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飛 西安科技大學
近幾年,在我國,互聯網領域尤其是移動新媒體獲得了一定程度地發展,大學學生與這類新媒體間所具有的關聯性愈加密切。大學學生由新媒體中得到信息,同時,其也會發布各類信息,這二者間得到了雙向互動,網絡新媒體對輿論傳播給予的力量與大學學生處于網絡世界中所體現出來的心理不夠成熟、思維更為活躍等,都使得處于新媒體下的高校網絡輿論管理需要應對更多的挑戰,而其中,高校中的學生黨員是教師的“幫手”、學生的“標桿”,對處于新媒體下高校進行的輿論引領而言十分關鍵。
新媒體指的是依靠互聯網、手機網絡等與傳統型傳媒介質間具有差別且最大限度地滿足于不相同群體需要的一種新興傳播方法,其就是傳統媒體各項內容、種類等得到的質變。新媒體主要就包括了網絡新媒體、移動新媒體,前者主要就包括了社交網站、BBS、博客等,而后者主要就包括了手機電視、手機報紙、手機即時通訊工具等。
在進入到新媒體時代后,發布、接收信息的人群間自由傳播各類信息,讓現實、虛擬世界出現了許多客觀性問題,對大學學生自身的世界觀念、價值觀念等都帶來了許多影響。新媒體是各個高校對大學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新興領域,同時,其還給思政教育給予了更多的方式、手段,高校中思政有關的人員應認知到這一網絡陣地本身的關鍵性;新媒體所引起的信息互動與自由,讓傳統媒體話語權所出現的壁壘有所突破,也對傳統媒體單一型渠道本身的媒體權威進行了挑戰。高校中的大學學生借助網絡新媒體,憑借匿名的方法進行溝通,無法標準其行為、言語,也無法保障其真實性,較易使得這些學生出現人格、心理等方面的障礙;同時,信息愈加虛擬化、各類不良信息逐步涌現,都干擾到了健康的信息傳播,所以,各個高校應更為重視網絡輿論引領,讓大學學生能夠處于更為健康的網絡環境中來獲得信息。
1.博客
各個高校中的學生黨員借助博客對大學學生進行網絡輿論引領,能夠把多媒體的各項特點進行融合,這也是大學學生最為喜愛的一種方法。學生黨員可以在博客中寫下日志,以記錄下自己平時的心得,隨時重視回顧、思考;同時,還能夠使學生掌握學生黨員每一天都在盡力地給學生給予服務,得到更多學生的尊重,讓學生準確地認知到自己,處理學生間所出現的矛盾[1]。還可以構建博客圈,學生黨員借助博客圈能夠隨時查看到其余學生所寫的博文,以掌握其思想,持續改良輿論引領有關的方法,并歸總經驗。
2.班級網站
許多學生黨員認為構建班級網站較難,其實,其可以借助鏈接到自己所處學院網站中“學生工作”這一個欄目,以構建自己的班級網站。學生黨員在進行輿論引領期間,借助班級網站,能夠輔助學生改變自己的入黨動機;同時,對于部分具有敏感性的話題而言,大學學生具有更多的愛國情懷,但是,為了防止這些學生被部分不法分子所利用,學生黨員可以借助這一欄目來告訴學生怎樣愛國,以更為理性地應對這類敏感性事件。
3.BBS
高??梢赃x取部分具有更為堅定政治立場的學生黨員,來作為BBS 的管理人員,這樣,就能夠隨時處理各類不良信息,并答復較易引發學生自身不良情緒的有關問題,告訴學生在BBS 上,應具有理智,并對其講解各類主動性言論,提升學生分辨對錯的能力,一同構建更為健康的網絡輿論環境。
4.即時通訊工具
QQ、微信等各類即時通訊工具是大學學生對信息進行傳播與接受十分關鍵的工具,學生黨員可以借助與學生間所具有的天然聯系,使用各類即時通訊工具來轉達學校的各項通知,并搜集學生自身的動態來轉達給教師,在學校、教師、學生間構建起橋梁。
1.學生黨員對所有網絡信息進行篩選
網絡媒體進行的發布并不是像傳統媒體那樣依據媒體機構所給予的輿論傾向,而是借助信息的各項選取、處理機制,對這類信息進行篩選[2]。網絡媒體本身的主體十分復雜,且輿論導向不夠顯著,對信息報道本身的及時性給予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學生黨員應對各類網絡信息進行篩選,處理掉虛假類信息,引領準確的輿論走向,立即找出網絡中所潛藏的不良信息。
2.發布各類主流信息
網絡媒體信息本身的真實性是影響到網絡對于學生總體吸引力的一個十分關鍵的因素,若學生黨員能夠對學校中的各類主流信息進行發布,不但可以提升這類網絡信息本身的權威性,還能夠吸引到學生更多的注意力。學校有關部門在發布信息期間,應把學生黨員當作一個十分關鍵的信息傳播媒介,在一段時間后,學生多次證實了學生黨員所發布信息本身的真實性,就會提升主流信息對于學生所具有的吸引力。
3.反饋各類負面信息
若在學生中所出現的負面信息可以在學校中的網絡新媒體獲得答復,并進行互動,網絡新媒體就可以具有輿論監管與處理問題的作用。但是,現階段,許多學生中所出現的負面信息無法獲得反饋,加之網絡媒體具有相應的取代性,會讓這類負面信息出現擴散。因此,學校應分配學生黨員與有關的部門間進行協調,答復網絡媒體中學生所給予的意見[3]。對反映出學校出現失誤的信息,若屬實,學校應在網絡媒體中對學生進行道歉,并給予相應的改正計劃;對反映出非學校出現失誤但是對學生帶來影響的信息,若屬實,學校應對學生進行解釋,進而得到其更多的理解。
4.借助學校中的傳統媒體對新媒體的輿論關注走向與其程度進行引領
學生黨員應具有更為活躍的思想、更為開闊的視界,其引導學生重視社會中的焦點問題,變成了新興信息的及時掌握者;同時,學生黨員對社會中十分普遍的焦點問題應具有更為準確的認知,可以借助準確的理論來理解這類問題。這就要求學生黨員要具有更為穩固的理論根基、文化素質,還應具有更為良好的人際關系,僅有如此,其所有言語、行為才可以對其余學生帶來影響,讓學生認可學生黨員所進行的價值評判與價值選擇。
綜上,各個高校應持續提升學生黨員處于新媒體下所具有的輿論引領能力、素養,借助榜樣所給予的力量以引導學生形成準確的“三觀”,并認可主流性輿論走向。僅有學生黨員在所有學生中獲得了肯定,黨組織才可以具有更為強勁的號召力,輿論引領各項工作才可以具有更多的實效。另外,學生黨員處于新媒體下應科學且健康地使用網絡,讓其余學生知曉學生黨員十分可靠,且信念也十分堅定,進而全方位地發揮出輿論引領本身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