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汪涵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 露
(新疆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市 830000)
“主持”一詞在我國《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兩層含義:一是指負責掌控和處理某件事情或某種情況,如“主持會議”;二是指主張、維護,如“主持正義和公道”,而對于廣播電視節目的主持而言,則是指在節目中以個人行為出現,通過有聲語言以及形態語言,成為連接節目與觀眾的一個橋梁。[1]
通過對主持人概念的解讀,可以看出主持人對于節目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主持人是一個節目的標志,一個節目的靈魂。他的作用是串連節目,把握節目的具體步驟,推動節目的節奏,挑起節目的氣氛,吸引各類受眾。
無論是傳統電視綜藝節目的主持人,還是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主持人,作用就是連接節目與觀眾,任何形式的節目都需要主持人去貫穿始終。汪涵在這其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一致的,但是傳播媒介的差異或多或少會影響到他的主持風格,正如麥克盧漢的《媒介即人的延伸》所印證的那樣,網絡自制綜藝節目主持人的感覺在媒介技術的發展之下得到了加強和延伸。與在《天天向上》當中的主持風格相比,汪涵在《火星情報局》中的表現增添了不少媒介技術優勢所帶給他的不一樣的風采。
以下羅列他在這兩檔節目當中各自的主持風格:
其一,深厚的文化底蘊。《天天向上》作為一檔以文化禮儀為主的電視綜藝節目,“文化禮儀”貫穿節目始終,在其表演、訪談等各個環節中都圍繞這一主題展開來,在自在愉快的節目氛圍中增加了人文關懷的色彩,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文明禮儀通過娛樂的這種形式展示在觀眾眼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觀眾。而承擔這一職責的主持人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汪涵作為《天天向上》的臺柱子,他的文化底蘊是無可厚非的。
其二,獨特的語言表達。《天天向上》是一檔娛樂脫口秀節目,主持人與觀眾的交流互動表面看是一個輸出有聲語言從而獲得非語言反饋的過程,但深入分析之后便會發現,若要讓觀眾與主持人能夠產生共通的意義空間,主持人作為言語交際的一方,其交流的過程需進行語言策略的選用與整合,這不但表現出了汪涵作為專業主持人所必備的素質,同時也體現出了他獨特的語言主持風格和運用策略。
其三,儒雅的外在形象。一副黑邊框眼鏡、一縷胡子、一身西服、一把折扇,這很好地描述了汪涵在《天天向上》中的外在形象。《天天向上》并不像其他綜藝節目一樣簡單模仿歐美的純娛樂綜藝節目,而是與中國博大的文化相結合,將傳統文化符號進行現代化的轉換,這就需要主持人在外在形象要與節目的內涵相契合。
其一,突破儒雅的形象。《火星情報局》的受眾定位一直以來就是以青少年為主,長期以來,在這一群體當中形成了自己的群體認同感,甚至是形成了屬于他們的亞文化現象。而這一亞文化是區別于傳統的正統文化的,所以在《火星情報局》當中,汪涵更多地“摒棄”了他在《天天向上》當中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正形象,時不時來幾次cosplay或者說一些有內涵的話來調侃嘉賓,只有所謂的“老司機”才能夠聽得懂。這是在以往的《天天向上》中很少有過的。
其二,親民、接地氣。網絡綜藝節目,顧名思義,是以互聯網傳播為基礎的綜藝節目,這就決定了網絡綜藝節目主持人必須與受眾之間建立起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互動關系。[2]汪涵在《火星情報局》中就很好地擔任起了這一艱巨的任務,也就決定了汪涵在此節目中與受眾的互動頻率要比在《天天向上》中的高,被稱之為“局長”的汪涵在節目中隨時關注網民的留言,并與之進行互動,更加提升了網民與節目的黏性,改變以往在《天天向上》中高高在上的感覺。
其三,風格尺度大。網絡綜藝節目,不會像電視節目限定眾多,風格尺度大也是一個看點。當然,這里的尺度大并不是所謂的“污”一下,說幾個有色笑話,而是節目可以討論的空間范圍可以更廣。汪涵算是一個比較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主持人,在《火星情報局》里中敢于調侃,說一些在傳統媒體上禁忌的話題。
汪涵作為兩檔類型不同的綜藝節目的主持人,并且是這兩檔節目主持群中的靈魂人物,其主持風格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
《天天向上》是一檔以文化禮儀為主題的電視綜藝節目,而汪涵作為這一傳統電視綜藝節目的主持人,就決定了他的個人儀表要端正、體態語言要適宜、語言表達要謹慎。一副黑邊框眼鏡、一縷胡子、一身西服、一把折扇。
《火星情報局》是一檔以互聯網絡為平臺的網站自制綜藝節目,這一屬性就決定了汪涵要改變以往的主持風格。他在《火星情報局》中一改之前的儒雅端正的外在形象,幽默詼諧會更加適應網絡綜藝節目的要求。例如在第三季的第八期,這期一開頭汪涵就以“老頑童”周伯通的形象出現在了網民的眼前,一頭白發、一把白胡子、破舊的背帶褲。
《天天向上》自開播以來,一直秉持要積極傳播中華傳統美德,節目的播出必須經過廣電總局的批準,作為媒介的一種抽象性的存在,其不僅承擔著提供娛樂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要實施輿論監督、傳播正能量,節目話語尺度是要有嚴格管控的,節目主持人的話語尺度就相對較小。
《火星情報局》作為網絡自制娛樂綜藝節目的代表,本身有著較為寬松的審查環境,一些網站就利用了這一點,使自制綜藝節目內容充斥著許多媚俗化、輕佻的內容,也就是說網絡綜藝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沒有太多的限制或約束,話語尺度就相對較大。
汪涵自擔任《天天向上》制片人之后,會定期制作幾期內容較為高大上的節目,在這些節目中,主持人說話較為嚴肅、謹慎,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這也是所有的傳統綜藝節目所共有的現象。例如,《天天向上》有一期是以美食文化為主題,在節目錄制期間也會請臺下的觀眾上臺前來參與其中,但在這種參與中,觀眾也只是按照節目的需求把現場氛圍搞活,無涉及其他。
《火星情報局》是以互聯網絡為平臺的綜藝節目,其本身就會有較強的交互性,網民不再只是像傳統電視節目的觀眾那樣簡單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參與到節目當中的“用戶”,主持人更像是朋友,其充分了解受眾的訴求,從而使整個節目給人一種親民的感覺。在一些環節當中,汪涵都會選擇那些從網民中所推選出來的“遠程特工”來發出提案,并在節目中討論,例如:在節目中主持人會針對一個提案,通過移動媒體來與“遠程特工”進行視頻討論互動,這種互動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就會使得主持人更加接地氣。
如今,在新的技術支撐下以及移動4G網絡遍布我們周圍每一個角落的環境下,網民可以隨時隨地觀看網絡綜藝節目,這就對網絡綜藝節目的發展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在這種形勢下,傳統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以及網絡綜藝節目主持人都應該抓住這一機遇并充分利用。
如今是新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給傳統電視節目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節目的傳送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于傳統電視節目主持人來說,也是如此。節目主持人不再拘泥于電視屏幕中,隨著網絡以及新媒介的不斷發展,主持人可以頻頻出現在移動媒體如:平板,手機等移動屏幕中,不斷地開拓自己的主持平臺。汪涵主持《火星情報局》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其實不乏有這樣的案例,曾經的央視主持人張紹剛也開始擔任《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網絡綜藝節目的主持人。
新媒體時代,節目內容的來源不再局限于節目制片組,而是有更為廣闊的來源渠道。網絡有其自身的優勢即時效性,主持人就可以通過網絡或者是廣大網民的精彩評論來獲得消息。此外,彈幕的出現與不斷的發展,也成為一種新型的內容來源渠道。《火星情報局》中所發出的提案,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從網民對于節目的反饋當中獲得的,并且在這其中所獲得的內容要更加及時準確,滿足更多受眾對于信息的需求,這也就更加符合E.卡茨曾提出的使用與滿足的理論。
互動性是新媒體的突出特征。傳統媒體綜藝節目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一直存在與受眾缺乏互動的問題,長時間處于一種單方向傳播的位置上。而在新媒體時代,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在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當中,主持人與觀眾的互動明顯增加。[3]主持人可以直接與觀眾進行互動,也可以根據觀眾的留言或者是實時發出的彈幕來進行互動,這是傳統媒體綜藝節目所不會出現的現象。《火星情報局》的節目內容的設置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該節目注重互動性,一方面表現在節目的話題內容都是來自于網民的投票選擇,另一方面則表現在主持人加大與現場甚至是場外觀眾的互動,這就使得節目的互動性發揮到了極致。
傳播學者麥克盧漢認為:“每一種新媒介產生都開創了社會生活和社會行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區分不同社會形態的標志。”隨著網絡綜藝節目的熱度和影響力不斷爬升,影響的人群和范圍也越來越廣,說明網絡綜藝節目越來越具有大眾傳媒的傳播屬性。所以在這種情形下,網絡綜藝節目主持人應積極地塑造符合節目定位且具有個人獨特魅力的主持風格,這是傳統綜藝節目主持人以及網絡綜藝節目主持人所值得深思的問題。
網絡綜藝節目對于主持人會提出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不僅體現在專業上,如優秀的普通話、寬廣的知識面以及較強的現場反應能力,而且還要與時俱進,成為一名全能的主持人。比如《火星情報局》的主持人汪涵,每一季節目都會有其中幾期要進行cosplay,在娛樂大眾的同時又以表對一些經典電影或小說的敬畏之情。
傳統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形象一直以來給觀眾的感覺就是高高在上、難以接近,傳統綜藝節目主持人還略顯親近。但在網絡綜藝節目頻出的如今,主持人應該逐漸改變之前的主持風格與自我形象,使自己更加親民、接地氣,這是網絡綜藝節目的性質所決定的。只有這樣,節目才會更加吸引人,主持人的形象也才會更加多元。[4]
傳播學的奠基人之一盧因曾提出“把關人”理論,指的是大眾媒體所傳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經過一些工作人員的過濾或篩選,才能同公眾見面,在這些工作人員當中,主持人把是最后一道關,也是最關鍵的環節,是名副其實的把關人。而在信息爆炸且來源多元化的網絡時代,就要求網絡綜藝節目的主持人應該更加積極地擔任起這一重要的角色,在海量的信息當中,篩選出網民感興趣的且要注意避免所謂的“三俗信息”。
現如今,網民對于一檔網絡綜藝節目主持人的要求不僅是要能說會道,還要善于抓住網民們所關注的、感興趣的熱點,這樣才能達到他們的心理預期并且提高節目的收視率。《火星情報局》無疑是最好的例子,該節目討論的話題都來自于優酷土豆的大數據,這就意味著節目中的內容很多能夠與網民產生共鳴,這一制作流程就決定了主持人必須要了解并加深對線下線上網民的信息需求。
這一要求是由網絡綜藝節目的播出平臺所決定的,網絡平臺本身就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在這種傳播情境中,傳播對象不再是單純的接受者,他的一些信息會直接作為節目的傳播內容;而傳播者也不再僅僅只是傳播者,他也會接受在傳播對象所發出的一些信息。《火星情報局》中汪涵就會隨著關注網民的一些留言并在節目中進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