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中考英語內容可以大致分為4個部分:聽力理解、知識運用、閱讀理解以及書面表達。其中,閱讀理解一直居于重要地位。閱讀理解考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包括對書面語言的了解、認知和掌握,還涉及到非語言因素,即:英美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生活常識、邏輯知識和語言修養等各方面。其文段長度一般為200-300單詞,生詞率不超過3%,要求考生閱讀速度為每分鐘50-70個詞。
英語教學中,常流傳著“得閱讀者得天下”,可見閱讀能力的舉足輕重的位置。而這也恰好是很多學生們拉開差距的地方。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不少學生一直摸索不到閱讀規律,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付出很多精力但結果卻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詞匯不夠,語法不扎實
很多學生對閱讀的畏懼心理主要來自看不懂文章。閱讀理解詞匯量大,是理解文意的重要障礙。學生不僅要記住單個詞匯的含義,還要知道不同語境中詞匯的引申意義。同時,還需要扎實的語法功底,熟練拆分長難句,明辨邏輯關系。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豐富詞匯和扎實的語法知識都至關重要。
二、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做閱讀題時,有些同學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有些同學習慣讀出聲,還有的同學過于精細,力求搞清楚每一個單詞的意思。然而,以上的做題方法,不僅會降低閱讀速度,還會影響做題時的自信心。針對考試時的閱讀,我們要采取默讀,速讀的方式,用已知推測未知,見招拆招,無論遇見怎么樣的新材料,都不會束手無策。
三、非語言知識儲備不足
大部分初中生日常閱歷不足,對于對英美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了解十分有限,有時即使認識句子中的每一個單詞,也不能理解整句話的含義。并且,對生活的觀察和理解不足,也會導致部分文章理解時產生困難。邏輯不清晰,更不能領悟作者的行文和結構設計。
這些都是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閱讀是一個連貫的過程,需要學生注意力集中,利用各方面的知識在短時間內,提取要素,理解把握全文,專心致志地分析文章。如何能夠快速、準確地閱讀?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歷,針對以上問題,總結如下:
(一)著力夯實基本功
豐富學生詞匯,強化語法教學,為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此,教師應當做到:
1、抓好課堂教學質量,指導學生融會貫通。在課堂詞匯教學中,強調“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不要死記硬背單詞含義,而要把它置于特定語境中,結合上下文來把握詞意。同時,嚴格要求詞匯學習,精確掌握詞的讀音、拼寫和用法。
2、教學生學習構詞法,掌握構詞的一些基本規則。通過學習構詞規則,擴大詞匯量的積累,力圖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二)協助學生形成科學的閱讀習慣
1.快速泛讀(fast extensive reading)
學生應在平時養成快速泛讀的習慣。廣泛閱讀大量不同領域的書籍,拓展知識面。并根據自身具體情況,明確目標,持之以恒地身體力行。
2.計時閱讀(timed reading)
課余練習中,學生還要學會計時閱讀。每次進行5-10分鐘,高度集中精力,重點講求效率。隨手記下所用時間,長期堅持,必然會有明顯效果。
3.略讀(skimming)
略讀又稱跳讀(reading and skipping)或瀏覽(glancing),指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閱讀,跳過細枝末節,迅速獲取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根據文章的難易程度和達到的目的,可以不斷靈活地調整閱讀速度。
4.尋讀(Scanning)
尋讀又稱查讀,是從大量的資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項具體事實或某一項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數字等,而對其它無關部分則略去不讀的快速閱讀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學生就能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在最短的時間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
(三)補充教學非語言知識
中考閱讀題型越來越趨于多樣化,形式不拘一格。選材范圍包括政治、文化、經濟各個方面,體裁也包括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這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應適當做出課外拓展,補充學生的語言學習。同時,還要注重指導學生多閱讀,形成良好的閱讀思維。
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師正確指導學生,在掌握科學方法的基礎上,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同時,掌握一些做題技巧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題型都有規律可循,閱讀也不例外。一般而言,閱讀有3類題型:猜詞題、細節題、主旨題。針對每一題型,筆者認為都有其相對應的做題方法:
·猜詞題:根據上下文確定劃線詞或短語的準確含義。首先,搜索上下文,看有無正反方向的暗示,并利用構詞法,猜測單詞本意。先看劃線本句,再看前后句,根據大意,推測含義。
·細節題:針對文章細節而設計,在閱讀理解題中占據很大的比重。首先,應當速讀全文,縮小確定該問題涉及的原文范圍,再精讀該段落,弄清細節,正確獲取信息。做好細節題一定要找對關鍵詞,有針對性地結合選項在原文中尋找。并且,學生還應認真分析每一個選項,在文章中找到出處并標記,勾畫出錯誤的地方,方便再次檢查。
·主旨題:此類題大多數針對段落或文章的主題思想、標題或目的。只要能讀懂文章,把握住重點,答案都很明顯。但是,學生應如何把握重點?
1. 從文章出發:文章主旨多在首尾段。要學會梳理的主次關系,勾畫出中心語句,把握文章脈絡。主題句對全文起到提示、啟迪、概括和歸納的作用。另外,格外注意轉折詞,因為轉折前是作者闡述的現象,而轉折后才是真正的重點。
2. 從選項出發:四個選項一定是有主次關系的。一般錯誤選項會比較片面,以偏概全。結合文章大意,再認真研讀四個選項,正確答案也就了然于心了。
總之,閱讀理解是中考英語中占分比最大,指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和老師都應提高重視程度,熟練掌握做題方法和技巧。中考閱讀理解短文的題材廣泛,體裁以敘述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為主,主要考查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一切事情都有規律,我們在學習中要善于發現、總結、運用規律,改正自己的不良做題習慣,學習科學正確的方法技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簡介:袁曉嵐(1972年5月—),女,漢族,陜西省漢中市鎮巴縣,英語本科,中學一級,中學英語,單位:陜西省漢中市鎮巴縣涇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