么好處呢?”在這個環節中,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一點一點變得清楚了。最后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自主發現、歸納出一個數的因數的某些特征,進而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2]。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于一些數學概念不能夠很好地理解,尤其是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更是理解不了,對此,老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先通過實際問題或者是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形成基礎認知,然后帶領學生去深入探究知識,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進而落實核心素養要求。
新課程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差異性,提倡采用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探究更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游戲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均是很好的教學方法。這些有效的教學方法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僅僅是教學基礎知識,更應該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鍛煉學習能力。在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老師均要給予鼓勵與表揚,絕對不能因為學生提出的問題幼稚而嘲笑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加積極主動的提出更多的問題,對于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有好處的。
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處處有所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是很緊密的。在生活中運用數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數學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學好數學知識對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很有幫助的,同時能夠使生活更加富有細致化和情趣化。由此,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老師要將數學知識的實用性緊緊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探究與研究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教學策略對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有積極意義,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們認識到: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不能自覺地去學習,那么即使在老師硬性要求下學得再好也是不行的[3]。由此,在實踐教學中,必須將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明確,并將其重要性加以明確,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數學核心素養對小學生的發展是很重要的,由此在實踐教學中老師必須加以重視,并且以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策略不斷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積淀,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核心素養水平,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