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維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護理系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在當今時代背景下,諸多新型的電子信息技術已經得到了有效地普及。因此,我國的高職院校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效率,正在積極努力的進行智能手機與“互聯網+課堂”的應用研究。但是經實踐研究發現,在實際應用智能手機與“互聯網+課堂”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制約因素,這些制約因素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高職院校教職人員的綜合素質普遍偏低,無法有效地應用智能手機與“互聯網 + 課堂”教學模式。經調查顯示,現階段我國的大多數高職院校教職人員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仍然采用一些較為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無法準確的認知到智能手機與“互聯網 + 課堂”的應用對于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性。在這種意識的引導下,相關的教職人員不僅無法充分的利用智能手機與“互聯網+課堂”的優勢,同時也無法熟練網操控相關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在這種情況下,智能手機與“互聯網 + 課堂”教學模式不僅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嚴重的制約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發展進程。
第二,應用方式過于單一,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較深,我國大多數教職人員在實際進行智能手機與“互聯網+課堂”應用的過程當中,其應用途徑過于單一,只是單一的書本上的文字知識,直接的成現在多媒體教學設備當中,然后將媒體教學設備作為課本進行實際教學,在這種情況下致使智能手機與“互聯網 + 課堂”的優勢很難有效地發揮出來,進而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第三,教學體系不完善,無法充分的利用智能手機與“互聯網+課堂”教學技術來提升教學考評工作的質量。從現實的將角度來講,教學考評機制在教學體系當中極為中,教學考評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整體水平。而要有效地將智能手機與“互聯網 + 課堂”技術應用到教學考評工作當中,可以極大的提升其工作質量,但是目前大多數教職人員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無法充分的利用這兩種教學技術的優勢,來完善教學考評機制,進而導致教學體系一直得不到有效地完善。
在高職護理活動中,教師利用智能與互聯網技術,可以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綜合素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智能時代的到來,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進而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能夠經過互聯網世界的千變萬化,全面提升自身的素養。
在高職護理的過程中,將智能手機與互聯網 + 課堂進行有效融合,可以讓教師在教學之前,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針對水平比較差的學生,教師能夠經過輔導的形式進行針對性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使其在課堂中擁有一定的基礎。教師也可以利用QQ 以及微信等互動平臺,為自身與學生之間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教師能夠經過此平臺向學生傳播教學的內容,讓學生依據自身的實際能力進行調整與學習,并且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掌握,使其課堂教學得以順利的開展。
在高職護理的過程中,將智能手機與“互聯網+課堂”進行有效融合,可以優化其課前教學,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具備針對性,全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有興趣與熱情進行學習。“互聯網 + 課堂”可以讓學生記錄與閱讀的時間得以減少,并且把更多的時間利用在理解與應用知識上。與此同時,其對影像的有效利用,可以增加學生理解知識的深度。除此之外,經過智能手機與互聯網技術的有效結合,可以使用APP 開展教學活動,這樣可以降低學生的工作量,也可以優化教學的質量,有效地調解教學環境,讓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更加輕松愉悅。
在高職護理的過程中,教學考評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其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并且最后進行反饋。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考試、評估以及打分等手段,這在一定的程度上讓學生抗拒考試,或者是為了考試而進行學習,忽略了獲取知識的實際意義。智能手機與“互聯網+課堂”在高職護理過程中的應用,為其教學活動提供了有效且靈活的辦法。高職院校教師能夠經過第三方平臺,讓學生自主進行測評,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自己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也防止傳統測評辦法對學生產生的打擊。除此之外,教師也能夠經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向學生進行考試成績的反饋,進而讓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有效交流成績。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使得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而在高職護理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全面利用互聯網技術,這是推動高職院校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渠道。經過把智能手機與互聯網+技術之間進行有效融合,能夠不斷豐富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以及教學資源,使其課堂得以豐富,突破了傳統的知識傳播限制,對教學體系進行有效地優化。除此之外,在高職護理的過程中有效應用智能手機與“互聯網 + 課堂”,一方面能夠緩解互聯網技術發展給高職院校帶來的沖擊,另一方面也能夠全面利用智能手機與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全面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