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煜 榆林學院
所謂城市語言景觀,其實就是城市的景觀代表。城市景觀中的語言景觀是其重要的組成元素,同時也是人們辨別一座城市不同于另一座城市的特征。從城市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充滿了語言景觀元素,從城市人文地理表征來看也是充滿了語言景觀元素。語言景觀就是城市所特有的文化現象,受城市地域因素、地域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城市語言景觀,那么城市語言景觀的形成,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文化、宗教、經濟、政治、民俗等因素。
客觀的說,城市語言景觀已經成為城市的代表文化,也是體現一座城市的意義和地標,城市語言景觀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值得研究。
城市空間的構成有許多的要素,城市文化和城市空間治理密切相關。權利及資本構成了城市空間,要想治理好城市,就需要好好利用城市的文化和傳播途徑,城市語言景觀通過景觀語言進行了生產、傳播、升華,構建區域文化。從語言的特性來看,不管是人類情感的表達、意識的表達,世界的構建都離不開語言,作為城市語言景觀既展示了城市的形象,還可以重構、提升城市形象,可以這么說城市語言景觀能夠較好的展示城市的形象,展現城市的文化、城市的人文特點。
我們的漢語的歷史非常的悠久,承載了中國文化深厚的底蘊,尤其是陜北地區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但是從文化的關注和傳承來說,僅僅從表面來認知那么肯定會造成其認知的膚淺,只有通過城市語言景觀的創設,才能夠傳承好陜北地區的語言景觀文化,激發人民對于陜北文化乃至中國文化的興趣,讓更多的人來體驗或學習,最終成為城市語言景觀的學習者、參與者、傳播者,增強陜北文化的影響力。
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城市風貌,這個城市風貌的構成,包含了很多的元素,如城市建筑、城市風光、車水馬龍、語言等等。語言景觀其實就是街頭廣告、路邊標識、街道店鋪招牌、一些標識等等,這些都是不同的城市所特有的,能夠體現出一個城市的文化格調,營造出一種文化氛圍。社會在發展,城市在不斷的變化,過去人們是沒有語言景觀意識的,但是今天的人們已經能夠看到并重視城市語言景觀了,既要追求商業價值,更要追求文化內涵的發展,當前營造健康的語言環境已經成為了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城市景觀中店招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城市語言景觀承載著社會形象塑造功能和社會信息服務功能,城市語言景觀的變化發展離不開這個城市的地理、人文、經濟、政治等因素的變化。城市語言景觀首先就要體現出自身的文化修養,不管是街頭的文字布置還是巷尾的宣傳牌,不管是從遣詞造句還是從書法造詣,第一底線是不能夠出錯,如果連基本的不出錯都做不到的話,滿街都是錯誤的廣告語、宣傳牌,那么這個城市的文化是不能夠得到人們的基本尊重的,其實可以這么說觀察一個城市是否有文化,簡單的從廣告牌、標識語就可以看出,字體的規范、書寫的規范、語言使用的規范,就可以看出一個城市是有文化的。其次要看氣質,文字的使用,修辭手法的使用、諧音的使用,都是一種智慧的考驗,使用的恰如其分才能體現其文化,此外,還需要重視格調,是非觀非常的重要,要自尊自愛、尊重民族的文化傳統、遵循社會的公眾秩序。還有城市的語言景觀還要注重審美,尊重審美,與時俱進,要讓人有一種美的享受,在欣賞的同時又一種賞心悅目之感,這樣才能夠體現出一個城市的審美??梢赃@么說城市語言景觀就是和城市的文化眼光緊密相連的。
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產生城市,城市其實就是人們最集中、最熱鬧的地方,城市的發展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包含了很多過程,如:自然、生態、經濟、文化等過程,城市的發展不是封閉獨立的,而是開放的、依賴的,通過對城市語言景觀的研究能夠讓人們清楚的認識和了解城市語言景觀的文化,同時能夠透過城市語言景觀挖掘出其后所包含的人類的智慧和社會文化現象。其實從社會語言學的研究范疇來看語言景觀就是屬于其中的,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文化的不斷進步,語言景觀其實就是一個新的領域,因為這些原因,很多專家學者對城市語言景觀產生了興趣,關注起來。隨著勸其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語言景觀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城市語言景觀的文化價值研究其實就是對應用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的研究,對于一個城市的社會語言生態的研究其實就是對當前城市的雙語或者多語現象的研究,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城市的語言景觀是具有各自的特點的,城市語言景觀對于陜北地區的城市經濟發展、語言文化的傳承、民族語言文化、民歌文化發展、城市文化的建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陜北地區的語言文化、民歌文化需要不斷提升才能更好的服務于陜北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從研究實際來看,城市語言景觀文化的研究核心就是對語言同空間之間的互動來加以分析,最終找尋出這類人群在城市語言景觀文化中的社會地位,究其根本就是對某些群體文化現象進行分析,具有極大的社會價值和文化意義。在對城市語言景觀文化的研究的同時就是對城市未來的遠景發展進行規劃,在建設發展的同時推動社會文化的傳承,擴散文化價值。
以我國的陜北地區來看,陜北地區處于黃土高原,其生態環境是非常脆弱的,科技的飛速發展,對于各種資源的不斷開發,能源化工產業的高速發展,陜北地區的城市化進程不斷的推進,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又帶動著景觀城市化的發展,對生態環境、資源配置、人們的生活方式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陜北民歌為例,陜北就是我國民歌的發源地和搖籃,陜北地區的文化特征,陜北人民運用了多種多樣的手法利用質樸且生動的語言,用豪放的風格表達其對陜北這塊土地的依戀的情感,不管是什么樣的調子,其內容來看不拘于一格,利用這樣的方式將陜北人民的勤勞、勇敢、睿智代代相傳,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雖然人們的生存環境、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并在改變中形成了獨有的陜北文化,進而產生了城市語言景觀。反之陜北文化又推動了城市語言景觀的文化價值的延伸,陜北的方言及既是語言文化的載體,更是文學的載體,在其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逐漸沉積形成了陜北的方言,從這些古老的方言中能夠展示出陜北語言文化的魅力。從城市語言景觀的社會意義上來看,民俗也屬于文化現象,并且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文化現象,當地的文化生活、宗教信仰對于陜北地區的民俗產生了深深的影響,從陜北民歌中都能感受到陜北人民的生活,展示出了陜北人民的精神、物質文化生活。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來看,陜北民歌的文化價值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需要通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動城市語言景觀文化價值的高速、持續、穩定的一個發展。
總而言之,語言景觀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人文地理代表。自21世紀以來,城市語言景觀越來越受到地理學家、語言學家的關注。國內語言景觀主要集中在城市元景觀的研究上,包含了城市景觀同空間景觀的關系,空間景觀的空間屬性以及人與地之間的關系。從語言地理學的角度,城市景觀的語言可能成為一個有效的能夠進一步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特別是城市語言景觀的研究將有所作為。陜北地區的方言、民歌都為城市語言景觀的文化價值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