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春濤 李合英 張攀星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建筑行業的經濟模式也趨向于多樣化以及多元化,改變了傳統單一的經營策略,為建筑行業在新時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在目前國際競爭勢態日趨嚴重的背景下,建筑工程企業不得不逐步拓展利潤空間,改變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以集約型的發展理念加強對自身的成本管理,逐步實現企業整體發展與壯大,為建筑行業的轉型升級保駕護航。
建筑企業由于傳統長期單一管理經營模式,在新時期中對成本管理重視不足,很多中小型企業還沒有提高建筑經濟成本管理的意識,而大型企業還沒有樹立合理的目標,所以在發展中,缺失了管理方向,現階段的建筑經濟管理處于停滯狀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成本管理觀念淡薄。經筆者調研發現,34.56%的施工企業對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認知不足。僅僅是將成本管理當作是財務核算的一部分,不少企業對成本管理還停留在傳統管理階段,依舊是以按部就班的產值完成觀念進行成本管理,沒有針對整個施工項目進行全過程或者是全方位、全員參與的成本管理模式,導致成本控制支出還沒有正式提到企業管理日程中,沒有具體的管理機制以及管理制度,無法針對問題展開有學校的處理,只能夠安排工作卻無法考核工作效果,不僅挫傷了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且工作效果低下。
(二)施工企業還沒有樹立合理的目標,忽略了工期對成本的影響。施工企業中26.78%的企業都是剛進入建筑行業,在日益激烈的競爭市場中,有著較強的自我反省意識,可對工作上的挫敗進行綜合性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和解決方法。但之后的發展階段,企業的中心轉向盈利以及提高市場競爭力中,由于規模和管理方式的變化,企業人員對自身責任認識存在缺陷,部門之間的合作存在隔閡,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成本管理的認識停留在減少成本投入中,管理思想的局限性,導致工程施工質量下降。
(三)企業管理水平低。大型施工企業雖然對成本管理比較重視,但在管理總還存在較大偏差,對生產成本控制薄弱,材料以及人力成本浪費嚴重,對工作效率以及人工費、用料制度等認識不足,很多企業沒有構建自身的內部勞務隊伍,所以施工中都是直接從勞務市場進行招投標,但由于外部勞務隊伍不由企業直接監控,很多施工問題都難以處理。例如項目機械設備閑置嚴重,造成使用浪費,監督機制不健全,找不到問題負責人等等。就像邢臺鼎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正處于轉型升級的發展階段,亟需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成本管理水平較低,項目盈不足,還有待于加強企業的成本監督力度。
通過對企業調查發現,我國新時期下,建筑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管理意識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力度不足等問題,在進行問卷調查以及深度訪談、文獻資料研究之后,發現提高建筑經濟管理成本管理的措施應該從管理理念更新、管理制度優化以及健全監督機制等多方面入手,改革企業的成本管理制度與經營管理方式,從而提高企業的業績以及盈利空間。以下是以邢臺鼎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實證檢驗后,探索出的提升建筑經濟管理的成本管理有效路徑。
(一)引入精益化成本管理理念。提高企業經濟成本管理意識,要革新傳統的舊理念,引入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針,精英化是一種全面從各個小細節入手,完善管理效率以及管理工作質量的理念,將其與成本管理融合,可實現對建筑項目成本的全過程以及全方位成本控制。企業經濟成本管控的重要性與科學管理方式可提高企業人員的管理意識,加強對企業工作人員的成本管理認識,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于提高成本管理意識。樹立精益化的管理理念,邢臺鼎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建立了成本管理觀念,能有效推進管理制度高效實施,也極大地加快了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制度的改革與完善,及時更換了傳統管理手段,將傳統被動的管理方式轉變為推動與引導,樹立科學的管理意識以落實企業管理制度,實現成本管理小細節的逐步完善,推動企業的長久發展。
(二)提高材料在建筑企業成本管理中的地位。材料管理是投入比例較大的成本項目,因此,提高材料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也是為了明確成本管理的方向。邢臺鼎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制度中加強對材料管理的重視后,管理人員針對材料采購、保管以及使用等各個環節,在精益化管理理念的推動下,加強對材料采購的細節管理,以責任落實到人制度,將材料管理的各個環節責任以問責制度進行人員績效核查,準確尋找出材料管理失誤的關鍵點,保證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科學性。且預算管理中,工作人員提高了對材料預算的重視,根據以往經驗對工程建設的特點進行預算值的確定,注重與后期材料采購人員進行實時交流,確保材料數據與預算準確無誤,避免采購人員出現“拿折扣”的情況。通過設計部門與物料部門之間的銜接,企業材料質量以及規格明顯提升,且材料利用效率也從以往的78.76%上升到89.87%,極大地提高的材料支出的性價比,顯著避免了材料浪費的現象,提高了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材料問題對建筑公司的損失,可依據材料采購、保管以及使用環節等記錄,提高材料管理工作的實施秩序。
(三)加強項目流程管理的科學性。建立科學成本管理考核制度。考核制度的確立,是為了提高經濟成本管理的高效性,管控好成本管理以及提高企業效益。此外,通過對各個建設項目流程的加強管理、明確管理方式、制定管理目標等做法,在責任制度的協助下,能夠有序實施各項預算計劃,調控好各項管理措施,工作人員能夠針對成本的變動情況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實現經濟成本管理的持續性完善。考核制度建立,主要從責任以及績效核對制度兩方面入手,依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以提升企業效益為主明確管理水平以及管理制度,通過客觀性的考核管理制度,明確劃分好各個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在相應管理標準的協助下,構建科學有效的獎懲制度,積極獎勵具有創新意識的工作人員,適當懲治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工作情緒懈怠的工作人員。在考核制度評價標準建立中,一切要以實際成本管理以及操作為主,針對管理人員的特點以及建筑企業的客觀發展情況,在提升管理人員責任下,提升經濟成本的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加強建筑經濟管理中的成本管理是高建筑企業行業競爭力的核心,強化與完善建筑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必須要克服施工企業存在的問題,基于新時代發展引入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以及改進措施,從而不斷加強成本管理的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