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連紅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通道街回族小學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30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月之繁。”這表明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人們生活、勞動、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我們所遇到的問題有可能是數學問題,也可能不是明顯的、直接的數學問題,但是人們如果具備了數學學科素養,就可以從數學的角度看待問題,可以用數學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也可以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數學核心素養是人們通過數學的學習建立起來的理解和處理周圍事物時所具備的品質。而興趣是推動學生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要想促使教學在相互碰撞中表現出獨特的思考方式并產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就需要教師將數學知識生活化,這樣的教學形式學生比較熟悉,而且非常喜歡。因此教師應盡量尋找生活中的數學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首先,培養運用“生活經驗”思考數學知識。眾所周知,我們上街購物消費中有數學,裝修房子有數學,存錢也有數學,本金×利率×時間=所得利息,然后還要從利息里扣除20%來上稅(除國債外)之后剩下的80%的利息就是你自己應得的利息了,大家想一想如果沒有百分數幫忙,怎么行呢?再說科學家們發明的種種東西,氣象學家測量的天氣情況……這些多要經過各項認真的思考和精密的計算才能獲得正確的答案;行走在繁華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商家打出的“滿400送400”,“滿300送300”的促銷招牌,這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學生算著算著就會明白其中暗藏著數學問題。
在學生們的童年記憶中,他們都會對七巧板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學《觀察物體》這一內容時,我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以及他們那充滿好奇的探求精神,在學生學習了辨認從不同方向看到物體的形狀圖的基礎上,給出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通過設計擺小正方體這一動手操作環節,以還原物體的形狀。學生利用手中的小正方體,發揮了自己的想象,擺出了不同形狀的還原圖形。通過這樣的操作,他們能直觀的看到所擺物體的形狀,從而對教學從各個方面看到的物體是什么形狀的有了更直觀的映象,也非常輕松的提升了空間想象的能力。
學習圖形的運動中的“解決問題”的內容時,讓學生借助方格紙上的七巧板,通過在方格紙上平移、旋轉各板塊,拼出給定的大輪廓的圖形。這樣的教學使學生結合了圖形運動的知識,解決了簡單的對圖形進行分割、組合、變換的問題。加強學生運用“七巧板”進行動手操作的教學策略既符合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年齡特征又注重聯系了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從運動角度認識圖形的旋轉,體現了“做中學”的課改理念。
其次,我認為結合“生活情境”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因此,數學教學內容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設計數學問題,讓學生真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裝箱”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物品,但是我們只是使用“它”,幾乎不會將它與數學知識的學習相聯系。但是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知識中,我們遇到需要計算“做一個微波爐的包裝箱,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的問題。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親自觀察、思考、合作、探究真正用數學方法解決了數學問題,這樣的教學可以促使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同時激發了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渴望,而不是把數學當成脫離實際的“經卷”去苦讀研習。
第三,在教學中我認為可以利用“生活實踐”提高學生的分析的能力。
學以致用是數學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根據題中所給信息,學生發現我們學習的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借助生活經驗,學生明白了為什么計算魚缸的表面積只是計算五個面的面積和,而不是計算六個面的面積和;而在習題計算一個長方體餅干盒圍著它貼一圈商標紙,(上、下面不貼),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的學習中,學生明白了根據生活實際的需要,有些物體并不需要用包裝紙包六個面,而在這樣有特殊要求的習題中,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學生在小小課堂的數學學習中,體會了在數學世界遨游的無窮樂趣。教學中使知識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發展,方法在交流中領悟,情感在交流中升華。課堂成了孩子們交流的場所,學生結合生活實踐學會了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學習數學是有用的,他可以幫助人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在教學中,我常常根據授課的教學內容,有目的的組織學生開展活動,使學生在開放的實踐空間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使學生能深入理解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使學生明確當你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這才能培養學生“數學地思維”、“數學地觀察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提高其數學核心素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