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剛
公安縣南閘中學 湖北荊州 434305
在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核心素養被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同時被界定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從多方面努力。
思想政治課既要培養和提高學生政治學科知識和能力,又要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政治認同教育,提升他們的責任意識、法治意識及科學精神。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而進行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既有教學知識的“深度”,又有教學情感的“溫度”;既有教師的點撥引導,又有學生的主體參與;既有傳統的教學模式,又能與現代信息技術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對情感進行升華,達到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高層次目標。
例如:在《經濟生活》第五課“企業的經營”教學中,筆者以騰訊公司的經營案例為情境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分組合作探究:(一)微信給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哪些方便?微信的研發和推廣過程對你有什么啟示?(二)你認為騰訊公司哪些經營理念值得學習?為什么?(三)如果你是騰訊的經營者,你會怎樣讓企業發展的更好?這些問題的設置,讓學生有了探究和學習的積極性。通過生活化的情景引領,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怎樣發現真理,引導學生由現象到本質,理性的認識守法與創新在企業成功經營中的重要作用,從而促進學生法治、科學意識的培育和實踐,助力于核心素養的培養。
教師是教學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在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轉化者的重要角色。教師素養包括學科素養、教學素養、技能素養等方面,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關鍵是要提高教師素養。
首先,教師要滲透新課程理念,樹立新型的師生觀,實現教師由“指揮者”向“引導者”轉變,由“講授者”向“建筑師”轉變。其次,教師要掌握專業知識,豐富教學內涵。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既要學好思想政治專業的相關知識和最新理論動態,還要進一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各種輔助教學的知識,懂得教育教學常識和規律,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學技能。
首先要開展與學科教學內容相關的課堂實踐活動,這是學科教學活動的補充和延伸。由于學生在課堂內學習的時間有限,他們在課內學習的知識、技能、態度若不向課外、校外、家庭及社會遷移拓展,則很難形成真正的素養。因此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教材資源,比如教材每個單元的“綜合探究”部分,可以指導學生很好地走出校外,走向社會。如《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的“正確對待金錢”、第二單元的“做好就業與自主創業的準備”等課題,要求學生根據教材中的“探究活動目標、建議、路徑參考”,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家庭或社區、社會調查,寫出小論文或調查報告,然后在班上進行展示、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和公共參,即與能力,提升其自身的核心素養。
其次要發揮政治學科特色優勢,與學校社團活動相結合開展實踐活動,比如思辨社,時政講壇、模擬法庭等,提供給學生充分交流思想、展示才華的舞臺。通過這些活動的定期開展,既能提高學生對社會熱點的關注、對國家方針政策的理解,增強他們的政治認同感和科學精神,又使學生體驗生活,拓展視野,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法治意識和政治情懷。
高中政治課程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其知識體系本身既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關聯性,也與其它文理學科知識有必然聯系和相互融通。
比如,《經濟生活》中的價格與價值、價格與供求、匯率與外匯等,都涉及到數學中的增減比率計算、函數曲線圖等知識。《文化生活》中有關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等知識,與語文中的許多古詩詞、文言文等知識是直接相關的。《生活與哲學》中的哲學觀點,與中學的理化生、歷史地理知識是直接相關的等等。我們在教學中,就必須將各學科知識進行有機地遷移和整合,更好地拓展和深化政治課知識,極大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核心素養。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思想政治課堂建構尚未完成,核心素養教學評價機制尚未建立,評價手段仍然是考試。要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情況得到全面考察,就必須在評價體系中把各種素養盡數涵蓋其中,才能使教師在素養培養方面的行為、學生在素養方面的努力以及素養培養達成的目標等各方面得到全方位覆蓋。
比如,要以核心素養為綱,制訂學校的課程規劃。從政治課程目標、政治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到課程評價應有完整的規劃設計。規劃應包括以評價學生核心素養為重點、基于課程標準并且體現教學目標和評價目標一致性的教學目標體系,從而使評價鑲嵌在教學中,體現出“教、學、評”的交融,實現“評價亦是學習過程”。
核心素養的提出并非國家一時的任性而為,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后的大智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一堂課就能解決的事情。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每位教師當不辱使命,積極投身于新一輪課程改革,致力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成為一個有著堅定政治認同、強烈法治意識和參與意識、具有科學精神的有能力有擔當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