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青 內蒙古科技大學
(一)共享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及同行成果。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共享和績效考核平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從業人員打破壁壘,共享知識及同行成果,加強交流與溝通適應新時代國家與社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二)激活思想政治教育行業協會。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共享和績效考核平臺的構建有利于發展思想政治教育行業協會,按照行業標準來運作,規范與規訓思想政治教育行業領域內群體行為,并主動參與社會問題的解決,通過提供客觀的、準確的專業知識贏得社會的認同與尊重,同時也促成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間的有機團結。
(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從業人員的績效評價體系。思想政治教育各級組織間因溝通不良,在教育過程中各部門、各層次、各階段缺乏整體意識,在績效考核中本位主義嚴重,不能落實時代賦予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目標,而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共享和績效考核平臺的構建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從業人員的績效評價體系,發揮其積極性。
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共享和績效考核平臺結構體系包含以下五部分。
(一)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平臺。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共享平臺可實現對每位注冊思想教育從業人員的德能勤廉信息、科研項目信息、研究業績以及科研活動信息管理,并共享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和政策。
(二)思想政治教育從業者培訓平臺。平臺把思想政治教育行業骨干培養與隊伍建設結合起來,支持教學科研骨干及行業從業人員在平臺運用網絡開展遠程培訓,行業注冊人員開展微培訓,平臺提供相關培訓資源,增強培訓靈活性、時效性,擴大培訓覆蓋面。
(三)人才資源庫平臺。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共享和績效考核平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資源庫,為各地各地區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推薦及相關人才的成果入庫,建立思想政治理論人才巡講機制,并能對相關人才成果提供行業的專業監督。
(四)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平臺。選取若干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改革試驗基地,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行業協會的主渠道作用和各地實踐、網絡教育的有效補充作用,統籌思想政治人才資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資源庫,開展重點問題研究,建立熱點難點定期搜集解答制度,積極開展理論研究,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研究回答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五)思想政治教育績效考核平臺。思想政治教育行業協會及政府管理機構利用平臺對每位從業人員共享的信息進行審核并賦給績效分,同行利用平臺為同行進行及時評價并賦給績效分,大數據統計,每位思想政治教育從業人員周期績效考核得分作為績效考核依據。基于強化“社會服務”的視角,思想政治教育績效考核平臺以“立德樹人”作為考核思想政治教育從業人員核心標準,依據新形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從業人員是政策的倡導者、宣講員、踐行者,平臺引入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等價值元素作為考核標準進行綜合評價。
1.資源的有效動員和綜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共享和績效考核平臺使全社會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包括人力、物力進行有效的動員。
2.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共享和績效考核平臺向從業從員提供相對公平的考核環境,績效考核兼顧個人、組織、社會三方發展需求,能加強反饋,有利于績效改革,克服科研單位績效考核指標設置偏頗、考核過程缺乏監督,自由度過大等問題,有利于行業成員具有較強的社會向心力,促進成員對國家、社會及組織的忠誠,實現對思想政治教育行業從業人員的有效管理。
3.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共享和績效考核平臺由思想政治教育行業協會為主體建構,賦予思想政治教育行業協會充分自主權,使行業協會能真正完成三種職責:為整個社會提供專業信任;規范共同體行為;為協會內的行業成員提供支持與保護。
4.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共享和績效考核平臺將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從業人員從業的價值標準,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從業人員“理直氣壯”走進課堂、融入社會、樂于培訓、笑對考評,引領新時代。
5.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共享和績效考核平臺的構建基于強化“社會服務”的視角,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從業人員的考評將不再局限于部門利益,使從業人員疲于應付部門制定的狹隘考核目標與體系,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僅是部門教育任務的主講者,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政策的倡導者、宣講員、踐行者。考評價值標準的變化將有助于思想政治從業人員承擔起社會賦予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任務,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