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審計師行業專長角度出發,運用實證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其對企業產能利用的影響。結果發現,由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審計的公司,產能利用效率更高。進一步檢驗還發現,非產能過剩行業中,行業專長對提高企業產能利用效率效果非常顯著,而在產能過剩的行業中并不顯著。
關鍵詞:審計師行業專長 審計質量 產能利用
一、引言
審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經濟組織結構中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高質量審計具有有效改善財務信息質量、促進資源配置、完善風險管理的經濟價值。審計質量通常會受審計師獨立性和專業能力兩方面的共同影響,而行業專長是反映審計師專業技能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審計獨立性既定的條件下,注冊會計師掌握客戶所在行業的經營特點、交易流程、正常經濟技術指標、特殊會計規制等知識和信息,能增強其專業判斷能力、給出正確的審計意見、緩解信息不對稱,從而改善投資效率(余玉苗,2004;蔡春、鮮文鐸,2007)。
產能過剩是中國近年來最為重要的宏觀經濟現象之一。產能利用率作為衡量資本利用、產能閑置的直接指標,是衡量產能過剩最為有效的指標(于立,2014)。通過對各行業和其競爭對手的“產能利用率”進行檢測和評價,有助于公司了解市場運行狀況從而進行正確的微觀決策(周勁,2011)。對于影響產能利用的因素,國內外學者主要是從市場失靈和體制失靈的角度展開了多方位的探究(馮東梅,2015;董敏杰,2015)。但鮮見研究者將目光投向審計市場,并進一步考察審計師行業專長對產能利用的影響。因此,研究審計師行業專長對企業產能過剩的影響無論是對公司監管者、公司本身,還是公司外部財務信息使用者乃至政府,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文建立審計師行業專長與產能利用率的回歸方程,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利用滬深兩市A股制造業行業上市公司2012-2014年數據,考察了審計師行業專長對產能利用效率的影響。結果發現,選擇具行業專長審計師的公司產能利用效率普遍高于不具備行業專長的審計師的公司。本文不僅豐富了外部審計價值的文獻,還拓展了產能利用影響因素的文獻,深化了行業專長與產能利用關系的研究。本文揭示的審計師行業專長與產能利用效率的關系,有助于審計師提升審計價值,重視對公司專業技能的培養和發展,并且對審計客戶正確選擇高質量的審計師具有指導意義。
二、文獻回顧
(一)關于審計師行業專長的研究
自從Zeff&Fossum(1967)率先提出運用審計師在特定行業所占市場份額衡量審計師行業專長以來,許多文獻都對審計師行業專長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具體內容涉及審計師行業專長的衡量,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師市場份額、審計師行為以及審計收費、審計質量等審計績效變量之間的關系。
國內關于審計師行業專長的研究起步較晚,其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師市場份額、審計收費、審計質量等審計績效變量之間的關系。王英姿(2002)對審計師行業專長水平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余玉苗(2004)分析行業知識、行業專門化與獨立審計風險控制的關系,揭示了行業專長對提高審計質量和增強審計風險控制的意義。夏立軍(2004)考察國內審計師行業專長發展和研究現狀,并系統總結了國外對事務所行業專門化與審計市場關系的研究結論。蔡春、鮮文鐸(2007)發現,由于我國審計師行業專門化程度較低,且總體上獨立性相對不高,受行業內經濟依賴的負面影響,使得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負相關。范經華、張雅曼等(2013)認為審計師行業專長能有效抑制公司的應計和真實盈余管理行為。李明輝、楊鑫(2014)分析指出,審計師行業專門化有助于改善信息不對稱問題,促進被審計公司選擇權益融資。
(二)關于產能及產能利用的研究
產能利用反映制造業企業固定資產的加工能力,也體現企業的生產能力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匹配程度。國內外學者對于產能過剩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從市場失靈和體制失靈的角度進行探究的。投資潮涌現象(林毅夫,2010;韓國高,2011)以及地方政府的不正當干預(馮東梅,2015;董敏杰,2015)等都會推動我國企業過度投資,造成產能過剩。但歸結起來,過度投資是造成產能過剩的最直接因素(韓國高,2011)。從微觀來看,產能過剩問題如不及時治理,會導致產業組織惡化、企業虧損增加,還會造成資源的嚴重閑置與浪費;而從宏觀來看,產能過剩問題的不斷加重,會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江飛濤,2009)。縱觀我國目前的情況,實現經濟結構調整,提升資本使用效率,淘汰落后產能刻不容緩。
(三)關于審計師行業專長對產能利用影響的研究
Ibrik(2005)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審計效率對汽車制造業中車輛燃油使用效率具有顯著的影響。Qin(2008)選取上海和部分周邊地區從事空氣壓縮機械生產的公司,考察其審計情況,結果發現具有審計行業專長、審計質量高的事務所審計的客戶在該領域生產的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周中勝、陳漢文(2008)研究表明,在股票市場流動性和市場規模一定的情況下,行業的獨立審計需求顯著影響證券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行業內高質量的審計所占比重越大,行業資源配置效率越高。因此,國內對審計改善產能過剩、優化資源配置的研究尚不完善,并且尚未將行業專長對產能利用的影響進行單獨考察。
綜上所述,盡管國內外學術界對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審計定價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具體考察,并深入考察了產能利用率的度量、產能過剩的影響因素及其經濟后果,但很少有學者結合審計市場中審計師專門化的特征研究其對產能過剩的影響。
三、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根據理論分析,在獨立性一定的情況下,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專長是影響企業財務信息真實公允的一個重要因素,即區別于非行業專長事務所,掌握行業技能的事務所普遍具有更高的審計質量(夏立軍,2004;李明輝、楊鑫,2014等)。而高質量審計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改善產能過剩問題。
由此,本文提出第一個假設:
H1:其他條件不變時,選擇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的企業,產能利用效率更高。
其次,因為不同行業有對應不同的審計處理方式、會計政策規范等一系列區別,產能過剩與非產能過剩行業之間的審計工作必然存在一定區別。由此提出第二個假設:
H2:其他條件不變時,產能過剩與非產能過剩行業的公司,其審計師的行業專長對產能利用效率的影響程度會有顯著差異。
H2a:產能過剩行業中,審計師行業專長對產能利用效率的影響更顯著
H2b:非產能過剩行業中,審計師行業專長對產能利用效率的影響更顯著
四、研究設計
(一)研究樣本和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了2012至2014年A股制造業行業上市公司為初始研究樣本,剔除了2012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同時發行A股和B股或H股的公司和模型中所需變量相應數據缺失的公司。本文采用證監會2012年公布的行業分類,對制造業采用一級代碼分類。剔除行業內公司少于5的行業,最終得到共27個制造業細分行業。經過以上篩選,最終得到的研究樣本為4184個年度觀測值。
(二)計量模型與變量含義
本文研究構建檢驗研究假說的計量模型如下:
1.因變量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選取總資產周轉率作為產能利用率的替代變量。因針對微觀企業自身的產能利用率的測度指標較少,本研究選擇總資產周轉率TAT作為制造業企業產能利用率的指標,該指標越高,表示企業產能利用效率較高、產能過剩程度越低。
2.解釋變量
AUDITSPE表示審計師行業專長變量,分別用IMS和IMS_D表示。
IMS即審計師行業專長。本文采用行業市場份額法衡量審計師行業專長。由于我國當前制造業企業審計費用數據披露并不完整,本文采用比較保守的行業市場組合指標來估計行業專長。為避免營業收入為負無法取平方根的情況,本文采用審計客戶的總資產來代替審計費用。行業市場份額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為審計師i在行業k中的市場份額;為審計師i在行業k的客戶j的營業收入(或總資產、凈利潤)的平方根之和;為行業k中I家審計師的客戶營業收入(或總資產、凈利潤)平方根之和。行業市場份額法從特定行業角度出發,通過事務所在某一特定行業中所占的市場份額為衡量指標,可以很好地衡量審計師在某行業的經營戰略、專業知識從業經驗,且較為適合我國審計市場總體上行業專業發展程度較低的特征。
IMS_D即行業市場份額啞變量。行業市場份額可以用連續變量和啞變量表示。本文定義若IMS_D閾值大于或等于10%,則令啞變量IMS_D=1,否則,令IMD_D=0。本文采用10%為閾值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國外相關研究中普遍將劃分行業專長的閾值定在10%-20%之間(Krishnan,2003)。第二,國內審計市場結構決定了閾值的選取。我國制造業行業專長程度近年間有了顯著提升,根據本文的計算,審計師在制造業領域的行業市場份額的平均值為9%,比2007年的4%(蔡春、鮮文鐸,2007)提高了5%,這說明中國事務所行業專長的發展在向國際水平逼近。因此,本文選取與我國制造業行業市場份額平均值相接近的10%作為行業專長的閾值。
3.控制變量
參考先前相關研究成果,并加之影響審計質量從而可能作用于產能利用效率的綜合考慮,本文加入以下控制變量:BIG4_D(事務所規模,按照是否為國際“四大”進行分類)、Growth(營業收入增長率,當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的比率,反映公司成長性和發展能力)、Lev(公司財務杠桿,當年總負債除以當年末總資產,表示公司風險水平)、ROA(公司總資產報酬率,當年利潤總額與財務費用之和除以平均資產總額)、FAT(固定資產增長率,當年末固定資產較上年增長的比率,衡量公司投資增長情況)、RDP(經濟周期,用各省市地區營業收入增長率表示)。
五、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表1列示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我國制造業行業對應的審計師行業市場份額為9.1%。BIG4_D的均值為0.035,說明有3.5%的樣本是由國際“四大”的審計師審計的。
(二)回歸分析
表2是多元混合回歸分析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第(1)(2)兩組數據的檢驗結果均在5%的水平下顯著。上述結果意味著,在中國審計市場中,具有行業專業技能的審計師,更能夠發現其審計公司的管理層的機會主義動機,減少代理成本;可更好地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公允,提高信號傳遞的效率;能更有效地降低審計風險,實現風險轉移。故而,審計行業專長可以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提高產能利用效率,緩解產能過剩問題。同時,國際“四大”審計的公司具有更高的產能利用效率,且成長性好、風險水平高、增長速度快的上市公司,其產能利用效率更高;而處在經濟增長較快地區的公司,其產能利用率顯著低于其他經濟增長速度較慢地區的公司。
2.按產能過剩與非產能過剩分組樣本的回歸分析
進一步分組回歸結果顯示,在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領域,行業專長對產能利用效率的影響是負向的,但是其影響并不顯著。這可能是事務所在審計過程中存在審計力度不足,或是審計規則缺乏規范性等造成的。也可能是在此行業領域,審計市場行業專業化程度尚未達到有效水平的原因(蔡春、鮮文鐸,2007)。非產能過剩行業領域,審計師行業專長對產能利用效率的正向影響更加顯著。當用連續變量IMS衡量行業專長時,顯著性水平為1%。這一結果表明,非產能過剩行業中,審計師的專業技能扮演了重要角色,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審計的公司,審計質量越高,這對管理層做出正確決策、減少生產要素不必要損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起到了積極作用。更進一步對比這一組數據,可知審計師是否具備行業技能、事務所占行業市場份額的大小,對產能利用效率的影響是輔助性的。因為當行業中出現明顯的過剩現象時,行業專長對產能利用的解釋能力不再顯著,這說明還存在對產能利用效率起到決定作用的因素(由于版面有限,此處省略分組回歸圖表)。
綜上,分組回歸結果證明本文第二個假設H2成立,并且分析結論支持H2b,即非產能過剩行業中,審計師行業專長對產能利用效率的影響更顯著。
六.結論與啟示
審計師行業專長對審計質量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以往的審計行業特長相關的研究多集中在考察事務所行業專門化與審計質量、審計收費等審計市場績效相關的主題。本文從一個全新角度,首次研究了審計師行業特長與產能利用效率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審計師行業專長可以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提升資產利用效率,緩解產能過剩問題。本文還進一步通過行業產能過剩情況對樣本進行了分組變量的回歸分析。
根據研究結論,我們認為應當大力支持和鼓勵事務所進一步培養專業技能,繼續拓展具有特長的行業領域。具體措施有鞏固加強審計市場中的法制建設,對有違規行為的事務所進行適當懲罰,同時應鼓勵事務所進一步擴大規模,在有專長的行業形成有益的規模效應,促進審計市場適當程度的競爭和協調有秩序地發展。相信隨著事務所行業專長程度的提高,審計市場結構的逐步完善以及制度體系的構建和優化,審計師行業專長將更有利于促進審計發揮其特有的優勢,為合理配置生產要素、有效緩解產能過剩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余玉苗.行業知識、行業專門化與獨立審計風險的控制[J].審計研究,2004,05:63-67.
[2] 蔡春,鮮文鐸.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相關性的檢驗——來自中國上市公司審計市場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7,06:41-47+95.
[3] 董敏杰,梁泳梅,張其仔.中國工業產能利用率:行業比較、地區差距及影響因素[J].經濟研究,2015,01:84-98.
[4] 馮東梅,王森,翟翠霞.中國煤炭產業產能利用率估算與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5,12:48-55.
[5] 王輝,張月友.戰略性新興產業存在產能過剩嗎?——以中國光伏產業為例[J].產業經濟研究,2015,01:61-70+82.
[6] 夏立軍.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市場研究綜述及啟示[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4,07:39-44.
[7] 范經華,張雅曼,劉啟亮.內部控制、審計師行業專長、應計與真實盈余管理[J].會計研究,2013,04:81-88+96.
作者簡介:向同(1994.02-),女,漢族,湖北武漢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會計專業,研究方向: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