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琴
【摘要】隨著我們社會的不斷發展,在人們溫飽問題解決的基礎上,人們對于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當前狀況下,護理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護理教育方面,評判性思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只有在護理的過程中合理的運用評判性思維去獲取有效信息,選擇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才能夠提高護士的專業素養,提升護理質量,更好的促進醫患關系,推動護理專業的進步與發展。這篇文章就針對護理領域的發展教育方面的評判性思維的研究展開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護理教育;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1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人們對于生活的要求也普遍得到了提高。作為我國醫療的后備軍,醫療學院對于學生的護理教育必須嚴抓,提高其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護理教育是醫學院校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肩上擔負著培養我國優秀護理人員的重要責任。尤其是對護理人員評判性思維的培養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因為,護理人員具有評判性思維才能夠在護理過程中更好的發現問題,有效解決問題,提高護理的水平。
1 評判性思維的概述
評判性思維的概念來源是哲學這門學科,首先由德國的學者在二十世紀率先提出這一概念。許多學者都曾對這一概念下過定義,有人認為,評判性思維是態度、知識、技巧的綜合。也有人認為,其是對護理問題解決方法的反思和推理過程。這些學說和觀點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1]。在我國一般評判性思維又被稱作批判性思維,主要指的是個體在復雜的情景和狀態下靈活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經驗來分析問題、進行推理并做出正確判斷,選擇正確問題解決方式的一種能力。從護理的方面來說,就是在臨床護理的過程中對一些突發狀況和問題的判斷與抉擇的過程。作為一種新興的護理理念,已經逐漸得到了大家 的重視,也正在逐步深入到護理的過程之中,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評判性思維在實質上就是一種在質疑和探究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的過程。其優點也使得它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
2 評判性思維的構成及其特點簡述
我國一般把評判性思維看作由認知技能和情感傾向兩部分構成。其中,認知技能又包括分析、邏輯推理、歸納演繹推理等,情感傾向又包括習慣性質疑、創新性、反思能力、謹慎細心等方面的思維習慣[2]。這兩方面缺一不可,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構成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當前評判性思維尤其專門的獨有特點。首先是具有主動性。評判性思維是要求個體去積極參與,進行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別人給出的建議。其次,具有獨立性是十分重要的一點。評判性思維是要求有自己的思考與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在進行思考與判斷時不應該受到別人的影響,而是堅定的堅持自己的想法。再次,具有獨特的創新性。發展就是要在于不斷的進行創新。在運用評判性思維思考問題時要進行一次思維再思維的過程,善于創新,不落入俗套。除此之外,這種思維還要具有全面考慮的特點。在思維過程中是對自己和他人思維的全面考慮,不片面評判。最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有說服力。我們利用這種思維的最終目的就是做出最后的選擇與評判,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的評判必須有足夠的說服力,可以讓別人認可,有充分的依據去證明其正確和科學性,才有實施的可能性。
3 提高評判性思維在護理教育中運用的對策
經過上述對評判性思維的概述,我們已經對其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當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積極采取一些方法,提高評判性思維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程度,從而最終達到提高護理水平的目的?,F提出以下措施:
3.1 明確概念,加強學習
首先,要讓護士認識到評判性思維在護理過程中的重要性,而且應該明確,這種思維是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出來的,光依靠理論知識還是不夠的。其次,要在學校和醫院同時開展學習培養活動。在學校要營造出良好的學習和實踐環境,讓學生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得到應用實踐。在醫院內,對任職的護士定期進行一些培訓,促進他們思維方式的養成。
3.2 多種方式,全面培養
思維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采用多種方式,養成他們的評判性思維方式。在學校內,可以采取觀察報告撰寫的方式,對學生觀察能力進行訓練,同時,還可以撰寫報告對學習的知識與參與的實踐進行反思,養成自我反省的好習慣。這對護士的自我調控能力養成有著很大的影響。在醫院內的任職護士可以對病例進行分析,撰寫分析報告,對反思等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
3.3 科學地運用評判性思維
評判性思維的建立并不容易,在應用的過程中也應該要注意科學應用。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思考,總結經驗教訓,每一次都爭取做出最完美的決策。
綜上所述,在醫療如此受到社會關注的大背景下,評判性思維在護理教育中的普及與應用具有很大的價值,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積極研究。這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需要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相信,評判性思維教育的發展會對護理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改變。
參考文獻
[1] 陳蓓敏.急診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3,23(3A):573-575.
[2] 丁英杰.護士素質的要求[J].當代護士,2016,1(3):56.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