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璐璐 姜雨峰
大數據時代下對政府服務的研究
何璐璐姜雨峰
(長春工業大學吉林長春130000)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數據一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技術發展對政府服務工作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是也帶來了相應的挑戰。文章從大數據角度出發,首先解釋大數據的相關概念及特點,其次比較大數據時代下政府服務與傳統政府服務的不同,從而突出大數據時代下優化政府服務的必要性,最后分析大數據下政府服務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大數據;政府服務;對策
大數據又稱為巨量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數據資料量規模十分巨大并且無法用人腦甚至軟件工具來測量,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提取、處理、并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為迅速的資訊。
大數據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是規模性。大數據的規模性指數據量巨大以及其規模完整性。數據存儲從TB擴大到ZB。這和數據存儲、信息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實質上,數據的數量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數據本身的完整性。
其次是高速性。主要表現為大數據的移動性。在現實中則體現在對數據的實時實地的需求上。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數據的需求更加普遍。
再次是價值性。這個特點是大數據運用最為重要的意義。只要合理利用數據并對其進行相應的分析,將會得到很高的價值回報。
最后是多樣性。它是指數據來源有多種途徑。這表明需要在種類多樣化的數據中發現其之間的關聯。進入大數據時代,各種設備通過信息技術連成了一個整體。個人不僅可以獲取信息,也可以作為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

表1 大數據與傳統政府服務對比
2.2.1 為公眾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服務
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公眾對政府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來為公眾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服務,因此應將“以公眾需求為中心”作為各級政府部門服務的理念,以公眾滿意度為指標來評價政府的服務。
2.2.2 助于服務決策的民主化
之前由于技術的有限,政府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只能在小范圍內征求公眾的意見,但不能代表大眾的想法。在大數據時代下,公眾可以通過政府提供的政府網站、電子郵箱等途徑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然后政府通過這些途徑及時查看公眾需求,從而制定出科學準確的服務政策;并且將實施情況反映給民眾,不斷進行完善,從而提高政府服務的科學性和民主化。
2.2.3 推進政府服務全面化
政府在提供服務時應堅持平等原則。全國范圍內各級政府部門的情況各不相同。將互聯網與政府服務體系相結合,對不同地區制定不同的服務政策,從而解決了偏遠地區的服務問題,從而發揮各省市的自身優點。從而提高政府的服務效率,實現政府服務的全面化。
大數據的特點是數據信息量大、來源廣等特點。我國在大數據發展方面起步較晚,還沒有形成專業的數據采集、整合與分析產業。而且現有的專業人才還不能完全達到其要求,相關培訓也存在空缺,從而導致對該方面的人才極其短缺。
數字鴻溝指在全球數字化發展過程中,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由于對信息應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創新差別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和貧富分化,進而導致在信息化時代所面臨的機遇差異很大。由此看出,如果不采取相應的措施,政府的服務只是針對少數人。如何在大數據時代下,消除數字鴻溝問題,將是政府服務的重要難題。
在大數據時代下,對數據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政府在運用數據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泄露隱私風險。政府在數據統計時也會涉及到公眾的隱私,所以大數據給政府服務提供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問題。如果不能保障公眾的信息安全,那么公眾將會對政府失去信心,從而影響政府自身形象。
我國政府在加強服務能力的過程中,還要提高服務能力。對此政府應加大培訓有關大數據技術方面的人才,從而促進大數據的發展。這樣也對政府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們能夠靈活運用計算機。這樣才能對數據進行相應的整理,并對其進行分析,從而發揮數據的真正價值,也能提高政府服務的準確性。
政府可以根據不同地區情況,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對于西部地區需加強電子政府服務的實用性,對于東部地區則應在實用性的基礎上強調服務的好用性。推進農村電子社區建設,還應完善政府的服務手段,這樣在農村無法普及互聯網的情況下,農民也能通過其他渠道參與政府服務。
數據安全不僅關乎一個國家的安全,對公民個人來說十分重要的。在大數據下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條件下,政府應該根據相關數據進行預測可能會發生的事件,并采取應急措施,從而提高政府自身的服務能力,讓公眾更加信任政府,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
[1]孔杰.大數據環境下政府管理創新[J]科技與管理.2016(121-123).
[2]王岑.大數據時代下的政府管理創新[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4(40-48).
[3]何哲.大數據時代,改變了政府什么[J].電子政務,2016(7).
[4]王燕,肖俏,李艷英.論大數據時代我國基層政府信息化建設[J]信息化建設,2014(5).
[5]張育雄.“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現狀及服務模式淺析[J].現代電信科技,2016,46(4):56-60.
[6]霍小軍.“互聯網+政務服務”對地方政府治理的影響分析與實踐研究[J].電子政務.2016(9).
[7]王紅梅.電子政務建設與構建服務型地方政府[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16(05).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1.76
D630
C
2095-1205(2019)01-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