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萍
高考新一輪改革推動了高校自主招生考試的發(fā)展,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也對高校自主招生考試提出了建議,據(jù)此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也會變得越來越規(guī)范。施行十余年來,高校自主招生考試變得越來越完善,對學生要求越來越符合個性化。因此對高校自主招生考試進行研究分析,對中學教學有一定的啟示。本文收集了近兩年來一些著名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試問題,供大家一起比較分析。
面試是一種很主觀的考查方式,如何在短短的幾個問題的回答中考查到學生各
個方面的能力,同時挑選出本校辦校特色的學生。若中學教師在中學就培養(yǎng)學生的面試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為學生以后的就業(yè)打下一定的基礎。
筆者通過網(wǎng)絡收集了 21 所高校面試題目,這21所高校中綜合院校有12所,工科院校有 8 所,農(nóng)業(yè)院校有 1 所。這其中 985 院校有 18 所,211 院校有 3所這21所高校中初審通過后考查方式為筆試加面試的有19所,有3所高校初審之后只有面試的考查。同時這21所高校的地理位置基本遍布全國,雖然各個高校自主招生考試的模式都有其特色,但也有其共通點提供我們分析。從高校面試問題數(shù)中有物理知識點的問題數(shù)來看,不管是綜合院校還是理工院校對物理的重視度都很高。這其中復旦大學的考查方式又顯得尤為特別,它是要求學生在初審通過之后參加為期三至五天的自招夏令營,在這個夏令營中有筆試、面試、操作、活動等來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能力,每個高校的面試問題都符合該校的辦學特點。
若將醫(yī)學類專業(yè)也劃分到理科類專業(yè),這21所高校中理科類專業(yè)數(shù)所占比例都是相當高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一輪高考的影響,招生簡章上對浙江、上海的考生都有選考專業(yè)的限制。理工類選考專業(yè)限制多以物理這門學科為主,由此可見物理對優(yōu)生參加自主招生考試來講是很有優(yōu)勢的。
從具體的面試問題數(shù)來分析來看,筆者收集到的這21所高校中2016、2017年的面試問題共286道,這286 道面試問題中,與物理相關的問題共64道。其中每所高校物理問題的占比情況也可從表中看出,面試官對所含物理知識點問題的考查是比較偏愛的。同時物理作為自然科學之首,考查物理知識不僅可以考查學生對生活現(xiàn)象中物理知識的了解,也可了解學生對科學探究是否真的有興趣,這樣才可選拔出真正適合該高校的學生。自招招考的專業(yè)以理工專業(yè)為主,因此也不難解釋為何面試問題中所含物理知識的比重較大。將這些物理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得出規(guī)律將其應用于優(yōu)生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中就融入這樣的思維,培養(yǎng)對要參與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的面試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對其他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yǎng)也有意義。
物理在面試考查中占比非常大的。以這64道物理面試問題類型進行分析,可以將面試問題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基于事實的問題,如:現(xiàn)代飛機的升力來自于哪里?大數(shù)據(jù)是什么?你知道波音747 的時速嗎?隨著海拔的升高,溫度是升高還是降低?這種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第二種是基于偏好的問題,如:物理與數(shù)學你更喜歡哪一門學科,為什么?
第三種是基于判斷的問題,如:電池用過后怎樣處理?
第二、三種問題的答案都的很主觀的,這類型問題所占整個面試問題的比例在百分之五十左右。這類面試問題的回答沒有明確的唯一的答案,都是以開放的方式去回答,因此更是考到了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以及語言整合能力,更能夠考驗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對于第一種問題類型就是對學生基礎物理知識、科普知識的考查,此類問題是需要學生平時對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的積累,并且對此有思考,才能將此類問題回答出來。由此將面試問題分類從問法上看,可以將其分為五種類型:
1、自主性問題,如:北斗衛(wèi)星把人變懶了,你怎么看?關于治理霧霾你有什么看法?物理與數(shù)學你更喜歡哪一門學科,為什么?請說一下你對宇宙的認識?
2、自述性問題,如:問題是關于磁場的,給45分鐘準備,與老師一對一交流10 分鐘;分析游泳的原理(與游泳有關的所有學科知識都要進行講解);
3、實驗操作性問題,如:5 人一組,根據(jù)桌子上的一瓶礦泉水設計一個物理實驗并用物理知識描述這瓶水?用三個實例描述一個物理定律的實際應用?
4、一般性問題,如:抽油煙機的原理是什么?為什么從高處往下跳有一個下蹲動作?傳感器方面的科普問題,以及對傳感器的看法?同一杯水,在地球、火星、月球上的重力如何?如何解決橋梁超載問題?
5、創(chuàng)新性問題,如:如何設計一種會發(fā)光的玻璃?想辦法測出太陽的溫度?對設計巨型飛機,你有什么設想?
其中,一般性問題類型是最多的,一般性問題占所有面試問題約為百分之五十四。一般性問題類型都是以直接物理知識點考查為主,考查學生專業(yè)知識是否扎實,因此這樣的百分比是在情理之中的。開放性問題、自述性問題類型所占比例約為三分之一,這兩個類型的問題都是考查到了學生的語言整合能力和基本物理知識點分析能力。從側面上看也反應出學生要想回答出這類型的面試問題需要平時對物理知識的積累以及關注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這兩類問題類型與一般性問題相比都要綜合一點,在學生能力考查方面會更多一點。
實驗操作性問題、創(chuàng)新性問題類型所占比例達到了七分之一,就這兩類問題類型的考查方向來看,不僅僅是需要扎實的物理學知識、豐富的課外知識,還需要有對科學探究的熱忱與思考、喜歡并且真的熱愛物理的學生。這樣的問題類型的設置,是為了甄選出在物理上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更加符合高校自主招生考試的宗旨。
由以上問題類型的分析來看,問題設置類型以開放性問題與基礎知識性問題兩大類為主,所占比例幾乎是一半一半。由此可見,面試以基礎性知識問題來考查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積累,以開放性問題來考查學生的面試能力以及與物理有關的其他技能。從某一方面來講,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能夠從面試中甄選出適合本校發(fā)展的學生。
因此,基于以上對物理面試問題的分析,中學物理教師在優(yōu)生課堂中要將面試技巧、面試能力融入課堂。針對面試中的物理問題,不斷進步和創(chuàng)新方式進行物理教學,這對要參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來講是一種積累和準備,對參加普通高考的學生來講也可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