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楚楚
邳州市鐵富鎮中心小學 江蘇徐州 221300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語言的三要素之一。在最初開始接觸英語時如果學生不能打好詞匯基礎,必然會影響到語言技能的形成。小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在記憶詞匯是只能采用相對被動的方式,而這一特點也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實際教學中,學生大都在教師指令性任務的安排之下進行單詞的記憶,迫于“聽寫”、“默寫”等檢查方式的壓力,他們很難對英語詞匯教學產生興趣。過度依賴教師的學習模式也將使他們產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情緒,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因此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我們需要進一步推進教學模式的優化創新,運用新興教學理念和教學媒體提高詞匯教學效率。
結合實際分析,當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教學理念過于陳舊。“當一種理念成為習慣,新理念想要取代它就會變得困難重重”,雖說新一輪的英語教學改革正在推進,但新課標中倡導的教學理念卻并沒有被教師所接受。實際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依舊占據了主導地位,從教學模式的選擇到教學方法的確定仍在以教師的個人思想為主導。具體到單詞記憶中,教師一味的在強調死記硬背,很少會將課文、句型等要素整合在一起開展詞匯教學,對多媒體教學、分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的運用也一直處在停滯不前的狀態。②單詞記憶脫離英語文化背景。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不應脫離其特有的文化背景,而語言則是傳播民族文化的主要載體。這一特點便決定了語言的產生、應用以及學習必須要依托特定的文化背景。所以想要學好一門語言,就必須去探究語言背后蘊含的文化知識,英語同樣如此。[1]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特定的教學內容為學生介紹、普及英語文化知識,尤其涉及到某些特殊單詞的用法,更需要進行詳細講解。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掌握英語單詞,但實際教學中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教師卻寥寥無幾,教師將大把的時間用在了引導學生背單詞之上,新課改所提出的要求根本無法落實。以“An Interesting Country”這部分內容為例,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地名、景點以及國家名稱。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記憶這部分知識點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需要幫助學生在零碎的知識點間建立起特定的聯系,將分散的單詞串成串,之后再激發起學生對于英語詞匯教學的興趣便能夠實現提高詞匯教學效率、為學生打好基礎的目標。
俗話說的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學科知識,更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課前預習這一方式就讓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重要途徑。在小學階段要想真正落實好課前預習,存在諸多限制因素,該年齡段的學生自學能力有限,且極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注意力不夠集中。因此更需要教師及時的加以引導,傳授給其正確的預習方法。就拿英語單詞的預習過程來看,首先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發音,之后再找出單詞在課文中的對應位置,對其應用方法有一個精準的把控。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找出與其相近或是相對單詞,舉一反三,拓寬詞匯量。最后就是查詞典。詞典是學習英語的重要工具,掌握正確的查閱方法對英語學習具有事半功倍的功效。在查閱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掌握最專業的解釋,從而不斷糾正自己在預習過程中存在的錯誤,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On The Farm”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首先要掌握的是關于農作物、動物以及水果的詞匯,只有熟練的讀寫這些單詞,才能真正的理解課文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將課文中關于農作物、動物的以及水果的詞匯找出來,并再列舉所知道的其他物品。這一過程中既降低了英語學習的難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效增加了學生的詞匯量,培養其學科思維。[2]
學生們之所以存在單詞記不住、不會靈活應用的現狀是因為教師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設置特定的教學情境。新課改之后的小學英語教材在難度上有所下降,內容更貼近生活。因此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有所調整,要與生活緊密相連,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實物的方式記憶相關的英語詞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情景來活躍課堂氣氛,生動形象的講解詞匯的應用技巧,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以“In The Library”這部分內容為例,為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其中涉及到的單詞、語法等知識,教師應為學生“還原”出圖書館內的場景,讓他們用一種親身參與的方式去感悟、理解英語,從而在小學階段夯實基礎。
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正視當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前提下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的優化改革,以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上文中筆者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進一步優化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