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楓楠 常州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數字藝術是人類文明發展到數字和信息時代所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作為人類技術史、媒體史和藝術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大眾媒介的一種文化和娛樂形式,數字藝術向來與媒體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1]隨著圖像時代的擴展,不斷有新技術、新思想的涌現,同時也產生了新媒體、新觀念、新方法。數字科技和現代傳媒技術為基礎,將人的理性思維和藝術的感性思維融為一體,產生了新的藝術形式——數字媒體藝術。伴隨著20世紀末數字科技與藝術設計相結合的趨勢形成的一個新的藝術創新領域。
數字媒體藝術作品在信息化的平臺下,更大地發揮媒介的傳播能力進而影響公共傳播與公共文化。從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2010年世博會的各種展館、2015年米蘭世博會、2016年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2017年倫敦佩斯畫廊“超越邊界”新媒體藝術展、2018年深圳“花舞印象,Art by teamLab”餐廳中都可以看到,信息技術與新媒體藝術的大量空間展示實踐給觀眾和世人的驚艷體驗。[2]在全球新媒體藝術展中,日本的teamLab團隊算得上是一支生力軍。事實上teamLab如此繁多的數字藝術實踐都是對傳統藝術及世界觀的回望和致敬,與其說他們是通過光影打造科技選美,不如說他們旨在建立新的場景體驗模式。“人工自然”已經來到我們的身邊,走進了我們生活之中。teamLab被譽為全球十大必看展覽之一,線上是網紅IP,線下是各大商業活動的吸金法寶。2017年7月,楊鉅澤曾帶著“teamLab未來游樂園”來到深圳,在展出的5個月時間中,口碑不斷的發酵,吸引了將近40萬人次的觀展,其中30%來自香港。深圳的展覽最后營收6000萬元。武漢場的火爆比深圳來得更早些,VIP預展的第二天,teamLab未來游樂園的門口就排起了百米長隊,每場不得不限流300人。teamLab的火爆,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3]由此可以看出,新媒體藝術展不僅是藝術與科技的創新,同時還是新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
空間展示設計是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運用藝術手法傳達有價值信息的過程。內容涉及很多相關設計學科的知識理念:環境藝術、視覺傳達、舞臺美術、工業設計、展示陳列、多媒體設計、建筑設計、廣告創意等。后工業化語境下,民眾對于文化消費、服務消費的需求越來越明確。而傳統的展示設計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出現了更大的提升空間。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現代展示呈現出跨越式的發展趨勢。數字媒體技術對現代展示設計模式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成為現代展示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數字展示的興起不僅使展示設計能夠呈現出更豐富的形式,傳達更多維的信息,而且數字藝術與技術帶來的分享性、智能性、互動性與參與性更極大的提升了展示的品質。21世紀的數字空間展示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人們的生活方式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而改變。展示的根本目的在于信息的有效傳達與提供文化體驗消費活動。當今的數字展示有以下幾個特點:1.數字技術可以承載多維的展示內容,2.數字技術可以實現靈活的沉浸式展示方式,3.數字技術提供了展示更多的活動體驗方式。其中對展示的內容的多維度解讀與呈現的豐富性,會直接影響受眾獲取展示信息,以及豐富的情感體驗。然而作為展示內容的一部分,動態影像可以以多媒體的形式為虛擬環境帶來更為豐富的現代、時尚的藝術格調和炫目、多彩的感官體驗,它已被廣泛應用在大型固定展示空間和商業展示中。
20世紀初,“超現實主義”和“達達主義”的興起對很多電影藝術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出現了一批嘗試用繪畫創作電影的動畫藝術家以及一批以追求奇思妙想和電影技術突破為己任的實驗電影藝術家。可以說,早期的動態影像,是隨著動畫電影和實驗電影的發展而日漸成長的。20世紀70年代動態影像作為一種新興的視覺設計形態,在國外逐漸獲得廣泛的認知。隨著電腦的普及和互聯網的逐步繁榮,網絡信息中大量的視覺傳達設計從靜態轉為動態,動態影像設計在新的領域又得到新的發展和應用。動態影像因其變化莫測、絢麗多彩、簡約流暢的視覺效果在設計領域獨樹一幟而備受矚目。他不僅顯示出獨特的視覺魅力,還具有優秀的視覺傳達效果,能夠更有效的傳遞信息,給受眾無限的聯想和過目不忘的視覺印象。靈活多變的運動、豐富多彩的畫面是動態影像最突出的視覺特點。進入新世紀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快速發展和普及,動態影像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被廣泛應用于界面設計、新媒體互動、裝置設計、舞美設計、空間展示等領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鏈。
由于動態影像可以以多媒體的形式為虛擬環境帶來更為豐富的現代、時尚的藝術格調和炫目、多彩的感官體驗,它已被廣泛應用在大型固定展示空間和商業展示中,如博物館空間展示、展覽館、汽車展示、服裝展示等場所或活動中。
通常會巧妙地運用幻燈、全息投影、錄像、電影、激光、虛擬現實等技術,通過動態影像營造強烈的聽覺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再加上新媒體技術營造的味覺和嗅覺刺激感、觸覺激活力等,賦予整個靜態空間或單項展品以動態化的效果,讓觀眾沉浸在感官層次豐富、生動活潑的展示氛圍中,提高對展品或空間的記憶和好感。
近年來,各大電視臺的跨年晚會、中央電視臺第三頻道的國家寶藏等大型綜藝節目的舞臺設計偏向于直接將LED屏幕擺上舞臺,屏幕上播放符合場景主題的動態影像作品,增強觀眾的視聽感知效果,同時也成為了舞臺設計的一部分。節目還采用了全角度全息虛擬成像技術,將虛擬影像懸浮在柜體實景中的半空中成像,將影像與實景相融合增強了觀眾的沉浸感,還可以根據嘉賓講解隨時變換文物展示角度。之所以“國寶會說話”,實則是讓我們與國寶之間有了更有效的互動。歷史感與科技感并存,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具有強烈的縱深感。
位于紐約時代華納中心第三層的Samsung Experience,是一個900多平方米的交互式虛擬現實體驗商場,向來店的顧客展示三星的最新產品如何豐富打擊的日常生活和三星的品牌文化。在這個聲音、情感、光線無縫交織的世界,展現了數字技術給提升生活質量帶來的好處,而沒有任何營銷的壓力,親和力極強。網絡品牌展區作為體驗店的一部分,是一個吸引用戶參與的網站,通過網絡渠道把顧客的信息在他們真實的環境和網絡環境中進行交換,從而淡了真實空間和虛擬空間之間的界限。[4]內部空間的動態影像在設定環境基調和氛圍方面已經變得非常重要。
動態影像作為數字展示的核心內容,制作的精良與合理程度是觀眾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所以,作為受眾接受服務獲得情感體驗的觸點之一,就在于動態影像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