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商學院
融媒體時代,更需要主持人的業務能力和業務素質有效提高,符合當前融媒體環境下節目發展的潮流。主持人在節目中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顯著的,是媒體和節目受眾之間的橋梁,通過主持人將媒體或者節目有效傳播給受眾,讓受眾對媒體和節目的感悟更加深刻。因此就需要在節目或者媒體中,主持人能夠通過自身能力展現節目內容,合理應對各種突發場面,保證節目效果,降低或者避免節目損失[1]。而為了有效提高主持人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就必須對其進行專業的培養與教育,有效發揮出其對節目效果的積極作用。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信息的有效溝通與傳播,同時受眾接受信息的面越來越廣闊,能夠更快更有效獲得自身需要的信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主持人的作用。而主持人由于長時間在節目主持中受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得自身的主持風格和語言較為僵化,不能有效吸引更多的受眾,無法對信息進行有效傳播,因此行業競爭壓力更大。通過多種因素的影響,主持人不能有效提高主持的節目效果,進而影響主持人未來和其主持節目的發展。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物質水平有一定提升,所以愈加重視精神上的享受,此外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人們對信息的把握,并使自身對媒體節目的選擇更加多樣化,個性化。而媒體節目要想吸引更多的受眾,就需要制作滿足受眾的節目,同時還需要節目主持人對受眾進行引導傳達節目理念,讓觀眾對媒體節目產生濃厚的興趣[2]。但在實際中,媒體節目主持人對觀眾的喜好不甚了解,對自身的節目沒有有效的分析,不能明確自身主持的節目和受眾之間的聯系,不能有效的吸引更多潛在受眾,進而不能使受眾深入感受主持人主持的節目內容,影響受眾對節目的興趣。
隨著新型媒體的出現與發展,形成了眾多新型媒體主持人,并且風格更加多樣化,所涉及的內容更加多元化。例如在新媒體快速發展下,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型媒體的出現帶動了主持人的發展。在新媒體背景下,主持人應更加具有個性化,同時對節目的傳播更具特色化,使節目效果更佳,吸引更多受眾。而傳統主持人的主持能力由于在新媒體發展背景下,整體的主持效果和影響已漸漸不適應當前受眾對節目的觀賞需求,嚴重制約了媒體節目的發展和媒體節目主持人的發展。
融媒體時代下,受眾接受的信息越來越廣泛,同時信息種類各具特色,加上受眾在當前信息化背景影響下,更加注重自身個性需求。不同的受眾對節目有不同的需求,這就需要培養教育主持人主持節目的風格,了解受眾的心理特點,豐富自身的主持風格,有效吸引更多受眾和潛在受眾,從而讓受眾對節目內容產生依賴感,激發其對主持節目的興趣。此外,對于融媒體背景下的主持人還應讓其充分認識融媒體,通過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了解融媒體對當前主持人的影響,并能夠有效將新型媒體技術應運到節目主持中,給自身的節目增加特色。例如,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類節目主持人代表的是國家形象,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與受眾有很大的距離,并且在主持過程中比較嚴肅,相對給受眾沉重的感覺。但在現今社會發展背景下,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在主持新聞節目過程中會改變自身傳統的主持風格,給受眾新穎的感受,并且采用的語言風格更加多樣化,例如將重大的新聞信息通過對比、詩文的方式傳遞給受眾,或者是利用民間俗語傳遞給受眾,不僅讓受眾獲得了相應的新聞訊息,還能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潛在的受眾,不同程度的滿足了受眾需求。
優秀的節目離不開主持人的主持,一個節目的影響力更離不開主持人的主持效果,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節目可以有效的為主持人提供相應的主持平臺,并能發展主持人的風格,同時主持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豐富節目效果,擴大節目影響力。因此需要對主持的品牌化能力加強培養與教育,提升自身的主持人技能,對主持人品牌化效果的教育培養就需要對主持人自身的素質進行強化教育,同時培養主持人的個性風格,并且能夠保證主持人的風格與節目理念有效匹配。例如《非誠勿擾》的主持人孟非,當受眾一提到孟非便會不由自主的想到其主持的《非誠勿擾》節目,而談到《非誠勿擾》節目本身,受眾便會聯想到孟非的主持。在一定程度上,主持人能夠將自身的風格和節目內容有效融合,并有效吸引潛在的受眾,讓受眾在提到節目的時候能夠想到相應的主持人。通過對主持人的認識了解其主持的節目,兩者之間密不可分,不僅為主持人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平臺,同時能夠通過主持人自身的能力擴大節目的影響力,因此應注重對主持人品牌化的培養,提升節目效果。
一個節目的有效發展,對于主持人自身能力和素質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求主持人具備相應的主持人技能素質,還需要主持人有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以保證節目質量[3]。除此外,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先進的技術應用到節目中,因此要對主持人培養教育其語言表達能力,主持效果,控場能力,以及臨場反應能力和臨場發揮能力等。與此同時還應對主持人的道德素養進行教育改進,保證主持人能夠有效通過自身良好的道德修養積極引導受眾,同時在節目主持方面還應積極的教育主持人能夠運用合理的手段對節目進行主持,以提高整體的節目質量。例如,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尤其是現場直播的主持過程中,一般出現的事故對節目影響比較大,甚至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在此過程中,就需要主持人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積極救場,挽回相應的損失。在救場案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董卿在《歡樂中國行》節目中的機智救場,由于節目出現了兩分鐘的空檔,便安排董卿進行救場,當董卿已經開始救場時,導演卻說只剩下一分半的時間不是兩分半的時間,隨即董卿調整說話語序和語速準備收尾時,卻被告知不是一分半而是兩分半,面對這種情況,董卿毫不畏懼,通過自身專業的素質以及豐富的經驗,運用排比句化解了這場危機,使得節目正常順利的進行。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節目主持人要想有效吸引更多的受眾,提高相應的節目質量,就需要對主持人的綜合素質進行相應的培養與教育,讓主持人形成鮮明的主持風格,有自身品牌影響力和節目感染力,通過自身的專業素質能夠提高主持節目的效果,保證主持人和節目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