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京紅
摘 要:目前,大學生在畢業后仍然面臨就業難和創業難的形勢,政府、社會和各類高校一直在這個問題上給予較高的重視。目前所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解決大學生畢業后創業難的問題。完善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解決這個問題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文章主要在分析當下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形勢的基礎上,探究完善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的重要性和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創業 服務體系
引 言
大學生就業難和創業難的問題一直是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筆者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服務中心的工作過程中,更加深入體會和了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國家從2002年開始,在針對這個問題上已經出臺了幾十個文件用于改變大學生就業和創業難的現狀,同時各地高校也做出了一系列的針對性改革[1]。但是,如今大學生依舊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一、建立創業就業服務體系的問題
1.大學生就業創業困難
剛畢業的大學生基本上沒有什么社會經驗和工作經歷,對職業的認識能力也不夠高。盡管他們都有著較高的社會理想和抱負,但是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對自己的認識不夠清晰[2],目標不夠明確以及對職業的要求了解不夠全面,造成在找工作的時候比較困難或者換工作的頻率比較高。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部分學生對政府頒布的創業就業政策關注度較低,沒有利用優惠的政策來實現自己創業的夢想和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另外,剛畢業高校畢業的大學生的目標比較高,不愿意從事較底層的工作,工資低的工作不愿意從事,更加看重的是自己的名譽等。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讓大學生在畢業后找到合適工作更加的困難[3]。
2.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固化
在中國,部分高校在培養人才的教學模式上一直采用固有的教學模式,社會在進步,人才培養的模式也理應跟隨時代進步的步伐而做出相應的改變。目前許多高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重視理論知識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才是檢驗科學發展的唯一標準。高校是大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必須接受知識熏陶和進行社會方面鍛煉的地方,不能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其次,部分高校的專業設置沒有達到行業標準。在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迅速,社會行業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傳統的高校專業的設置落后于時代的發展。另外,學生的專業水平影響學生的就業[4]。這和老師長期從事于課堂教學,缺乏對新技術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的就業。
3.用人單位要求高
目前,普遍存在由于用人單位門檻較高的現象,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也和此現象有較大的關系。用人單位不僅注重的大學生專業技能,而且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職業道德和創新能力等。學生在剛入社會之前,缺乏社會經驗和對職業道德要求的了解,只是通過在學校安排的就業指導的課程中接觸的知識是有限的,是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的。這就造成一部分用人單位把學生拒之門外的現象。
二、完善就業創業體系的策略
學生的就業壓力的問題,一直是社會密切關注的問題。在2006年4月就建立了大學生科學就業就業綜合服務體系平臺,就是為了更好的緩解學生就業壓力。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學生在就業問題上仍然面臨著較大的挑戰。為了進一步緩解學生壓力,必須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以下,是筆者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完善該體系的策略。
1.政府要加強對就業創業市場的宏觀調控
政府一直在關注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措施。政府利用宏觀調控的手段加大對創業市場的調控。在二十一世紀,中國市場需要創新型人才,針對這一發展方向,政府進行宏觀調控,通過不斷完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推動公共就業服務轉型升級,引導打造創業創新生態圈等,從而保證大學生就業創業市場的健康發展,有效助力大學生成功就業創業。同時,政府要關注畢業生就業的需求,健全就業保障系統,并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其次,政府應要確保大學生的就業權利不被侵害,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證大學生的權利。最后,我國政府應重視大學生就業市場的規范,完善其運行機制,以及要發揮互聯網在就業服務中作用。
2.高校要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
各地高校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就業知識能力時,也不能忽略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注重學生的職業素養。同時,高校要根據自身的地域特色和自身的辦學資源來培養人才,將培養人才與地域經濟相聯系,使得高校人才培養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另外一方面,高校還應當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時候,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再者,要為學生就業搭建服務平臺,針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指導,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差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健康的就業意識,為學生更好地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可以為學生制定校園規劃與職業規劃,積極開展就業創業培訓與咨詢服務,從而開辟更多的創業路線。另外,學校應當對學生畢業之后的就業與創業實時跟蹤,建立跟蹤調查系統,多多聽取畢業生的意見與建議,不斷改進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建設,提高高校就業指導效率[5]。
3.社會要擴大人才需求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企業應當不斷更新用人觀念,為更多的畢業生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就業單位還應當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提高技術升級,重視人才儲備機制建設,從而建立科學地用人觀念,不斷優化崗位的就業結構,避免因為過于重視學歷而忽視質量。從而充分發揮企業人才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在全面分析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基礎上,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創業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的措施,希望可以促進未來大學生就業創業機制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穎. 高等院校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優化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7.
[2] 黃莉莉.關于構建完善的法律服務體系以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07):205-206.
[3] 朱小備. 大學生自主創業保障體系的建構[D].湖北師范學院,2015.
[4] 郝志功,李蔚婭,蓋世洲.建立河北省大學生就業、創業法律服務體系的必要性分析[J].科技視界,2012(29):8-9.
[5] 竇鵑鵑,孫繼偉.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的需求特征與完善建議——基于問卷調查的分析[J].科技創業月刊,2007(0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