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明顯,知識成為一項重要的生產要素,相關主體若是能夠掌握最前沿的理論知識,就能在相關領域保持競爭優勢。在這種背景下,圖書館在社會教育體系和社會科研體系中中的作用愈發明顯。數字化技術和相關智能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多個行業服務模式,沖擊了傳統的服務行業,智慧化圖書館建設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智慧化圖書館主要強調服務方式的智慧化,倡導利用現代技術來增強圖書館服務效能。本文以智慧化圖書館建設為研究藍本,著重闡述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實踐路徑和技術運用方法。
關鍵詞:微信 智慧化 人工智能 圖書館
一、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理論概述
(一)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基本概念
現階段,現代化技術和現代化設備的高速發展推動了圖書館變革,主要表現在圖書館管理機制和服務機制的網絡化、自動化和智慧化[1]。圖書館智慧化服務是近年來圖書管理學界較為火熱的一個名詞,主要是將各種現代化技術和現代化設備融入到圖書管理環節和服務環節當中,搭建一站式的網絡化服務格局。圖書館智慧化服務以各種信息基礎設備和關鍵性技術為基礎,以高素質人才隊伍為核心。一方面,信息基礎設備和關鍵性技術屬于技術層面的工作,圖書館需要購置相關的信息設備和關鍵性技術,才能為公眾提供智慧化的服務。另一方面,圖書館需要將館員培養為既懂圖書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人才。圖書館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才能真正推動圖書館智慧化服務這項工作。
(二)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特征
網絡化、自動化和智慧化是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基本特征。第一,網絡化。現代信息基礎設備基本都需要進行聯網。圖書館在運用各種信息基礎設備時,也需要同步運用到互聯網技術。因此,圖書館智慧化服務是一種網絡化服務[2]。圖書館需要再互聯網環境中開展管理工作和服務工作。第二,自動化。人工智能設備是現代化設備發展的高級階段的產物。機器人以及其他具有人工智能系統的機器能夠代替部分手工勞動,推動圖書館服務的自動化。圖書館智慧化服務能夠減輕工作人員工作負擔,提升圖書館整體工作的運行效率和運行質量。第三,智慧化。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和服務領域得以延伸。圖書館在向公眾提供圖書服務時更加便利快捷。公眾則能夠在線上終端接受到相關的信息和服務。
二、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實踐路徑和技術運用方法
(一)引入微信媒體,搭建智能微信服務平臺
移動智能終端和互聯網技術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產生了一系列的新型媒體,微信媒體就是其中一種新型的社交媒體。微信媒體使用門檻低,深受社會公眾的喜愛。圖書館引入微信媒體,以這一媒體為基石來搭建智能微信服務平臺,可以最大限度的延伸自身的服務范圍,打破服務的界限。首先,圖書館可以安排專人注冊一個微信公眾號,利用點對點信息技術將微信公眾號與圖書管理電子系統連接起來,保障數據共通。其次,圖書館可以在公眾號上開發相關的功能。具體而言,圖書館開發基本功能的同時,也可以探索開發一些特色性功能。所謂基本功能,主要是指圖書證注冊、圖書預還、延期歸還、圖書預借以及圖書檢索功能。所謂特色性功能,主要是指圖書交流沙龍、精彩內容推送等功能。最后,圖書館有必要組織技術人員在維護圖書管理電子系統的同時,對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終端進行維護,防止運營終端掉線,為公眾提供更為穩定化和規范化的相關智能服務。
(二)引入微博媒體,搭建專門化的閱讀推廣平臺
微博媒體是現階段最受歡迎的微媒體,其能夠拓寬信息資源的宣傳面,短時間內將信息資源推動給社會公眾。圖書館將微博媒體引入到閱讀推廣工作當中,對于延伸推廣面積,增強活動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圖書館需要增加公眾對本官方微博賬號的關注度。為此,圖書館可以在線上舉辦相關宣傳活動,也可以在圖書館內部張貼海報,吸引公眾關注。第二,為了避免閱讀推廣活動流于形式,圖書館要賦予閱讀推廣活動新的內涵。館員可以在微博上發起相關話題來舉辦相關活動。館員可以將閱讀推廣活動的主題進行概括,編輯成相應話題后,在話題區域發起知識競賽、閱讀大賽以及書評撰寫等閱讀推廣活動。第三,圖書館也可以將大數據技術引入到微博媒體當中。圖書館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對圖書管理系統中的借閱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出各個讀者的借閱信息和借閱種類,并自動生產清單。圖書館在微博上開放相關查詢鏈接。讀者進入到查詢鏈接后可以了解自身在上年度的借閱信息。通過這種方式,讀者的閱讀信息被有形化,讀者能夠有針對性的擬定今后閱讀計劃。
(三)引入人工智能系統,搭建智能化的管理平臺
圖書管理是圖書服務的基礎,圖書管理工作做不好,圖書服務工作將成為無水之源。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為圖書館優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新契機。一方面,圖書館可以購置相關的人工智能設備,實現圖書館線下的自助式借閱和自助式歸還,提升流通效率。另一方面,圖書館可以探索流程智能化建設,將人工智能系統引入到圖書管理的各個流程,實現圖書采購、圖書上架到圖書服務的一體化,搭建一站式自動工作平臺。需要注意的是,圖書館在引入人工智能系統時,要注意各項工作的協調性,防止工作與工作之間脫節。
三、結束語
圖書館是社會教育和社會科研的銜接點,在整個文化服務體系中發揮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在信息技術時代,衡量一個圖書館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已不單單停留在館藏資源和館藏結構上,更多的是考量一個圖書館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和綜合化實力。圖書館智慧化的建設水平就是其中一個重要考察指標。未來數字化技術和新型智能設備的出現,勢必會沖擊現有的圖書管理機制和服務機制。在這種背景下,館員應當跟上時代發展步伐,自主學習相關信息技術,將現代化技術融入到圖書管理和圖書服務的各個環節,增強圖書館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 孫雨,陳鳳娟.淺談“互聯網+”環境下的圖書館智慧服務[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35(11):119-121.
[2] 陳臣.基于大數據的圖書館個性化智慧服務體系構建[J].情報資料工作,2013(06):75-79.
作者簡介:代麗萍(1966.02.02)性別:女籍貫:云南省 昆明市學歷:本科畢業于西南大學現有職稱: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