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潞州區融媒體中心
媒體融合是當下媒體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電視新聞工作者在全新的媒介傳播環境下要與時俱進,切實優化新聞采訪技巧,將新媒體優勢和傳統媒體優勢結合在一起,以此創新采訪工作方式,提高新聞采編質量,提升媒體競爭力,在激勵的媒體競爭中站穩腳跟。
隨著網絡媒介資源的豐富,各類信息平臺、新聞APP等受眾不斷增加,公眾可以通過互聯網接收各類新聞信息,而且新媒體信息具有互動、轉發、分享等功能,其傳播性和參與性更強,信息流通更加便捷。此外,這些媒介平臺有著絕大的操作優勢,應用方便,能夠第一時間實現各類新聞事件的發布、傳播、發酵,而傳統新聞媒介在信息傳播上有一定的滯后性,這就使電視新聞原有的渠道優勢不復存在,從而形成了巨大的渠道挑戰。
傳統媒介中新聞工作者有著明確的分工,如策劃、采訪、編輯、發布等,都由不同人員負責。而媒體融合環境下,新聞采編、制作、發布往往一個人就能完成。這就需要采編人員具有良好的信息技術能力,能夠熟練運用各類攝制、剪輯、編輯軟件,尤其是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夠及時趕到新聞現場并做現場報道,這就需要良好的應變能力,這些變化都對新聞記者采訪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媒體融合環境下,新聞記者要認識到自身角色的變化,記者不僅是發掘新聞資源的主體,同時更是連接媒體與觀眾的橋梁紐帶。因此,在新聞采訪過程中,記者要有明確的角色轉變意思,找準自身角色定位,能夠和觀眾保持互動溝通,根據新聞受眾的特點、可能突出的問題等提前設計采訪方案,這樣才能為采訪交流提前做好準備,保證采訪活動順利進行。在采訪前可以通過電話、微信、QQ 等社交媒體與被采訪對象進行提前溝通,這樣更有利于提前交換采訪話題,避免采訪中出現意外情況。
媒體融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源,網絡用戶可以在網絡中自主發布新聞事件,完成新聞節目的制作和發布等,這些變化為傳統新聞媒介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因此,新聞采訪尤其要注重時效性,盡可能快的搶占發布優勢,通過時效性吸引更多的新聞受眾。在融媒體時代,記者不能再“等”新聞,而是要“找新聞、跑新聞”,提高新聞采訪的時效性才能保證發布優勢,在獲取有價值的新聞資源后,要盡快完成采訪工作并制作發布,同時保證新聞素材的真實性,這樣才能做到新聞節目“保質、保量、保時效”。
融媒體時代信息傳輸網絡四通八達,因此,在新聞采訪過程中要善于運用新媒體資源,以此提高采訪效率。新聞單位可以自建網絡平臺,占據素材發掘和新聞發布的優勢,這一點的傳統媒介渠道所不具備的優勢。在新聞采訪中,記者要熟練使用微博、微信、QQ 等信息傳播工作,突出采訪工作的交互性特點,增加與新聞受眾的溝通交流。尤其是在新聞素材的發掘中,新媒體平臺具有鮮明的時效性優勢,通過傳統媒介和新媒體的融合,有利于新聞采訪及時、高效進行,從而提高新聞媒介的公信力。
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和流通途徑更加廣泛,尤其是一些最新的新聞爆料,往往最先出現在自媒體平臺上。作為新聞采編人員,要切實關注這些自媒體新聞源,從中發掘有價值的新聞素材,第一時間進行采訪發掘,采訪工作能夠根據最新信息而變。這就需要新聞記者有敏銳的應變能力,改變傳統采訪工作中的“派出制”,做到“隨時有新聞、隨時到現場”,抓住新聞報道的最佳實際,在現場采訪中有一定的掌控和駕馭能力,這樣才能靈活應變,提高新聞采訪質量和效率。
融媒體環境為新聞采訪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多挑戰,作為新聞工作者要切實認識到新環境下的新變化、新要求,著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在新聞采訪中積極發揮融媒體優勢,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能夠及時應對各類新聞采訪需要,做到有目標、有準備、有能力、有標準,這樣才能在融媒體環境下游刃有余,保證新聞采訪質量,提高新聞傳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