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林杰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相比較于傳統教材,“立體化教材”就是在現代教育理念的基礎上,結合當前的互聯網技術平臺,構建以傳統紙質教材為基礎,通過多種信息媒介,整合教學資源并提供多種教學服務的整體性教學出版集合。“立體化教材”是近些年來在國內教育界提出的教材建設新理念,是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手段推進教材建設的新成果。“立體化教材”不僅采用了紙質、電子資料和網絡等多樣化的外在表現形式,還強調內容編排與呈現方式的立體化設計。
當前互聯網已經深入到各行業并直接推動各行業的進步與發展,借助于高校成熟的校園網絡和信息化硬件條件,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彰顯職業教育特色,構建立體化的教材就成為重要途徑之一。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教材的編者應該從本專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在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實訓等方面,全面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盡可能多的設計實訓內容,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
城軌類“立體化教材”的開發必須加強與城市軌道交通企業的合作,滿足企業的需求,有利于對接就業崗位,整體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現在各行各業都成立了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城軌類行業已成立了“兩專指委一集團”教學指導委員會。因此,城軌類“立體化教材”的開發需同時加強與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合作,充分發揮行業學會與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作用,確保教材開發的專業性。
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帶動了教育行業的信息化變革,新教育手段和方式層出不窮,立體化檢查建設出來要重視傳統教材的建設,還需要緊跟當前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利用最新平臺,滿足適應未來人才的需要。另外,“立體化教材”的建設需要與出版企業的合作,通過合理安排編纂人員深入一線企業調研,掌握當前教材出版方面使用的信息化技術手段,明確教材建設的重點任務和重點環節,構建清晰的教材建設脈絡,避免重發開發,浪費資源。
主教材就是我們傳統所說的紙質教材,主要是通過認知課程體系,構建知識脈絡,城軌類“立體化教材”主教材的建設可以是專業教師與城市軌道行業企業的人員一起開發,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主教材在內容編寫時,要體現典型的工作任務,模塊化設計,最好采用任務驅動方式,體現“立體化教材”的特色。
網絡教材應是多種資源并舉,主要實現形式有電子教案、教學資源庫、教材配套網站。而以上資源的實現必須借助于網絡平臺,網絡平臺是利用網絡在線教學平臺,將專業教材與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有機整合的教學資源。通常可通過瀏覽網頁及多媒體超鏈接的形式使用網絡教材。
1.電子教案。電子教案首先應該包括傳統教案作為教學指導指導性文件的功能,電子教案包括本次課程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擬使用的教學手段、教學過程的整體設計和模塊化設計。電子教案就是將傳統紙質教案電子化,這樣就改變了傳統的紙質教案只能自己上課使用的功效,由于電子化的教案加入了光、電、聲,甚至是一些動態的圖片,讓整個授課效果大為提升,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是對教學資料的補充,教學資源庫囊括了豐富的教學素材,這包括教學相關的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庫為每一章節或每一模塊知識點提供可檢索的課件、教學案例及學生日常使用的習題庫。
3.教材配套教學網站主要是對紙質主教材內容基本介紹,可根據主教材目錄情況,逐一介紹,同時可以為老師或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網絡在線服務,例如在線學習、在線測試、在線解答及論壇互助。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二維碼、APP等新技術手段迅速發展,媒介手段多種多樣,采用這些新技術可以擴大知識獲取面,也可以擺脫紙質教材的閱讀局限。
1.二維碼技術
通過二維碼版的“立體化教材”,學生可以提前了解課堂知識,熟悉課程學習或對應的實訓任務,也可在課后隨時隨地觀看各種資料,鞏固復習已有知識。二維碼版教材也存在一些缺陷,這些數字資源必須通過存放在網站平臺來實現共享,但這有可能受制于網絡或是訪問人數限制,造成無法使用或使用效果不好。
2.APP 技術
為彌補二維碼技術的不足,可采用APP 技術可以把所有的數字資源內容封裝在一個應用里,在網絡覆蓋時下載到手機里。學生使用紙質教材需要輔助資料時,就可以打開APP,直接使用APP 已經下載到手機里的數字資源,這樣就可避免訪問移動網絡端,防止因網絡堵塞,無法使用數字資源。
當前,我國出版行業信息化、“立體化教材”的開發還不是很完善,校企合作“立體化教材”開發還需要做大量的探索,隨著各種紙質教材和隨之配套的信息化資源的出現,提供“教學資源整體解決方案”,紙質教材和數字資源的媒介融合的“立體化教材”必然是將來教材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