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潔
(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 100037)
目前,創新方法主要有顛覆式創新、微創新、重創新。顛覆式創新強調新技術和新模式對傳統商業的破壞,導致商業模式重塑;微創新指微小的創新改變世界,側重企業內部的孵化;重創新是在微創新的基礎上,由量變導致質變,分階段實現企業自我進化。這三種創新都有自己的道理,共同適用對象是企業中高管人員,而且主要是幫助企業實現“互聯網+”。負責業務的編輯如果只是了解這些概念,依舊不會用這些概念指導出版優秀圖書,而且互聯網行業的新概念層出不窮,如果編輯總是追求這些新概念,會使自己筋疲力盡。有沒有一種適用于策劃編輯的產品創新方法呢?有!答案就是樂高積木式創新。
玩過樂高的人應該都知道,樂高有很多基礎積木塊可通用于搭各種建筑物的地基或者墻體,也有一些特殊的塊,上面印有圖案,如兔子、收音機圖案,或者特殊塊的形狀本身是動物,如黑熊、烏龜。樂高還有一類是教具,積木塊中甚至有洞便于擰螺絲,或者有機械臂,有的甚至是可編程模塊。這些都是樂高的一塊塊積木,它們都是各自獨立的,任意組合不同的塊能搭出不同的作品,甚至還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功能。我們做知識產品,也可以像搭樂高積木一樣,用不同的塊不斷疊加,逐漸產生耳目一新的效果!這就是樂高積木式創新方法的由來。
萬物總有其規律。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原來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法則,也同樣適用于商業社會,因此也適用于知識服務行業。樂高積木式方法符合自然規律,其中,有的知識產品的創新,符合進化法則,提高了產品的品質和性能,就像一層層不斷累加的基礎塊,使城墻越發堅固,這種為樂高積木式創新的第一階段;有的知識產品創新符合分化法則,增加了產品的效用,就像基礎塊搭配上特殊塊一樣,搭出來的不再只是城墻而是家園,這種為樂高積木式創新第二階段;有的知識產品的創新,好比基因突變,因為人類有超強的創造力,利用技術進步,結合商業模式和營銷創新,創造出新物種,這就好比用“基礎塊+特殊塊+教具”,最后搭出能跑能跳的機器狗一樣,這只狗不是特殊塊原始的動物模樣,是用一塊塊積木搭出來的模樣,這是樂高積木式創新第三階段。
物理學上的“核聚變”也是對這種方法的一個說明,即較輕原子核被高溫、高壓聚合成較重原子核時構成了新的物質,同時釋放出巨大能量。因此,結合出版行業和大環境,可以得出定義:樂高積木式創新是一種知識產品的創新方法,指的是在初級產品的基礎上,面向消費者的新需求,層層向上疊加內容、技術、材料、工藝等(內容、技術、材料、工藝是四大類積木塊)①,初級產品在不斷疊加的過程中,會經過創新度和增長率都不高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到達第三階段,實現產品的指數級增長,如核聚變一樣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形成新的物種。
下面的步驟1到步驟4都是準備工作,主要是幫助在大腦中建立清晰的輪廓,步驟5、步驟6是“戰時”打擊工作。
創新意識有天生的成分,但大部分人不是天生自帶創新基因,這類人應該怎樣訓練以獲得真正的創新呢?真正的創新是自覺的行為,關鍵是將創新意識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讓創新成為像吃飯、喝水一樣的日常行為,長期堅持下去,創新意識就會成為一種行為習慣。我們平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以培養創新意識,養成創新習慣:(1)不要輕易拒絕自己熟悉領域中的新生事物,不要否定其表達方式。(2)對新生事物要留心觀察一段時間,觀察期內不做任何判斷和評價。(3)設想新生事物的可能走向。(4)不要被概念和套路蒙蔽了雙眼,更不能全盤照搬國外的概念和經驗。(5)勤奮和追求卓越是走向創新的必經之路。(6)思考自己在什么重要問題上,與其他人的看法不同。創新的起點需要與眾不同。
1.工業文明向數字文明的過渡。“當歷史的車輪駛入21世紀,人類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文明形態——數字文明,也有人稱之為后工業文明時代或信息時代。數字文明使信息傳播和文化消費,在方式和理念上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1]
我們想要了解出版行業及其發展趨勢,就必須先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特征,即我們即將進入的數字文明時代是什么樣的。無論是何種文明時代,都離不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前的生產力包括人、科技,現在還包括資本;過去的生產關系是由家庭協作慢慢過渡到熟人協作、企業間協作,在數字文明時代隨著網絡化和數字化應用,生產關系將變為通過互聯網的陌生人協作,零工經濟大行其道,區塊鏈將極大地解決信任問題。
2.面向的消費者變了,消費方式變了。Z世代泛指在1996~2012年(Z時代)出生的年輕人,他們從出生到成長都處于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影響之下,是互聯網原住民。目前這些年輕人中最大的已經23歲,這意味著Z世代開始逐漸步入商業舞臺。《Z世代消費力白皮書2019》[2](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Z世代總人口為2.6億,約占2018年總人口的19%。而2018年12月QQ廣告和凱度聯合發布的白皮書預測,到2020年,Z世代可能會占據整體消費總額的40%。這就是消費趨勢!
剛剛過去的2019年天貓“雙十一”的成交額為2684億元,京東“雙十一”的累計下單金額突破2044億元,而淘寶直播“雙十一”開場的8小時55分,引導成交已破100億元,超過一半天貓商家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這說明消費方式越發進入直播帶貨時代!
3.國家政策、新技術趨勢。《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指出,發展萬眾創新大數據,該工程中包括知識服務大數據應用,指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各領域知識進行大規模整合,搭建層次清晰、覆蓋全面、內容準確的知識資源庫群,提高我國知識資源的生產與供給能力。出版是最適合作為支撐這一工程的行業平臺。
此外,我們應充分利用可使用的新技術,如大數據、AR、AI等建立知識體系,提高知識資源的生產和供給能力。
4.識別可用的跟圖書相關的技術和渠道。(1)大數據。出版行業的業內和業外都有大數據,數據來源非常多,如從百度指數、豆瓣、電商網站的用戶評價、知乎得到的讀者需求和市場熱點數據;從開卷數據、電商網站后臺銷售數據、咨詢調研公司的報告得到的市場和競品數據;從行業數據、企業內部的資源統計得到的成本數據;從得到、知乎、喜馬拉雅、簡書、領英等知識平臺得到的作者數據;從生產記錄、財務記錄、管理記錄得到的內部生產運營數據等。我們利用這些數據可以改進銷售和營銷,改善圖書供給,還應將數據作為資產,使其指導我們的運營和決策,真正將大數據用活。(2)AR。AR是將用戶接口、場景營造和內容呈現于一體的復合技術,通過的設備也很簡單,就是隨身攜帶的智能手機,跟VR強調的內容呈現與體驗技術不同,創意是AR商用的中心。AR技術已經在很多童書中應用,此處不再多介紹。利用這一技術,我們可以保持紙質書框架不變,每次修訂在AR的App中更新案例,并提供多媒體閱讀服務,爭取做到好看好玩好用!(3)AI。目前AI已經可以賦能編輯,比如提供自動聯想的句子,實現的算法也不難,就是收集數據→計算文本相似度→產品化,產品目前主要是非虛構類,如提供公文和作文的模板等。AI也可以寫書了,2013年,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字媒體教授尼克·蒙特福特使用自己編寫的程序代碼創作的小說World Clock(世界時鐘),成為當年“最具有突破性的熱門作品”,該書后來由哈佛書店出版。(4)短視頻、直播。短視頻是2019年的熱詞,尤其是以抖音、快手為主的平臺,開啟了短視頻帶貨的新玩法,成為未來營銷的主流渠道。直播的作用我們從“雙十一”的引流就可看出。
階段總結要做以下工作:(1)充分認識現有可用資源和優勢,列在一張表里,不妄自菲薄。(2)認清什么是舊的內容、技術、材料和工藝,什么是新的可用的技術和能落地的知識,把市面上新瓶裝老酒的知識產品找出來,看看它們是怎么被安上新的解釋的。(3)重要的是,自己定位要做什么樣的知識產品。(4)確定面向什么樣的消費人群,是Z世代,還是寶媽,還是剛畢業的職場女性?(5)明確產品的盈利模式是面向消費者(TOC),還是面向企業培訓、高校教學的(TOB)。
1.洞察消費人群。通過對這個群體的欲望、行為、性格和情緒特點找到他們的核心目標。比如互聯網運營和營銷人員,迫于KPI的壓力,他們想要的更多是招式,可復制的案例和上手就用的模板。
2.用樂高積木式創新方法將新舊結合,將圖書變為知識服務。這里的服務包括從前期調研、到指導作者寫作、到生產流程、到印刷、到營銷、到讀者反饋的整個閉環。在這個閉環里,新的技術、材料、工藝都可以提供哪些幫助?
(1)樂高積木式創新第一階段:好比“荒山變青山”,提升圖書內容質量。比如講同一種內容,但在篇章上增加案例,或者觀點新穎,或者改變技巧和案例的位置,或者目錄整體結構變化。
什么是這一階段做新舊結合的關鍵?是案例數量、案例寫法、理論和案例的比例,干貨和抒情故事的比例,寫作風格是通俗還是學術,起標題的風格是觀點還是平鋪式,目錄結構的改變,封面、版式、印刷用紙的改變等。
(2)樂高積木式創新第二階段:“青山變景點”,山沒變但景色變美,成為帶旅游休假功能的山。比如為圖書開發出課程,做成有聲書,做成多媒體課件。
什么是這一階段做新舊結合的關鍵?是圖書拆解、課程開發、錄制效果、互動方式設計、渠道分發和宣傳。有聲書基本可使用原書內容,只根據口語化需求改動一點文字,但是課程的開發需要不斷打磨,補充很多書中沒有的內容。
3. 樂高積木式創新第三階段。這一階段已不像傳統意義的圖書,更像就教具,如用AR掃碼后出現的虛擬恐龍可以跟另一個人用AR掃碼出的恐龍進行交流;可以看書里鏈接的視頻;可以跟圖書交互,反饋看書遇到的問題;可以在書上畫畫,變成減壓工具;可以把書像折紙飛機一樣折疊起來隨身攜帶等。
什么是這一階段做新舊結合的關鍵?是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更重要的是創意,即內容設計。
提供分層產品:如思維導圖、PPT版圖書、紙質(平裝、精裝)、干貨版、圖片版,音頻版、視頻版、在線課程版、線下講座版,做到一“書”多吃。
(1)面向不同的人群(這一人群要有明顯特點、規模大、有共同愛好話題)反復實驗幾次上面的步驟,如針對學生、新職場女性、中高管男性;一、二線城市寶媽;營銷圈、運營圈;三、四線城市人群實驗上述步驟。
(2)收集反饋的數據,找到規律。再填到下面的排列組合模板中。行是對應人群想要的知識,列是對應人群常用的形式。
(3)填好后,再看看能疊加上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哪個積木塊。
將這一套流程反復實踐幾次,相信你會逐漸掌握知識產品的創新方法.
注釋:
①對內容、材料、工藝這3塊的介紹,大多數編輯因為工作中經常接觸會比較熟悉,外加限于篇幅,本文不展開了,只對編輯可用的技術做重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