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波
摘 要:目前,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事業也有了蓬勃的發展,本文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了探究: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與信息化繼續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學生思維的快速發展與德育發展不平衡,學校管理與德育工作效果不同步,教育工作者對于德育工作的認識存在偏差等,教師應及時更新德育內容、轉變德育教育理念。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工作 德育 實效性
引 言
德育即為對學生進行心理品質、思想道德和政治等教育,在思想上教育,這對貫徹社會主義性質,確保他們政治方向正確和使其全面發展有著積極作用。高中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與組織者,和學生接觸的機會較多,對他們素質培養、情操陶冶和品德形成,以及整體學風班風的養成,都占據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更是刻不容緩。
1提高高中德育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性
高中生處于青春期階段,生理與心理都發生著巨大的改變,而作為人格樹立的黃金階段,如果不加以正確的指導,學生很容易被外界紛亂的信息所干擾,使他們的心理成長處于矛盾之中,他們無法自己辨別積極健康或是消極盲目的信息,很容易被外界的不良信息所影響,導致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中出現問題,因此,高中德育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班主任在監督學生成績的同時,對于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應當給予同樣的重視。
2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
2.1學生思維的快速發展與德育發展不平衡
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與信息化繼續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各種思潮幾乎可以毫無障礙地傳達給每一個人,高中生也不例外。再者,高中生作為“00后”,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遠遠高于前輩。在多元價值觀的影響下,這些高中生很容易有一些“贊成”性的新看法、新想法。反觀我國現階段的高中德育教育,總體上還是處于以說教、言語教化、宣傳教育為主的傳統德育教育階段,這與高中生思維的快速發展處于一種不平衡的狀態。
2.2德育教學方法和現實脫節
方法是取得效果的有效導向,在德育教育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選擇有效的德育教學方法,高中德育教學中,班主任和學生的交流非常關鍵,通常的德育教育可分為接受教育方式和實施教育方式兩種,在實際教學中,高中德育的具體方法主要是榜樣法、實際操作法以及說理法。在實踐教學中,一些班主任在課堂上的講述內容非常精彩,但是回到現實中就會出現言行不一,這樣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阻礙德育教育的有效進行。
2.3與學生的溝通及交流較少
老師要了解學生的情況必須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流,德育教育中的思想教育也是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這個階段,班主任是極為重要的角色,又是引導者,因而班主任在德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有效的作用,與學生有效的溝通能促進并影響德育工作的開展,可是好多班主任對德育工作的認識程度不高,工作態度極為敷衍,對學生沒有耐心,引導學生的能力也不夠,嚴重阻礙德育工作的進行。
3提高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實效性的對策
3.1順應時代發展,更新德育教育觀念
信息時代的到來給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高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出現了許多的新問題及新現象,這客觀上要求我們要根據這些新變化對高中學生德育教育的觀念加以革新,順應時代發展,以新的道德教育觀念推動高中生德育教育的發展。班主任作為高中生德育的第一人,要更新德育觀念,樹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德育觀念;要注重德育方法和手段的創新,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德育主題討論會、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與交流、重視學生心理輔導、積極為學生樹立德育榜樣等新的德育手段的應用,在德育教育中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加強與其他教師或學校之間的德育交流,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
3.2.善于管理,創建科學的管理體系
作為高中班主任,應明確德育工作與文化知識教育的區別,檢查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成果可通過試卷等形式,能夠通過成績或者分數得到量化的結果,但是德育不同,它是一個長久的教育過程并且難以改變,學生的道德素質是全面而隱形地提升。所以,如何設置評價體系,進而規范學生品行,是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時應重視的問題。高中的德育工作處于十分關鍵的階段,班主任可設置相應的獎勵機制,以評選優秀個人的方法來激勵學生。高中生正處于未成年過渡到成年人的時期,其具備初步的判斷是非的能力,因此對“優秀個人”這一概念有一定的選擇判斷能力,這種游戲與學習成績有著本質區別,學習成績的優劣不是評判個人修養優良的基礎條件。
3.3加強溝通,密切關系
高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其中一個重要策略就是密切師生關系。有數據調查顯示,在師生關系融洽的班級,德育成效往往更為顯著。因此,教師要積極采取多種策略,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考慮學生所想,借助有效舉措,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多多溝通,加深師生情誼,為德育工作實效性提升奠定基礎。例如,筆者在進行德育中,借助上述理念開展德育工作。品德是德育的基礎,筆者經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正確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榜樣。學生在筆者感染下,行為和言語也變得端正有禮。筆者經常與學生談心,交流彼此的興趣愛好,無形之中拉近師生距離,相互之間的感情也變得深厚。
結 語
作為一名優秀的高中班主任要能夠密切關注自身班級學生道德素養的發展現狀,并給學生提供及時的發展指導,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程度地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這是因為對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成人比成才更為重要,這同時也是社會對高中學生的最基本要求。由此,教師通過上述方法進行學生道德品質的系統培養之后,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逐步促使自身的綜合道德品質獲得提升,并發展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鐘水浩.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5,54:188-189.
[2] 段多梅.高中班主任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德育能力的研究[D].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16.
[3] 吳曉芬.關于改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舉措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