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棟
據相關統計結果顯示,在國家系列政策的引導與支持下,我國光伏電站的裝機容量已接近150GW,其作為一種新生的產業樣態,為人類可持續發展工程作出了突出貢獻。但與此同時,光伏產業高速發展背后衍生出的設備報廢以及回收再利用問題已然刻不容緩,如果處理不當,難免會對生態環境產生惡劣影響。
在國家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光伏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其作為解決人類能源危機的重要方式,本質價值定位是服務于生態環保。時至今日,根據科學預算,到2034年我國廢棄光伏組件的總量將超過70GW,由此帶來的生態治理問題迫在眉睫。以當前的生產工藝來看,隨著我國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勢必會大幅增加對稀有金屬的消耗,包括銀、碲、銦、鎵等,如若沒有得到恰當的回收和循環利用處理,將會造成極大的浪費,并對生態環境健康造成極大威脅。同時,即使隨著科技發展,光伏組件的使用壽命逐漸延長,但仍舊無法實現無限使用,總有廢棄的那一天。如果繼續留在原地,會直接影響土地資源的開發再利用。科學研究表明,基于水泥支架支撐的廢舊光伏組件,當處理不當時還會污染土壤環境。因此,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是綠色發展的重要課題,對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非凡的現實價值。具體而言,廢舊光伏組件中的稀有金屬雖然占比較小,但是卻有著極高的回收價值,通過再生成半導體及其他原料,可有效節約自然資源和生產成本。另外,從社會效益維度上,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催發了一種新的產業形態,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
面對越發嚴峻的傳統能源資源危機,世界各國對于光伏產業發展的投入不斷增加,并研發了多種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技術路線,但整個運行體系尚未成熟。目前,針對完整硅晶片的處理技術有“無機酸溶解法”、“熱處理法”等,針對硅料回收的技術包括有機酸溶解劑和物理分離法等。但是,無論上述哪種處理工藝都不能做到盡善盡美,其本身優缺點并存,如無機酸溶解和有機酸溶解更多地針對EVA進行分離去除,卻對廢舊光伏組件的邊框拆除無作用,同時廢棄液體處理起來難度較大。另外,整體上而言,我國廢舊光伏組件的回收再利用工程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相關政策法規依舊一片空白,導致經濟市場不規范,降低了其最終成效。事實上,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需要較大的資本投入,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市場參與熱情。受制于安裝、使用條件要求,我國現已建成的光伏組件多處于偏僻地區,造成了回收再利用中運輸成本的增加,對此,不少施工單位采取就地焚燒的處理方式,可以預見的是,其服務期滿后,勢必會造成較大的回收再利用難度。同時,緣于當前有限的處理技術工藝,廢舊光伏組件的回收再利用需要專門的設備材料,成本投入和回報比率不高,影響了企業積極性。
廢舊光伏組件的回收再利用作為一項系統化工程,其本身關涉到各個方面的細節問題,需要宏觀布局優化,建構完整的產業鏈條。本文基于上述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種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有效路徑,以供參考和借鑒。
(一)加速技術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創新發展是促進社會發展的恒動力。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應加大對該方面的科技研發投入,在既有經驗總結基礎上,對每種技術路線進行梳理和分析,綜合評估其可行性,結合我國現實情況,制定科學、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避免二次污染,降低成本投入。例如,目前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核心用料主要是晶硅電池,對此,可自主研發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系統,著重研發物理拆解、粉碎、研磨、分選、高溫熱解等設備,實現無害化處理。同時,從光伏組件的構成材料角度入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研發在一定工藝條件下便于拆解和易于降解的新型化工材料,為廢舊光伏組件的回收鋪平道路。在此過程中,值得著重指出的是,人作為自然界的主宰,是科技創新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持。因此,應進一步落實國家人才政策,依托高等院校人才培育主陣地作用,加強對光伏產業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完善課程體系建設,豐富他們的知識結構,強化其創新創造意識,使之成為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工程建設的有力支撐。
(二)完善政策體系。現階段而言,我國學者們更多地將目光集中在光伏組件的生產技術革新上,偏重于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的工藝創新建設上,卻很少關注政策體系發展。事實上,廢舊光伏組件的回收再利用作為一項系統化工程,單純依靠技術層面的支持,遠遠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還需國家政策制度的有效引導,能夠激發企業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此類問題,日本、德國等光伏產業發達的國家已然建構了較為完善的廢舊組件回收政策體系,值得借鑒和參考。基于此,我國應在充分借鑒和學習其他國家既有經驗總結的同時,以光伏產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為基礎,組織有關部門加強對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政策體系的研究,精準目標定位,明確相關參與企業或公司的準入門檻及責任要求,并制定可行的實施細則,指導該項工作開展。與此同時,針對當前階段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較高的投入問題,各地政府需因地制宜,根據國家宏觀政策指導,適度增加有關方面的惠利政策建設,給予一定財政支持,提高投入與回報收益比,推動完整的產業鏈條生成。
(三)構建信息平臺。如上分析所述,我國光伏組件多建于偏遠地區,供需市場的信息流通不暢,導致廢舊組件的回收再利用熱情不高,限制了該項事業發展。為了進一步推動資源優化配置,提升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可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應用,構建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服務信息平臺,促進回收企業、拆解企業以及利用企業之間的無障礙溝通,通過競價采購,搭建完整的供需產業鏈條,并引導物流服務的介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回收企業的組織化水平,以此激發市場活性。在具體的踐行過程中,可基于智能信息卡載體功能,同時完善線下回收網點,實現對整個光伏產業的全覆蓋,綜合提升廢舊光伏組件回收的智能識別、定位、監控以及管理等服務水平,統一線上回收和線下物流信息,為供需雙方提供精準的信息服務,減少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中的成本投入,從根源上解決傳統回收“散、小、差”的現狀,引導資源回收再利用行業轉型升級。
總而言之,廢舊光伏組件的回收再利用十分重要和必要,其作為一項系統化工程,應從整個產業鏈條的布局出發,不斷加大科技創新研發力度,完善國家政策體系建設,并構筑無障礙交流信息服務平臺,激發市場活性。希望學術界大家持續關注此課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踐行策略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