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榮
摘 要: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學籍管理、教學組織管理、專業與課程建設管理、教學運行管理、實踐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管理。高職院校的教學制度,既是教學的依據,又是管理的手段,對學校的師生員工有一定的約束力和強制性。規章制度規定了行動的規范,使各方面的工作協調運轉,對學校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起著保證作用。
關鍵詞:高等職業學院 教學 管理
1高等職業院校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應遵循以下原則:
1.1黨的教育方針
高等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所以各高等職業院校在進行教學時不但應落實黨及國家的教育方針,同時還需遵循高等職業院校自身的發展規律,并以國家經濟建設及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依據,力求為社會培養更多兼具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1.2因地制宜
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創建理應充分考慮自身教學活動的特性、老師和管理者的心理承受水平,還應該和高等職業院校獨有的組織體系及制度體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萬不可簡單套用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當然也不可照搬其他高職院校的質量管理模式。
1.3以人為本
人屬于質量管理體系的主體,因此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必須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并應充分關注全校師生質量意識的培養及提升,注重技術、管理及人員三大因素的完美融合,以更好地發揮學生、教師及管理者的協同作用。
1.4過程管理
各高等職業院校理應對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所有關鍵環節和相應的資源展開管理,同時在全校范圍內推行制度化、流程化及周期化運作,讓所有的教學步驟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長效管理體系。
1.5保障和監控有效結合
就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而言,監控并非教學的目的,而屬于確保教學質量的手段。所以各高等職業院校理應把監控和保障及改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強化教學質量保障及監控,推動教學過程的完善,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專業建設與管理
高職教育的服務定位和培養目標是為地方和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培養生產、建設、服務與管理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在專業建設中,要求其培養的人才具有較強的知識運用能力,要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知識和技術的應用,以素質教育為主線,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以就業和社會對高等應用性人才的需求為導向,從地方和區域經濟以及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出發,以產業結構和社會人才需求的發展變化趨勢作為確定專業建設的方向。
高職專業建設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師資隊伍、教學文件、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研究、教學改革、教學手段和實踐基地建設等。為了提高專業建設水平,高職院校應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科學地制定專業建設發展規劃,設置和調整專業建設方案,審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指導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監控專業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建立學校內部專業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對校內專業建設質量管理體系的各部門進行審核,對達不到要求的,要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改正,以保證各項專業建設工作按計劃要求實施,確保專業建設的水平和質量。
3課程建設與管理
課程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加強課程建設與管理,不斷提高課程建設水平,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的專業定位與特色制定課程建設規劃,開展課程建設工作。按照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制定課程改革與建設方案,通過課程建設,帶動其它工作,從而提高學校整體教學工作水平。在課程建設中,采取一般建設與重點建設相結合的方針,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全面開展課程建設,同時,應根據學校的專業建設,有計劃、有重點地加大重點課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力爭建設好一批重點課程和精品課程,以此推動學校課程建設的特色化、科學化和現代化。
4教材建設與管理
高職院校教材建設的總體目標是:遵循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教材建設的若干意見》,按照“編”、“選”并重的原則,在優先選用國家優秀教材與通用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校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規劃,有計劃地組織學校教師和行業專家,編寫具有高職特色的自編教材、講義、實踐教學指導書和教學參考資料等。高職教材建設必須跟上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近年來,高職教材的出版力度很大,教材的品種也比較多,出現了一些優秀的高職教材。但是,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各個出版社、各個學校有一哄而上的現象,真正能反映高職特色的優秀教材并不多。因次,高職院校要制定教材的選用制度,嚴格規定教材編寫、采購、選用程序,對擬選用的教材要按照選用的程序,嚴格把關,認真審查。在選用教材時,要注意選用內容新、結構新、形式新的教材,優先選用國家推薦的優秀教材、精品教材,確保教材的先進性和適用性。
5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管理
實踐教學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工程,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管理的水平,決定了人才培養水平。為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加強專業技能培養,必須加快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管理。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基地分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和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它們是高職實踐教學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水平直接影響實訓效果和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包括實驗室、實訓室、校內實習工廠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校企雙方合作,利用企業生產與經營的資源建立的用于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的實踐教學場所,包括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和學生參觀認識基地等。在校內建設基地,便于按照學校專業發展的需要進行規劃和建設,便于開展實踐教學與管理,但需要有較大的場地和巨大的資金投入。通過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高職院??梢约訌娕c行業與企業的聯系,促進產學研結合,教師可以把教學與企業生產實踐相結合,開展科學研究和對外技術服務活動,學生既可以在真實的環境中訓練,提高技術應用能力,又能夠直接在企業接受社會教育,為就業創造條件。
6結論
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應將落實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培養兩手都要抓;改善專業結構和布局,將服務產業發展作為專業設置的基本依據和思路;提升系統化培養水平,做好中高職貫通;強化教學規范管理,完善教學保障機制。
參考文獻
[1] 趙菊珊,漆玲玲.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實踐探索[J].教育探索,2009(03).
[2] 范唯.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現狀及發展趨勢[J].職成教育,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