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
很多企業在拍攝和制作宣傳片時,并不拘泥于企業和所處行業本身所呈現的內容,更多的要求是對已經拍攝的素材進行內容的升華,增加宣傳片內容的深度和廣度,而這往往是需要通過后期剪輯和制作才能實現的。
現今,企業宣傳片的后期剪輯和制作,更加強調后期人員的創作意圖,本質上這是一個對原始素材實施二次創作的過程。到這一階段,所謂的后期已經從單純的技術層面延伸至藝術層面,要求剪輯制作人員必須了解宣傳片的內容、主題,掌握鏡頭組接的要領和技巧——這些對于呈現一部優秀的企業宣傳片,至關重要。
通常情況下,鏡頭組接所涉及的畫面信息量、鏡頭景別、畫面構成的復雜程度都會影響到鏡頭長度。就畫面信息量而言,當其所呈現的信息量比較大、比較多時,畫面停留的時間就需要長一些、反之就要短一些;就鏡頭景別而言,如果是全景鏡頭要盡可能多地停留一段時間,如果是近景或中景,則相對要短一些;就畫面構成的復雜程度而言,如果畫面的構成比較復雜,那么其自然需要停留相對較長的時間,如果畫面構成比較簡潔、沒有復雜的成分,那么停留的時間就可以相對縮短——合理恰當地選擇長度適中的鏡頭,對于后期剪輯和制作升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進行鏡頭組接時,后期人員必須把握一定的原則,而就筆者的經驗來看,以下兩種原則是很多后期人員容易忽視的:
首先,動靜一致原則。即動作鏡頭和動作鏡頭相連接,靜態景物鏡頭之間進行組接,如此可以保證宣傳片視覺效果的流暢度與和諧度,不會產生突兀和混雜的感覺,引發觀者的不適;
其次,方向一致性原則。若是無法保證方向的一致性,那么畫面主體的運動會在空間上呈現出跳躍感,發生混亂,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必須保證畫面攝影機位在假想運動軸線的一側。
只有從根本上遵循了這些原則,企業宣傳片的呈現才是完整和連貫的,才不至于出現越軸和跳幀。
在進行鏡頭的組接時,還必須考慮到后期編輯的表現手法,其主要分為三種類別:即有畫面附加技巧的剪輯、沒有畫面附加技巧的剪輯以及有畫面附加績效和無畫面附加技巧的混合剪輯。
首先,有畫面附加技巧的剪輯,也就是很多人傳統概念認知當中的轉場,目前后期剪輯中有關專場的特效較多,淡入淡出、飛入飛出等,其主要特點是伴隨一個畫面的消失、另一個畫面淡淡出現,多用于畫面的時空轉換;
其次,沒有畫面附加技巧的剪輯也就是所謂的跳切,即兩個鏡頭之間直接進行切換。如此的剪輯方式很大程度上會增加觀者心里接受的緊迫感,使之節奏更加鮮明、更加突出;
最后,有畫面附加績效和無畫面附加技巧的混合剪輯需要后期人員具備更為全面的剪輯技術和審美實踐,其意味著產出的企業宣傳片更加打動人心、更加引人入勝,鑒賞者可以從精致的畫面、完備的統籌中感受到別具一格的鏡頭語言,感受到頗有內涵的企業宣傳片。
錯位剪輯是指在鏡頭切換的時候,將第一個鏡頭中出現的聲音延長到第二個鏡頭當中,讓畫面因為鏡頭的切換而產生斷裂感,卻更加有序地貫穿整部宣傳片的節奏。這種手法如若應用得當,很大程度上可以深化作品的意境、升華主題。
后期剪輯同樣需要對思維模式的靈活運用及相關細節元素的汲取:
首先,無論是逆向思維還是跳躍式思維,不管是粗剪還是精雕細刻,后期人員都必須服務整支宣傳片的主題、格調,服務于其完整性,兼顧視覺藝術的美感和生活認知。因此在控制宣傳片的時長方面,切忌在缺少素材和內容的情況下做硬性填充,刻意拉長。
其次,后期制作人員要注意在剪輯過程中對于多重元素的使用,無論是動畫、圖片、音效還是鏡頭特效,只有經過精心篩選、仔細修飾,才能真正意義上服務于所要制作的宣傳片主題,滿足基本的內容訴求。另一方面,制作人員要注意對導演鏡頭和意象鏡頭的應用和整合,這對于提高宣傳片的風格和品位,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更有助于渲染意境、提高品質。
時至今日,企業宣傳片的后期剪輯和制作充斥著科技發展的意味,其在幫助廣大工作人員從技術和視覺豐富角度,讓企業宣傳片更具可看性的同時,也促使相關人員不得不思考一個全新的問題,即技術如何更好地為宣傳片內容和情感服務。以《大國鯤鵬》《國之大運》一類宣傳片為例,精湛的技術和后期剪輯固然會讓廣大觀眾產生肅然起敬之感,但是其真正意義上堪稱優秀宣傳片的根本原因還在于對主題的詮釋、對大國之情的渲染,后期剪輯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如何升華這一主題——相關工作人員想必還有更多的經驗,需要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