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劍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與行業對人才綜合能力的需求發生變化,特別是在伴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戰略背景下,高等教育事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格外重視,音樂教育作為基礎性學科之一,也肩負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使命,使學生能更好地面向社會發展,為今后社會建設提供高素質、高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因此,新時代音樂教育改革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基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規劃音樂學科設置與教育教學體系建設,做好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規劃,將創新作為音樂教育體系的重點,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提升學生創新能力,促進高校音樂教育改革。
新時代發展中大學生素質教育要求以及滲透標準越來越高,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公共選修課、實踐課程中都需要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實現以學生發展為根本的素質培育,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是新時代發展下高校高素質創新型、復合型以及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素質教育作為高校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的出發點與突破點,將實踐與創新能力作為個人能力發展動力,是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的必然趨勢,引起高校人才培養重視。音樂教育中將素質教育的核心與重要內容轉變為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順應高等教育改革趨勢,將大學創新能力融入到音樂教育體系中,突出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雙創”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在于突出素質教育的核心,針對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矛盾,以科學發展觀為基礎,加強學生對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基于音樂教育的內容與內涵,加強學科教育,改革學科教育模式和課程體系設置,構建大學生音樂教育的創新能力培養體系,針對培養方法、教學管理以及知識創新等,以專業能力以及專業課程教學經驗為基礎,落實大學生素質教育,形成以大學生為主體,更新課程教學理念,奠定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軟硬件基礎以及規范培養行為,解決大學生音樂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矛盾,實現素質教學的科學發展,完善整體構建大學生音樂教育系統以及解決近年來大學生素質教育存在問題,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和音樂教育的發展,實現目標要求與實踐教學行為的統一。
發散思維作為創新思維的核心,音樂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注重引導學生多向思考,設計合適的教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實踐應用能力。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合理采用現代化教學理念中“以人為本”、“科技興教”等思想,在音樂教育中設計好音樂訓練活動,采用彈性設計理念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機會,設置音樂選修課程,基于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內容重新設計課程體系,不斷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音樂知識講課中,教師可以通過普及一些音樂編曲和表演技巧等,結合多媒體教學方法,從不同角度對音樂表演和編曲等進行提問和分析,讓學生通過實際表演的分析,親身感受音樂的魅力與內涵,不直接進行理論知識教育,而是從側面展開音樂審美、表演和改進等思考,逐步由學生進行自主分析,然后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音樂實踐中,從而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在音樂學習中不再從單一角度思考,通過多種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組合,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重新思考知識以及運用能力,既可以通過訓練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又能夠培養學生發散思維,便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采用多角度進行作品內涵、表演與作用分析。
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在學習中善用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與實踐,為學生樹立敢于標新立異的榜樣,不斷促使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學會從多個角度理解知識。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多提問,以學中問,問中學的思想,鼓勵學生也要多提問,多思考問題,將“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的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創設各種教學情景,靈活運用多種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教學方法,結合多媒體教學方法,為學生演示各種音樂作品表演視頻,讓學生了解多種音樂流派與特色,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音樂流派的探索與分析,將音樂流派的發展與現代化音樂發展趨勢等任務布置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將音樂規律總結出來,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育方法,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自主思考與探究,為學生打開創新思考的大門,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促使學生不斷對問題與知識進行提問,采用彈性教育理念引發學生思考與探究。
實現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必須要更新教育思想,以現代化教育理念更新整個教育體系,要將素質教育理念與音樂教學目標融為一體,以素質教育為指導,實現音樂教學思想的科學化及人性化、創新化發展。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教育需求以及學生狀態創新教學思想,在滿足我國教育部門對音樂教學的需求的同時,貫徹落實“以德樹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音樂教學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實現以音樂為載體、素質為根本、文化為輔助的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培養的構建,將創新能力作為課程教育的核心,從教育內容、教育方法與教育模式等多方面展開全面性的思考。改變傳統偏重音樂技能教學的思想,提高對音樂素養的培育,均衡大學生素質與能力發展,以音樂藝術的豐厚內涵以及情感渲染,促使學生對各種音樂知識與表演方法進行創新性思考與探索,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協助音樂教學展開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與其他應試科目嚴謹的考核制度體系相比,音樂學科作為培養學生藝術修養的學科,在考試與評價注重學生素養,對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考評要求不高,缺乏系統完整的評價體系。與其他學科教師教學成果的評價機制相比,音樂教師的教學活動得不到系統合理的評估,教學成果不受重視,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音樂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利于音樂教育展開創新性教學。建立健全音樂教學考核評價制度,可幫助音樂教師教學成果得到大眾認可,提升音樂教師教學自信心,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建立健全音樂教學考核評價制度,有利于促進音樂教育創新與改革,可有效推進新課標改革進程,提高教師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因此,相關教育部門與學校應加大音樂教育投入經費,確保音樂硬件器材設施充足,盡可能為學校添置中西樂器,為音樂教學創新能力奠定物質基礎,實現音樂教學可持續性發展。
綜上所述,音樂創新能力培養,要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針對學生音樂學習、創新能力等展開綜合性的培育,以創新思維靈活利用各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并延伸與拓展、應用,將創新思維融入到課程教學中,轉變音樂教學模式,實現思維與能力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