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鈺 吉林東北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數字出版作為我國出版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增加出版產業生產規模、豐富圖書出版類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18-2019 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為8330.78 億元,比2017年增長17.8%,其中互聯網期刊收入達21.38 億元,電子書達56 億元,數字報紙(不包含手機報)達8.3 億元,博客類應用達115.3 億元,在線音樂達103.5 億元,這組數據充分表明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對于數字出版來說,受眾需求的變化和差異,以及數字出版領域的細化,增加了競爭的壓力和挑戰,需要采取必要的創新。
創新是數字出版的一項基礎性內容,也是影響數字出版主體出版能力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就目前而言,數字出版創新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讀者選擇以數字化出版物替代傳統紙質、音像出版物,并且在內容上突破了圖書的范疇。為了更好地滿足讀者個性化的數字閱讀需求,出版主體要通過創新的方式來為讀者提供了更豐富的出版內容,滿足讀者的數字閱讀興趣。
在市場化運行機制下,數字出版單位是以競爭關系存在的,如果出版單位在數字出版方面缺乏足夠的重視度和實踐度,勢必會失去競爭的優勢,在生存和發展方面遭遇瓶頸。因此,出版單位需要主動采取創新的策略,以創新來獲得更強大的發展力,獲得良好的發展效果。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數字出版創新是數字出版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數字出版適應讀者個性化需求的重要策略。然而,對于出版單位來說,數字出版創新并非易事,需要在掌握數字出版規律的基礎上,運用科學方法加以實現。具體來說,數字出版創新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理念創新是數字出版主體出版觀念的新陳代謝,是出版觀念的變革、發展,只有保持出版觀念的與時俱進,才能夠牢牢把握數字出版的先進性、發展性和規律性。在實際的數字出版創新中,要堅持“一變一不變”的原則,即保持數字出版物與讀者的閱讀需求相同地變化和堅持出版工作文化傳播的理念不變。一方面,出版主體要充分認識到文化是出版的靈魂,是數字出版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果出版物中缺乏文化元素,就很難激發和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出版主體要明白出版是面向具有一定主觀思維的讀者群體,其閱讀需求會隨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不及時更新數字出版理念,會逐步落后于讀者的閱讀需求,最終被淘汰出局。
在讀者需求變化的推動下,數字出版物的類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除了數字化圖書、報刊以后,諸如網絡游戲、電子音樂、博客等數字化出版物也成為受眾青睞的重要出版物類型。雖然出版的形式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但以內容傳播為主的數字出版主線卻并沒有改變。因此,出版主體要在掌握讀者閱讀需求的基礎上,通過資源的整合來打造更加優質的出版內容。為此,出版主體要不斷充實自身的知識人才隊伍,通過內容的挖掘、創新來為出版提供龐大的出版資源庫。同時,要開辟面向廣大讀者的需求表達渠道,使讀者能將自己出版物閱讀過程中的感想、收獲分享出來,讓出版人員真正了解這些需求,以需求為驅動來推動數字出版內容的不斷充實創新。例如,可以通過新書發布會或者微信公眾號等交互渠道來與讀者進行互動交流,使讀者的需求能夠有效地傳遞給出版策劃人員或編輯。
當前,數字出版所處的環境充滿不確定性,諸如碎片化閱讀、多屏化閱讀等讀者普遍變現出的閱讀特點使得數字出版在規律把握方面存在較大的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版主體僅憑自身的資源、能力難以完全滿足數字出版發展的需要。因此,出版主體要包括開放、兼容的特質,積極開展與讀者和其他出版主體之間的交流合作,通過力量的強強聯合來適應數字出版行業發展,實現數字出版質量的明顯提升。
在數字化技術、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推動下,數字出版的發展速度、規模都有了明顯的提升。然而,讀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閱讀需求也增加了數字出版的難度?;诖?,出版主體要通過采取更新數字出版理念、豐富數字出版內容和加強數字出版合作等措施來切實推動數字出版的創新,使出版工作能夠緊跟讀者數字閱讀的需求,實現更加科學、有效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