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社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移動終端的普及,在當前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人們的閱讀習慣已經發生了改變。新媒體編輯人員應當順應轉變傳統的編輯思路,從用戶思維思考,拓展自身的專業技能,有效應對新媒體時代對編輯工作的挑戰。
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與傳統紙媒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依靠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擁有明顯的優勢,包括實時更新、信息量大、動態傳遞、互動性強、覆蓋面廣等,用戶獲取信息時也有了更多的渠道選擇余地。新媒體編輯應根據自身品牌定位及預期,有針對性地進行選題,策劃傳播方案,發布到更能吸引流量的平臺、話題下,增強新聞的傳播力度。新媒體內容通常整合編輯多于原創,高效地搜集素材、判別內容的優劣、從眾多紛雜的信息中找到爆點與熱點是新媒體編輯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時,新媒體編輯還應注重時效性,適當增加觀點的爭議性,以便可以充分引發讀者情緒的共鳴。
基于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的閱讀習慣產生了轉變,閱讀內容層次也不斷提升。受眾是傳播的對象,且只有當新聞滿足受眾的需要時,才可以真正實現新聞高效傳播的目的。因此,新媒體編輯在編輯新聞的過程中,為滿足受眾個性化需求,應該參考受眾的需求進行個性化的新聞生產,并借助多個渠道來滿足用戶需求,如微信公眾號、微博、客戶端、抖音等。新媒體編輯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基于不同渠道采用靈活的編輯方式,編輯內容應具備篇幅短小、趣味性強、內容精湛、符合平臺傳播規律等特點,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用戶從被動接受新聞信息,進入主動選擇渠道、內容的新常態。新媒體編輯應采用大數據分析收集用戶的點擊歷史、閱讀時長、標簽訂閱等參與行為對海量用戶進行細分,快速地聚合其所有相關的新聞資訊信息,針對性向受眾推送個性化新聞,減少受眾不感興趣的新聞,節省時間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受眾滿意度和使用粘性。這也便于后期新媒體編輯應對采集的大數據進行整理,提升新聞編輯內容的受眾意識,及時調整傳播策略,充分完善其傳播形式,為受眾提供更精準更個性的信息服務,擴大受眾面,以便滿足更多人的閱讀需求。
伴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編輯工作遠不止傳統的采、寫、編、評,這也對新媒體編輯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時刻發生,隨著互聯網技術日益進步,加上當前自媒體及各平臺的崛起,獲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樣化。在編輯過程中,新媒體編輯人員更要遵循新聞真實性、準確性、清晰性的原則,提高對網上信息的甄別能力,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思路,同時確保新聞的即時、準確和價值性。而隨著信息技術發展,VR、AR、智能化內容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受眾的視野中,豐富的傳播模式和渠道,能夠大幅提升新聞信息的有效傳播。新媒體編輯人員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加強勝任全媒體報道的能力,學做標題黨、寫爆款文章、策劃H5、運營社群、操盤短視頻制作,甚至掌握前端編碼。
新媒體編輯工作不是單純的將事件陳述出來,也不能是簡單的“復制粘貼”傳統媒體所編輯的內容。新媒體編輯一般包含選題策劃、編輯稿件、審閱稿件、數據分析、處理互動等,這是一系列復雜的工作。這需要新媒體編輯人員具有更高的專業素質,不僅要具備專業編寫技能,還需要他們掌握一定的營銷推廣知識。新媒體編輯要了解新媒體的運營模式,并能將品牌的理念、產品的營銷囊括到內容及傳播方式中去。用戶思維是新媒體運營的核心,即為讀懂受眾的心理,了解受眾的痛點,抓住最大化曝光的時機;建立大數據庫,分析受眾的實際需求,調整傳播策略;了解受眾的閱讀習慣與消費習慣,實現潛在用戶的轉化等。
綜上所述,在這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新媒體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新媒體新聞編輯人員更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提升選題策劃的能力,積極地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優勢及渠道優勢來進行新聞信息傳播,滿足受眾個性化需求,加強勝任媒體營銷和全媒體報道的能力,這樣才能全面提升新媒體編輯在面對媒體大環境挑戰下的競爭力,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