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赟 李清江 國防科技大學
高等教育院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的重要基地,為國家各項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經常性、綜合性的基礎工作,只有做好安全工作,才能給學校發展提供安全和諧環境,才能保障教育事業健康發展。高校體育場館的安全管理作為高校全面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環,近年來隨著體育場館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設施設備不斷更新換代,功能越來越多,分類越來越細,人流量持續增加,其安全管理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新形勢下研究如何加強和改進高校體育類場館的安全管理是擺在每一名高校場館管理工作者的大課題。
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場館面積大、人員流動量大與管理人員相對較少存在矛盾?,F階段我各大高校的體育場館基本都能達到主流規模,各類籃球館、羽毛球館、排球館、健身館、游泳館等主流場館都有配屬,場館面積大,人流量多是目前高校場館管理特點的新常態?,F階段各大高校對投資建設新型體育場館熱情高,但對于后期維護費用的持續性、增長性考慮不足,出于降低維護成本費用,高校場館的管理人員數量相較于其面積尤顯不足,雖然目前的管理人員負責場館日常開放管理沒有問題,但如果遇到突出情況就顯得捉襟見肘。
其二,設施設備多、復雜、使用頻率參差不齊導致檢修維護難度大,因設備故障導致的安全問題仍有一定概率。比如健身館、游泳館,為滿足場館使用者的需求需要采購大量設備,像游泳館中的水處理設備,自成一套系統,各個設備相互協調作用,屬于較為復雜的設施設備,一個設備出故障往往導致整套系統癱瘓,加上每個設備的使用頻率和強度參差不齊,個別設備的故障周期往往較其他設備大大縮短,很難把控,即使嚴格按照規定定期保養檢修,因設備問題導致的安全事故仍有一定概率。
其三,人為不確定因素增加。據不完全統計,各大高校的體育場館已經成為繼教學實驗樓之后最受廣大師生歡迎的場所,人員來體育場館的目的主要是體育鍛煉,也有開展各類競技活動或休閑娛樂,甚至有上課或做實驗的。作為開放式場館,管理者很難注意到每個人的行為細節,因此各種人為不確定因素正在逐年增加,這些不確定因素也是意外事故誘發的重要原因。
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嘴上說說,拍個胸脯做個保證,或者是開個安全管理教育大會,簽個安全責任書,明確一下安全責任就能夠有效確保安全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系統管理工程,各個系統中的要素都必須相互支撐,相互協調,達到平衡,才能確保安全。安全管理系統最為重要的5 個要素: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隊伍、安全防范設施、安全防范技術、安全應急預案。
一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一個單位通過長期工作中積累的大量風險辨識、評價、控制技術,以及安全事故教訓的累計所探索和總結出來的客觀規律,通過法定程序總結固定下來,發布并要求所屬人員遵守,可防止工作中安全管理的隨意性,有效降低人為因素導致定安全風險。
二是要建設一支專業高效的安全管理隊伍。人是安全管理的主導,在安全管理的系統中人是最積極、最主要的因素。建設一支專業高效的安全管理隊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能有效統籌、調動、發揮系統內的資源,發現并彌補系統中的漏洞,解決系統中的問題,在安全系統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支專業高效的安全管理隊伍通常包括5 大要素,一是身心素質過硬專業能力突出的人,二是專業科學的業務培訓,三是精良的裝備配備,四是嚴格的崗位責任及考核機制,五是有效的激勵機制。
三是要建設完善的安全防范設施和采用先進定安全技術手段來加強安全管理。人的因素雖然是主導因素,但也需要物的輔助?,F階段人力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同樣也是成本最高的資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提高安防設施標準和采用先進的安防技術手段來加強安全管理,不僅可以彌補人員數量,精力方面的不足,還有利于將信息化手段運用于安全管理當中,促進安全管理由定性管理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發展。最終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有機結合。
四是要制定科學周密的應急處置預案,并定期演練。高校體育場館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置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如《突發事故處理預案》、《消防火警人員疏散預案》、《停電應急處理預案》、《重大疫情處理預案》等必備的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確保險情發生時,所屬人員依舊能夠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安全系統的構成要素包括人、物、能量、信息四個方面,系統安全防控思路是指通過追求人、物、制度、文化等諸要素的和諧、可靠、安全、統一,使各種危險因素始終處在受控狀態,進而逐步趨近于本質性、恒久型的安全目標。系統安全防控思路的優勢在于系統中的每個環節,每個單元都在系統相互作用中,形成關聯性整體,即使系統中部分環節出現問題,系統依然可以通過自身的平衡機制再次達到平衡,從而確保不會出現重大安全隱患。系統安全控制的主要方式手段表現為超前預防、根源控制、閉環管理、應急處置及持續改進。
超前預防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掌握安全事故防范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采取預防性的措施和方法,將傳統的外迫性安全管理指標轉變成現代的內激性安全目標管理。高校體育場館在超前預防主要工作有:一是定期組織安全形勢分析,定期開展安全自查,定期組織督導整改,及時排查安全隱患,解決萌芽狀態的安全問題。二是對大型活動保障工作前要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對于專業領域的安全風險評估,如建筑結構安全評估、抗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等,還需邀請校內外知名專家參與評估,做到安全風險心中有數,趨利避害。
根源控制是針對各單位安全管理特點,抓準安全管理的重點難點及要害部位,及時發現、解決、疏導或控制重點問題。一是加強對重點人員的管控,如老人、小孩、殘疾人員等;二是對重點要害部位加強“人防”、“物防”“技防”的投入與監管。對于重點要害部位,在人員配備、經費投入、檢查督導方面加以“資源”傾斜,確保重點安全陣地的穩固,從而以點帶面確保整體安全穩定;三是及時對有安全隱患的設施設備進行維修或更換,確保設施設備不留安全隱患;四是加強對重大保障任務的管理,如果體育場館承擔高校部分大型保障任務如集會、典禮等,必須有明確的計劃安排,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想定各項處置預案,配齊防護器材等,確保大型保障任務安全順利的完成。
閉環管理就是將管理的各個過程構成連接成封閉的回路,使管理系統從決策、實施、反饋、調整、再實施,連在一起形成閉環,避免決策與具體落實相互脫節,杜絕了小問題小隱患在系統中不斷循環積累并演變為大問題大隱患而對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應急處置就是在面對安全問題和重大事故時,管理人員能夠通過之前制定的預案,結合自身在平時安全培訓中不斷積累的能力素質,及時處理險情,并指導現場其他人員采取科學合理的保護自身生命財產的應急行動。為提高應急處理能力,事先必須要有完備的應急處理預案,必須建立健全應急處理機構,必須要定期組織演練。
持續改進就是通過安全管理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安全事故教訓的警示,持續對系統中的人、物、制度、文化等諸要素制定改進措施,使得系統不斷在發展動態中更新完善,并形成更高層次的穩定,從而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有效降低安全風險,減少事故發生。如定期針對一段時間內安全檢查中發現的普遍性、典型性問題隱患,集思廣益研究解決整改措施,確定措施后及時跟蹤整改落實成效,如果效果不佳再研究對策,如果效果好舉一反三進行推廣,一旦條件成熟,將固化下來成為一項新制度規定,鞏固改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