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丹 劉紅艷 羅展清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也有學者將其簡化翻譯為“慕課”。MOOC具有免費、開放、共享等特點,只要有互聯網,所有人都能隨時隨地注冊并使用這些課程。MOOC的出發點,就是要將世界上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教育欠發達地區的學習者都能共享知識。
麻省理工學院在2001年發起的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是MOOC理念的雛形,MOOC概念是加拿大的Dave Cormier與Bryan Alexander兩位教授于2008年首次提出來的,到2011年MOOC才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2012年,美國陸續設立了很多著名的網絡共享平臺,如:Coursera、Udacity、edX三大共享平臺,它們為學習者提供了很多優質的教育資源。2013年2月,Coursera有5門課程的學分得到美國教育委員會的官方認可,同年5月,有十所美國大學將MOOC正式納入到教學體系中。從此,MOOC開啟了在高等教育領域中發揮更好、更多、更快地傳播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服務新模式。
目前,國內MOOC服務的開展在高校圖書館尚處于起步階段,還主要處于向讀者提供簡單的MOOC服務,偏重于組織讀者學習MOOC課程,缺乏對MOOC課程進行創建和制作,甚至很多地方高校圖書館都還沒有開展MOOC服務工作。
本文通過以“MOOC and圖書館”為主題在CNKI上檢索得到有關其文章總共有484篇,其中2014年有39篇,2015年有144篇,2016年有177篇,2017年有124篇,從以上搜索結果中可以看出MOOC對圖書館的影響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同時可以看出國內學者對MOOC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多,而這些成果為我國開展在MOOC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轉型和創新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數據支持。2013年是中國的“MOOC之年”,我國多所著名高校投入到MOOC的浪潮中去,同年9月,北京大學MOOC網站上線,10月清華大學正式推出“學堂在線”,果殼網也創立了中國最大的MOOC討論區“MOOC學院”等,這些國內早先的MOOC平臺都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用戶群體。2014年4月,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在清華大學成立,其中心宗旨是通過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和共享,更好地服務國家人力資源強國戰略,努力使我國在全球MOOC浪潮中,從“隨行者”變為“領跑者”。
目前,MOOC在我國高校的服務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利用國內外已有的MOOC平臺來發布MOOC課程;二是通過自主研發的MOOC平臺來發布MOOC課程;三是直接向學習者推薦學習現有的MOOC課程。MOOC通過網絡技術向全世界每個角落傳播共享了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使得學習者接受教育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和年齡的限制。它將解決我國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問題,促進教育公平,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建設終生學習體系提供了新的途徑。
(一)MOOC的優勢和不足。MOOC的快速發展給高校的教學模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給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模式帶來了機遇和挑戰。MOOC作為一種大規模開放型的在線教育,其優勢是:第一,學習資源豐富,涵蓋面廣;第二,學習資源免費,很多課程只需要學習者注冊登錄就可以自主學習;學習方式靈活,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受學習地點和時間的限制獲取知識。而其不足是:第一,學習環境較差,學習設備不足,學習者要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和自制力才能完成課程;第二,課程設置不夠系統,需要通過專業人員篩選、組織才可以進行大規模地推廣學習;第三,符合我國大學的精品課程較少,國內MOOC服務還主要處于向讀者提供簡單的MOOC服務,缺乏對MOOC課程進行創建和制作,甚至很多地方高校圖書館都還沒有開展MOOC服務工作。
(二)MOOC與圖書館的之間有什么關聯?找出MOOC與圖書館的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聯,這是決定圖書館能在MOOC環境下做什么、怎么做的關鍵所在。MOOC聚集了全世界很多優質的教育資源,是高等教育正在面臨的一場重大變革,而圖書館是高校文獻資源的中心。圖書館與MOOC之間其實也存在著許多相同的地方,第一,它們的對象都是學習者;第二,它們的目的都是傳播共享資源,服務讀者;第三,它們的特點都是免費開放教育資源。
(三)MOOC背景下地方性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策略。當前,國內高校圖書館中能獨立完成MOOC課程開發制作的僅限于少數大學。大多數高校圖書館,特別是地方高校圖書館還處在沒有技術、沒有人員、沒有資金的尷尬局面中,獨立開發制作MOOC課程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普通地方高校圖書館可以在如何更好整合利用現有的MOOC資源上多下功夫,從而來創新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提高為讀者服務的水平。
1.地方高校應重視MOOC的發展。地方高校圖書館應該重視MOOC的發展,要把MOOC環境下的教學服務工作列入圖書館長期工作規劃中,加強學校領導及教學部門對MOOC重要性的認識。從而要大力宣傳MOOC,使更多的讀者了解MOOC,可以通過院系任課教師、展板、圖書館網站、講座等途徑對MOOC進行宣傳。圖書館還可以將MOOC平臺設置在圖書館網站主頁相應欄目下,向讀者推薦使用MOOC平臺。
2.加強館員隊伍的信息素養建設。圖書館人常常有這樣的擔憂,在如此豐富的信息資源時代圖書館會不會消失,恰恰相反,他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存在于高校的意義會不會消失,所以在MOOC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角色定位尤其重要。2013年MOOC才在我國被廣泛關注,對很多讀者來說MOOC還只是一個前言的概念,為了更好開展MOOC服務工作,圖書館要加強館員隊伍信息素養的建設。如:讓圖書館館員率先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習MOOC課程中去,館員通過MOOC相關課程的學習,掌握MOOC課程的制作能力,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從而為更好開展MOOC服務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樣館員有了親身的學習經驗,才會更加了解學生在MOOC學習過程中將要面臨的問題,這就要求館員要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
3.創建MOOC課程分類導航。當前,國內高校圖書館中能獨立完成MOOC課程開發制作的僅限于少數大學,大多數高校圖書館獨立開發制作MOOC課程的可能性不大,怎么實現現有MOOC資源的整合利用是地方高校圖書館首要任務。現在國內外MOOC平臺及課程層出不窮,圖書館可以成立一個專門的MOOC小組(小組成員可以是圖書館以外的院系教師)將各類課程按照學科類別、開課時間等要素進行分類整合,再對MOOC課程進行推廣。圖書館應該結合本校學科設置的實際情況,先從本校的特色學科出發,后將整合好的課程放到圖書館網站指定欄目中并向相關學院進行宣傳推送,讓院系任課教師對該類MOOC課程進行推廣或直接嵌入到教學過程中去,這樣一來可以逐步擴大圖書館在高校中的影響力,之后再不斷整合推廣,使該項服務模式成為圖書館一項常態工作。
4.開設信息素養MOOC課程。信息素養是全球信息化時代人們所要具備的一種最基礎的能力,是指在日常生產生活中人們能夠適時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并能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目前,我國高校信息素養這門課程大多都是由圖書館開設,可以說圖書館擁有了資源及設備的絕對優勢,然而MOOC的出現為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課程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保障,將MOOC嵌入到信息素養課程中,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進一步優化課程資源。
5.為學習者提供MOOC學習環境。有調查研究表明,在各大MOOC平臺上注冊學習各類MOOC課程的人數比列中,大多數學習者都來自高校,但是能夠按要求完整地學完課程的學習者所占比列很少,這就意味在支持學習者完成MOOC課程學習方面高校還可以發揮更多的能動作用,而圖書館就是學習者在高校聚集最密集的場所之一。圖書館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為學生創造出一個MOOC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場所,比如成立一個MOOC學習小組,定期組織學習分享,學員之間相互學習監督,或者通過宣傳召集結更多的學習者加入MOOC學習小組,為學習者提供一個交流共享的平臺,促使MOOC服務在高校科研教學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