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敏
(漳平市廣播電視臺,福建 漳平 364400)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技術方面上開始融合,并逐漸使文化不斷促進新聞行業的向上發展。新聞記者作為融媒時代下新聞發展的主體,也應該在融媒體時代下緊緊把握時代發展的潮流,以積極的心態去迎接來自融媒體的挑戰。對于記者來說,撰寫新聞的風格是影響用戶滿意度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在融媒體時代下,更好地去把握新聞發展的主流,寫出喜聞樂見的新聞報道是一個較高的要求,也是當下廣大新聞記者需要培養的技能之一。
從概念上理解,融媒體就是利用媒介載體,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這也是新聞發展的趨勢之一。傳統融媒體是指報紙,電視等主流傳媒,而新聞媒體主要是指近些年來,伴隨互聯網技術借助微信、新浪等而產生的自媒體。近年來,隨著自媒體迅速發展,許多個體紛紛開始以自媒體參與到新聞傳播的過程中,積極發表各自的意見與看法。自媒體傳媒的形式,極大豐富了新媒體的發展,已經占據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極大部分,但這并不代表傳統媒體已經退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傳統媒體的新聞質量以及社會主流價值觀較高,這是新媒體無法比擬的,所以傳統媒體在現在仍具有較高的受眾體,品牌形象價值較高。因此,在當今時代下,應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融合,相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廣大媒體來說是一種挑戰,不應只是將新聞報道的形式局限于報紙、電視,否則會使新聞傳播的速度大大減緩。尤其是在當今時代下網絡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了豐富作用,許多當今社會所發生的事,只需要通過網絡就可以傳播。所以對于傳統媒體來說,也應該改變運作方式,利用網易微博、多媒體等形式傳播新聞內容。由于各種自媒體形式不斷豐富,所以對于用戶來說,接收新聞內容的途徑也不斷增加,廣大媒體應該根據用戶的習慣,不斷擴展新聞的內容與形式。同時,依托網絡技術,使新聞的內容更加豐富,不再局限于傳統媒體之中對于用戶來說,提高了使用的滿意度,對于媒體來說,也可以從中了解廣大用戶的愛好,以此來選擇要發布的新聞內容,這是一個相互提高、相互吸引的過程。[1]
在過去,新聞報道和發布都集中于記者手中,廣大用戶只是新聞的接收者,根據記者寫出的內容,去了解事件發生的過程,僅僅是被動地了解。在新媒體時代下,用戶可以將自己手中的新聞傳達給記者,這樣就可以參與到新聞發布的過程中,使新聞的內容更加具有全民性。也就是說在新技術的支撐下,全民發布信息的情景已經成為一種現實,全民參與新聞發布也提高了公眾參與的熱情。由于近些年來,公眾在決策方面建言獻策,所以在新聞發布方面也具有較高的權利。在新聞內容選擇方面,也能夠更加符合用戶的切身利益。但是由于全民參與,使新聞的內容涵蓋各個方面,內容多樣化,給記者篩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加大了篩選工作難度。
由于在新媒體時代下,公眾參與新聞熱情不斷提高。所以,在新聞互動的深度方面也不斷加深,公眾可以參與網頁評論,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還可以實時跟進重大新聞的發展態勢,瀏覽熱門評論,將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傳達給廣大的融媒體。在互動的過程中,可以使記者更加了解公眾的想法,在新聞深度方面也是一種提高,互動不僅可以使受眾獲得第一手資料,增加受眾黏度,還可以有效防止網絡虛假新聞的出現,提高媒體的市場信譽[2]。
由于新媒體時代下,自媒體的數量不斷增加,許多公眾可以自己經營一個媒體的發展。所以在數量方面使得新媒體競爭的不斷加大,在內容方面也要足夠吸引眼球,才能夠使公眾去瀏覽、去評論。在產品內容競爭方面,各媒體已經逐漸打破了新聞內容的局限性,內容不僅僅局限于文字方面。由于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因素成為新聞內容,這種方式滿足了用戶的視聽享受,新聞傳媒渠道不僅實現了跨介質,還實現了跨平臺。新聞媒體競爭不斷加大,對于廣大媒體來說也是一種挑戰,應當及時創新去吸引用戶的眼球。
對于廣大新媒體時代下的記者來說,要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的需求,才能夠寫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記者不僅要重視用戶的反饋,了解用戶的需求,還要重視用戶對于新聞內容的貢獻。由于新媒體時代下,用戶可以廣泛參與新聞內容的發布,所以記者要高度重視用戶對新聞的貢獻,根據用戶的需求結構來確定新聞的價值。同時,不同年齡結構的對行為內容的關注程度不同,所以記者還要了解用戶的年齡結構,才能提高新聞的關注程度。
由于用戶廣泛參與新聞內容的發布,使得新聞來源的多樣化程度不斷增加,新聞篩選的工作難度不斷增加,工作量方面也是一種負擔。同時,大數據時代下,使得新聞傳播的有效性大大提高[3]。對于記者來說,應該具備一定的分析與運用能力,自動對新聞內容進行篩選,減輕工作方面的負擔。同時,也應該利用大數據及其廣泛收集新聞材料,與用戶進行互動,從而獲得新聞反饋的數據,了解用戶的需求。
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來源的形式和內容多樣化。所以對于記者來說,應該具備一定的整合能力,將內容相同的新聞進行分類化,一方面可以吸收利用用戶貢獻的內容,編輯出優質的新聞報道,一方面還可以靈活利用微博、網頁等形式進行新聞傳播,使新聞傳播更具有時效性;對于用戶來說,也可以及時接收新聞發布的內容。
新媒體時代下,媒體融合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應該各補所需,各取所長,共同將內容發布給用戶。同時,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新聞內容從收集到編輯再到發布,也是一種快速發展的過程,對時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未來新聞也會朝著更加多樣化、優質化、迅速化的方向發展[4]。因此,對于廣大記者來說,身處融媒體時代下,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與技能儲備。也應該深入了解廣大用戶的需求,及時挖掘新聞內容,從而保證為受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提高用戶的滿意度,擴展新聞的受眾面,不斷開創受眾喜聞樂見的新聞傳播工作創新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