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永軍
(1. 淮陰師范學院傳媒學院,江蘇 淮安 223300;2. 湖北文理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湖北 襄陽 441053)
媒介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著。特別是互聯網的發展,極大影響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影響了當下的教育教學模式。近年來,短視頻成為一種新興的、具有巨大潛力的傳播形式。短視一般是在互聯網上時長在5分鐘以內的視頻。美拍、快手、抖音等的視頻有的在15秒以內。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網絡的提速,短視頻或微視頻逐漸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一股新興的力量。一條、二更、梨視頻、抖音等成為短視頻行業的翹楚。二更影視平臺是短視頻行業的代表,每年以5000~6000個的短視頻,集中發掘普通人物的故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無論是在內容上、質量上,還是在產品開發諸方面,二更可以說是突出的代表。
首先,制作成本低,傳播效果好。短視頻的制作成本低。影視、廣告一般需要專業相機、專業人士制作,而短視頻則并不需要專業設備和專業人士。一般只需要一臺單反、一臺微單或者普通手機,就能制作短視頻。當下一般的手機都已經具有拍攝功能和剪輯功能,還有簡單的特效功能。同時,制作完成后可以迅速傳到互聯網上,幾乎沒有任何成本,但能夠迅速在網絡空間傳播。而一般的影視、廣告等都有時間限制。其次,微敘事、深傳播。從敘事內容和傳播上來看,短視頻具有微敘事、深傳播的特點。由于時間較短,短視頻一般敘事簡潔,或者直接選取最精粹的部分進行敘事。雖然整體上時間短、敘事簡潔,然而可以形成系列,造成持續性的影響。最后,接受的自由性。可以說,短視頻能夠更容易贏得更多受眾。
媒介意味著一種思維。短視頻的出現是互聯網思維的體現。我們知道,當下影視傳媒人才培養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引入互聯網思維,需要引入碎片化、微文化的思維。地方高校在影視傳媒人才培養方面,依然存在著理念缺失、目標不明的問題;存在著課程資源不足、教學模式陳舊、教學評價機制不合理的問題。互聯網的出現,短視頻的興起,為我們對當下地方高校應用型影視傳媒人才培養模式帶來一些新的思考。
高校一般強調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影視傳媒人才,這些人才適合在電視臺、傳媒公司、影視公司、企事業單位等從事影視拍攝、剪輯等工作。互聯網時代,媒介融合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適應互聯網發展、數字媒介發展的視頻創作和編輯人才逐漸得到重視。
當下高校培養的影視傳媒人才是應用型人才,具有博士點、碩士點的高校,如果南京大學、上海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大多數還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一般地方院校,如湖北文理學院、淮陰師范學院、南京曉莊學院等,還普遍存在缺乏設備、影視教學資源庫不足的問題。那么如何建設影視教學資源庫呢?目前主要是兩種途徑:一種是采用項目經費購買影視視頻資料,建立實體化的影視教學資源庫。但是,由于這些資源占據大量的實體空間,同時影視資源相對陳舊,也存在教學利用率不高的情形。另一種是采取網絡課程、慕課等形式。從網絡上的慕課來看,這些課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應付各級教學的評比,而忽視了課程本身的性質和學生的接受習慣。以各類網絡上的《電視攝像》課程為例,這些課程大部分是以理論為主,照搬教材。課程資源是以文字為主,雖有視頻資料但依然以教師教授為主,缺乏生動性和實踐性。影視教學資源庫建設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
其一,利用互聯網平臺,搜集短視頻案例,建立短視頻影視教學資源庫。目前抖音、梨視頻、紀錄片網、微電影網、二更影視平臺等網站擁有大量的影視案例資源。通過搜集這些資源進行鑒別,并進行分門別類地整理,建立短視頻教學資源庫。如作為《電視攝像》課程,可以按照景別、構圖、燈光、錄音等的要求分部分整理搜集資料,尋找教學的典型案例,分門別類存貯于教學班級共享的數字空間中。尤其是針對特殊的拍攝方法,如夜景拍攝、延時拍攝等,清晰的案例更具有直觀性。
其二,通過師生創作系列短視頻,建立影視教學的短視頻資源庫。由于目前網絡上的視頻資源參差不齊,很多視頻資源無法滿足教學要求,不符合教學資料的標準。筆者發現僅有二更影視平臺、場庫等網站中的短視頻相對精良,大部分網站中的微電影、紀錄片等達不到教學的要求。因此,通過師生創作優秀視頻,建立影視教學的資源庫無疑對當下影視傳媒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自創的資源建立豐富的、分類的、有針對性的影視教學數字資源庫,從而推動影視教學發展。
短視頻的存在,為當下影視傳媒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創新的契機。傳統的影視教學模式一般以講授和實踐為主。如《電視攝像》課程是“1+2”模式,即一次課程1個理論課時和2個實踐課時;《微電影創作》《紀錄片創作》等課程也是如此。在實踐教學環節,雖然有教師現場的實操課程,但依然有課上記得住、課下就忘的情形。然而,抖音等移動短視頻卻成為新穎的教學模式,體現出與傳統教學模式的不同。目前的抖音短視頻出現了許多關于影視教學的微課視頻,這些影視教學視頻帶給我們諸多啟示,讓我們重新思考如何進行影視教學。“以視頻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在線微型網絡課程體現了微課發展的趨勢。”[1]從抖音來看,抖音上有《空空手機教學》《教你拍視頻》《阿瑪尼視頻教學》等諸多致力于視頻教學的課程。這些短視頻或者微課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這些短視頻教學流程直觀。這些短視頻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拍攝視頻制作的過程,并輔予適度的解說,另一個部分是展示成片效果。這樣便能夠非常直觀地展示出視頻制作的過程,非常方便學生學習。第二,這些視頻一般時間比較短,一個視頻只講授一種拍攝技巧,比較適合精細化的教學。一個一個的視頻就是一個一個的視頻拍攝方法。由于短視頻的可保存性,使之具有了課程筆記的特點,可以隨時反復觀看和模仿拍攝。第三,這些短視頻大多數是手機拍攝,但質量較高,避免了學生課下設備不足的弊端,可以通過身邊的手機隨時進行視頻創作的訓練,增強影視思維。
因此,在傳統的課程講授和實踐教學之外,可以通過教師提交短視頻制作過程和效果,學生進行模仿或創作的方式進行教學。以《電視攝像》課程為例,教師將課程內容進行詳細劃分,對每一種拍攝模式和拍攝方法進行分類,如有的書本就劃分了100種電影拍攝手法。然后教師依照每種拍攝方式進行短視頻制作,其中包含視頻制作流程和成片效果。然后學生依照樣片進行模仿或創造性拍攝,由此更能直觀地展示,對學生攝像水平的提高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短視頻雖短,但卻更精,可以以系列短視頻的創作提升學生的制作水平。在微電影和紀錄片創作出現整體質量不高、細節不足的情況下,短視頻的時間限制和精細化要求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從而促進視頻制作質量的全面提升。
影視人才培養評價機制是影視人才培養中的關鍵環節。目前一般地方高校的影視人才培養評價機制、課堂教學評價模式還主要以教師評價為主。但是,影視人才有自身的特色。一方面,影視人才需要有影視制作能力,還需要有影視傳播能力。在影視制作能力上,許多院校引入了行業評價機制,即在平時的教學中,引進行業教師授課。在學生課程的評價機制中,引入了行業評價機制。淮陰師范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答辯部分采取公開答辯的方式,以行業權威人士進行作品評價,這些都是在課堂評價、教師評價的基礎上引入的新的評價機制。但是,無論是教師評價,還是行業評價,都是創作或制作方的評價而不是受眾方的評價。而互聯網的存在無疑為影視創作人才培養的網絡評價提供了可能。“網絡評價作為一種教育評估手段,是利用網絡來對學習主體的知識與能力或教學質量和目標進行價值判斷與檢測的,具有一定的導向功能。”[2]因此,有必要在教師評價、行業評價的基礎上引入網絡評價,使影視人才的評價機制更為完善。
那么,如何引入或建立影視人才培養的網絡評價機制呢?首先,將短視頻作業上傳到網站,如b站、愛奇藝、優酷等網站。有的還可以放到學校或學院的網站。通過將短視頻課程作業投放到網絡公共空間中,使其獲得公共評價,還可以將短視頻放到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其次,收集網絡評價結果。網絡中的視頻評價有多種方式:一種是彈幕方式。通過彈幕方式獲取網絡評價,作為影視傳媒人才培養機制的參考。一種是手機點贊或評語,通過網友的評價作為定性評價的參考。充分應用云數據系統,對其評價進行分析。在影視人才培養中,引入網絡評價機制,有助于完善影視人才培養評價機制。在教師評價、行業評價和網絡評價的基礎上,對影視人才培養的評價才能更趨于合理。當然,網絡評價在整個影視人才培養評價機制中起到補充的作用,尚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教師評價和行業評價機制,但可以成為當下傳統影視人才培養的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