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廣順
事物的精華謂之精髓。理論的精髓自然是理論體系所包含和反映的精華部分。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工人階級實現自身解放的理論應答,其精髓是這一理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表達,更是這一理論所追求的價值目標的高度概括。實現全人類的解放,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和歸宿。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偉大發現和系統論述,為實現人類解放確定了理論基礎和歷史依據,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馬克思主義所闡明的價值目標與理論精髓是一致的,即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制度,實現人類的徹底解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相結合,把馬克思主義關于實現人類解放的精髓要義發展到“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作貢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在當代的新發展。
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高度概括為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并貫穿于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2012年11月15日,他在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深情地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對共產黨人來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2017年10月18日,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我們黨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為人民謀幸福的精髓要義,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價值性,堅持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確定不移的初心和使命,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品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強調和堅持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強調和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美好愿望作為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調和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本色。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并與任何損害人民群眾利益、謀取小集團和個人利益的行為展開堅決斗爭。
為人民謀幸福為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堅定不移地全面從嚴治黨,堅持黨的性質宗旨,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新時代要求我們堅持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放到基礎地位,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二是扎扎實實推進各項事業的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推進發展的根本目標,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馬克思和恩格斯總是把人民這個偉大的詞匯具體為社會現實中的人,總是把作為階級的人民大眾和作為民族的人民大眾聯系起來。他們指出:無產階級在爭取人類解放的偉大斗爭中,“首先必須取得政治統治,上升為民族的階級,把自身組織成為民族,所以它本身還是民族的”。為民族的解放而斗爭,是無產階級爭取人類解放的第一步,是馬克思主義精髓的民族表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這一精髓高度概括成“為民族謀復興”。為民族謀復興是繼承和弘揚黨的初心和使命的時代表達,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全部內容。習近平指出:我們肩上的責任,首先“就是對民族的責任”,這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共產黨人承擔民族使命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關于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基本原理,也是共產黨性質宗旨決定的。

在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西未莊鄉許堤村,鄉村醫生翟大龍(左)、王翠紅夫婦在村民家中為其測量血壓并記錄健康狀況。
為民族謀復興要求全黨以更堅定的信念信心,承擔起新時代的新使命。一是堅定不移地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把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和凝聚起來,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合力。二是以百折不撓、奮力前行的精神狀態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堅決克服各種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堅決破除頑瘴痼疾,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因素,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實現全人類的解放、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制度是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和奮斗目標,為全人類作貢獻是共產黨人的崇高情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作貢獻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強調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同“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統一起來。為世界作貢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髓要義的重要體現。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實現全人類的解放。現在中國和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離不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和人類的進步事業同樣需要強起來的中國提供方案、貢獻智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站在人類道義制高點上,統籌考慮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局,綜合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和構建全球治理體系,協調推進中國建設與世界和平發展事業,闡述了以和平與發展及合作共贏為核心的價值理念,確定了維護人類共同利益、共同價值的目標指向,倡導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辟了人類實現現代化的新道路,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寬廣視野和博大情懷。
為世界作貢獻就是要進一步推動中國發展,為世界創造更多機遇,為世界和平安寧、共同發展和文明交流互鑒作出更大貢獻。一是一心一意搞建設、聚精會神謀發展,堅定不移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能更好。”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成功,積累經驗,才能得到世界的認同并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作出中國貢獻。二是堅定不移地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世界秩序的維護者。要積極發掘中華文化中積極的處世之道、治理理念同當今世界的共鳴點,既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又堅持從基本國情出發,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提高參與國際治理的能力與水平。三是繼續敞開大門搞建設,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使我國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