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聲
(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 合肥 230001)
信息媒體發展背景下,傳統媒體逐漸進行轉型,開始強調“互聯網思維”,確立“融合思維”,注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有機融合,吸收新媒體優勢,以實現傳統媒體可持續發展。該背景下,電視節目主持人需要樹立“嚴謹性思維”,確保主持節目的質量,注重契合消費者需要,以多樣化的主持方式及內容,收獲更多受眾,促進電視節目主持人可持續發展。
融媒體主要利用各種媒介載體,對電視、報紙等不同媒體聯系起來,統一宣傳、豐富內容,實現“資源共享”“宣傳共融”“利益共融”等。融媒體集中廣播、電視、互聯網為一體,有效避免了單一媒體形式的片面性,可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的優勢,在全面提升運作模式支持下,適應信息科技發展需求,獲取更多受眾。新時期傳統媒體受眾受到新媒體影響,受眾范圍逐漸減小,傳統電視節目主持人發展受到限制。而新媒體的發展和傳統媒體有著必要聯系,新媒體是對傳統媒體形式上的“搬運”,使媒體信息傳播更加便捷,讓傳統電視主持人看到融媒體的優勢,通過線上線下傳媒,將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整合起來,站在全局上統籌規劃,為電視主持人發展提供新的契機。
創新主持模式要求電視節目主持人了解觀眾需求,多了解不同時期人們對潮流的追求,在電視節目主持中融入潮流元素,得到觀眾的認可,賦予觀眾主動權,讓觀眾選擇自身習慣的內容。傳統電視節目主持中,很多電視節目主持人較嚴禁、嚴肅,對需要主持的內容及措辭過于謹慎,導致電視節目主持千篇一律,無法滿足觀眾個性化需求,節目沒有亮點。而將觀眾喜聞樂見的潮流文化融入電視節目主持人中,則可以調動觀眾積極性。例如,可以將互聯網上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融入電視節目主持中,某央視主持人主持中說道:“《戰國策·秦策五》有言‘行百里者半九十’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接下來……”。
將經典名句融入電視節目主持中,使節目富含文化氣息,電視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的同時,給觀眾傳遞文化,增加親切感,受到大眾喜愛。此外,可以將經典名句融入電視節目主持中,讓電視節目主持人用富有文化氣息的語言面對觀眾的提問,滿足觀眾不同需求,注重和觀眾之間的互動,傳遞正能量。
融媒體發展背景下,電視節目主持人需要定位好自身的角色,一些電視節目主持人往往“身兼數職”,主持的同時還要預備道具、充當記者等,不同的角色對電視節目主持人都是一種鍛煉,電視節目主持人應注重增加自身和主持相關技能的學習,向多方面發展,多樣化主持,從而在電視節目主持中,給觀眾展示出自己不平凡的一面,收獲觀眾的“芳心”。例如,在某電視臺一檔訪談節目主持上,主持人和邀約觀眾談論其《道德經》內容,主持人隨即背誦出《道德經》的部分內容,讓觀眾刮目相看,并向觀眾傳遞,要不斷加強學習的正能量。
傳統媒體中電視節目主持人傳遞語言經過層層審核,限制較多。而融媒體背景下,節目以網絡形式傳播,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限制少,但是對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表達能力要求更高,要求其能夠靈活應變,要求其不僅能夠“說得好”還要“說得巧妙”,可以更容易被觀眾接受,突出電視節目的特色和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特點,被更多的觀眾關注,愿意聽電視節目主持人主持節目。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能夠靈活應對觀眾的提問,在電視節目主持中游刃有余,在網友和觀眾的回復中條理清晰,一針見血地回答觀眾問題。電視節目主持人可以在主持之余多下功夫,利用互聯網優勢,觀看其他電視節目主持人節目,分析其語言表達,在自身的電視節目主持中,注重分析節目的主要受眾,受眾需求,多涉獵對應行業的知識內容,結合網絡流行語,創建獨屬于自身的語言形式,讓受眾“記住”自己趣味性的電視節目主持。
綜上所述,對融媒體背景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發展路徑分析,需要了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背景究竟是怎樣的,了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思考傳統媒體電視節目主持人面臨的現狀。接著,對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節目主持人創新發展進行分析,從創新主持模式、多樣化主持定位、提高語言技能三方面進行分析,節目主持以觀眾需求為中心,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我,為自身更好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