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 烏魯木齊廣播電視臺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不斷深化對意識形態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是新時代的一項重大課題。新的時代黨的新聞輿論職責和使命,就要求民生新聞欄目打造了一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確新聞志向、堅持正確工作取向的專業人才團隊。
宣傳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別人就會去占領;思想輿論陣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線就很難守得住。黨的媒體肩負著意識形態領域“舉旗人”“守護神”的職責使命,必須不斷增強政治素養、政策水平和職業操守,強化“挺在前面”意識,始終做黨的忠實喉舌和忠誠衛士。作為主流媒體的民生欄目,就必須在落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中發揮好媒體的作用,尤其是在提高采編人員素質,倡導職業文明,實行科學管理,激勵各族職工立足本職、崗位建功、崗位成才,努力形成在愛崗敬業、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良好職業道德風尚中擔當宣傳引導的主力軍。在日常的報道中欄目應緊緊圍繞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堅持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馬克思說過:“一定的意識形態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新形勢下,面對固根與拔根、鑄魂與蛀魂、扛旗與改旗的激烈較量,黨的媒體必須打好主動仗,積極爭奪意識形態領域話語權和制高點。勇于舉旗幟,讓黨的意志和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首要任務,就是用黨的意志和主張占領意識形態陣地。黨的媒體必須明確職責,竭力傳播黨的聲音、維護黨的尊嚴。多年的實踐,民生欄目必須清醒的認識到,踐行使命關鍵是自強不息。首先要牢記使命,認真堅守。作為一個地區主要的新聞發布平臺,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特別是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和開展建設性輿論監督等方面就是民生欄目的工作職責,這是存在的根本。其次,根植社區,仰望觀眾。在各種媒體迅猛發展的今天,電視人必須從心靈深處意識到,觀眾是我們生存的根本,無論是時政新聞的到達率,還是民生新聞的收視率,只有觀眾認可,我們才有宣傳效果,才能贏得信任和市場。同時,我們要從思想意識上真正蛻變,不能簡單的一句走基層就感覺我們是根治沃土了,而要懷揣感恩之心,仰望觀眾,將觀眾當做自己的服務對象,評判我們工作的標準就是市民點贊,我們才能OK。
作為民生欄目我們的本分就是我們固有的35歲到60歲的收視群體,這些人更關注民生糾紛、生活服務、救助公益以及社會正氣,為此在日常采訪中應該將70%的精力放到這些內容上,用不變的口味去打造品牌老店。
隨著節目傳播渠道的不斷延展,必須在一些新領域和新渠道進行拓展,比如我們曾經在BRT和電信機頂盒中,加入了我們的民生欄目,在這些地方我們節目的群體,年紀更輕,為了吸引這部分觀眾,為此,我們采用切香腸的方式漸進的調整節目板塊和形式,既保持老風格,又增添變化。
伴隨著新媒體的到來,要想守住陣地當好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生力軍,傳統電視民生節目就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比如我們從2013年底開始,嘗試《微信心語》板塊,用微信這個最快捷的方式開始增加互動活動,因為用微信最活躍的群體是35歲以下的群體,這個版塊的穩定就是拓展了我們的新聞覆蓋范圍,現在《微信心語》板塊是我們節目最穩定的收視板塊,固定粉絲達到15萬人以上,而這個板塊的穩定也說明,我們的收視群力有了新鮮血液。同時我們努力經營微信平臺的影響力,以我們原汁原味的民生欄目新聞為獨家發布平臺,以市民關注的民生問題為主要內容,更新更快、內容獨家,這些粉絲有個特點:純市民站絕大多數,這樣也強健了我們欄目的筋骨。面對新媒體的突起,要想進一步鞏固陣地就要發揮電視的優勢,在直播中,強化了3G、4G直播,進一步加強節目的實時和互動。
守好宣傳陣地、守住宣傳陣地、鞏固宣傳陣地,要合理運用科學評估,針對受眾做出及時的調整,以前評價電視是靠收視率,而現在則是通過其內容發布的平臺來考量,我們通過將內容進行多次加工,以達到傳統平臺和新媒體平臺共同發稿,同時也要凸顯移動優先的原則,通過大數據進一步摸清受眾的喜好,在什么時間點推送什么內容,這對于節目的指向、編排、把控等方面都是具有指導意義。如2014年我們在節目的點評上在加大力度,用接地氣的語言來點評;2015年我們加大了深度報道要與市民的生活結合力度;2016年我們針對首付房地產市場,創辦了《買房是大事》板塊,將觀眾的關注的熱點與節目緊密結合,進一步強化了欄目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今年我們又創辦了《婚姻大事》,社會效果和經濟利益取得雙豐收。
強化陣地意識,始終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黨的媒體是黨的意識形態前沿陣地,雖然是民生欄目,但是在宣傳戰線上也是一名尖兵,這就要求每一個采編人員都必要樹立陣地意識,就是崗位意識、角色意識、責任意識。隨著新聞輿論宣傳水平的不斷提高,要在欄目內形成了強烈的“比學趕超”氛圍,發揮好優秀采編人員,業務帶頭人的作用。讓他們成為工作上的先進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