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背景下,必須進一步完善完善立法體制與立法程序,這不僅是實現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基礎,是提高立法質量的一項重要任務,而且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意義重大。在當前全面推進依法治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立法體制,建立和完善一套有利于多數人表達意志和利益的立法程序,進一步完善立法程序,努力實現法治現代化。
關鍵詞:全面依法治國 立法體制 立法程序 立法技術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黨和國家的治國方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制度基礎。在依法治國的立法條件下,必須進一步完善完善立法體制與立法程序。依法治國背景下完善立法體制與立法程序,不僅是實現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基礎,是提高立法質量的一項重要任務,而且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意義重大。它要求我們要從過去片面追求立法數量轉向追求立法質量上來,轉向科學立法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上來,這樣才能“準確反映和體現所調整社會關系的客觀規律”,[1]才能適應改革發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進一步完善立法體制。立法體制是國家政治體制和立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于一國立法機關設置及其立法權限劃分的體系和制度。立法體制的核心問題是立法權限的劃分問題。“科學合理的立法體制,對于正確處理國家權力機關以及其他國家機關之間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維護法律體系內部的協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說,科學合理的立法體制是形成完善有序的法律體系的前提條件。”[2]
當前,我國的立法體制主要包括中央國家機關的立法權限以及地方國家機關的立法權限。中央國家機關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國務院及其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地方國家機關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設區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的人民
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特別行政權等。由于諸多原因,我國的立法體制尚存在一些問題,為此,必須完善立法體制,規范立法權限,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打好立法體制基礎。
完善立法體制首先要完善黨對立法工作中重大問題決策的程序,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其次,要健全人大主導立法的體制機制,這是我國憲法以及立法法規定的人大的一項重要權力。但實踐中,有立法權的人大與政府立法權限不明確,有的政府性立法往往高于人大立法,一些政府部門為了部門利益導致立法利益部門化,這嚴重影響了人大立法的權威性。為此,必須強化各級人大對立法工作的主導,發揮人大主導立法的作用。再次, 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制度建設。有效發揮政府立法的作用,必須明確界定人大立法與政府立法,防止政府立法的權力擴張,防止政府立法的部門利益化傾向以及政府立法地方保護主義傾向。最后,必須完善行政法規、規章制定程序,完善公眾參與政府立法機制,規范行政性立法的體制機制。
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建立和完善一套有利于多數人表達意志和利益的立法程序。立法程序越民主,多數人的意志和利益就表達得越充分,立法的內容就越接近科學和真理。現代法治社會,立法程序是法律合法性的形式要件,程序有瑕疵的立法必定會影響法律在社會中的效果及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講,立法程序的是否完善,不僅關系到立法的質量,而且關系到立法是否具有正當性。盡管我國在2015年修改了《立法法》,使我們在立法指導思想、立法原則、立法主體、立法程序等的規定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但在立法程序方面仍然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盡管《立法法》對立法起草審議中的協調協商機制問題做了規定,但目前對于進一步完善立法過程中的協調協商程序,發揮立法機關會議之外的民主問題仍然有進一步提升的的空間。比如,可以完善人大常委會的法制工作機構與政府法制工作機構的聯席會議制度,探索如何制定符合本地區需要的地方立法,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可以規定更加明確的公開立法的制度和程序。可以進一步細化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見的程序,建立適當的立法會議公開制度和程序等。
3.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必須進一步完善立法技術。立法技術是指立法者為了使立法文本在形式、結構、內容等方面盡可能地趨于合理、完善而采用的各種策略、技巧、方法的總稱。[3]立法技術的科學合理是全面依法治國必不可少的支撐,是立法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的各級立法主體在立法過程中的立法技術逐步得到了改進,立法質量也有一定的提升。但由于諸多原因,立法技術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重視和完善。比如,應該重視立法過程中的方案選項設計,加強立法過程中的定量定性分析,完善法律法規的總體質量標準和具體質量標準,加強立法邏輯結構的嚴謹、語言明晰規范建設,制定系統的立法技術規范等。總之,完善的立法技術有助于法律法規的內部之間、內部與外部之間的有機協調,實現法律體系的和諧與統一,提高所立之法的實施效率,體現法律法規的權威與尊嚴。
參考文獻
[1] 張德江.提高立法質量 落實立法規劃[J].中國人大,2013(21).
[2] 朱力宇.依法治國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459.
[3] 黃文藝.立法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4.
作者簡介:劉文怡(1986—),女,四川南充人,法學碩士,西華師范大學法學院教師,主要從事法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