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義植 平頂山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優秀的播音主持人常常可以給媒體帶來巨大的流量,可以成為廣播電視的活代表,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備受人們的關注。
全媒體主要是通過數字技術來支撐的一種媒體形態,主要包含有數字雜志、觸屏網絡、數字廣播電視等等。當前,我國全媒體發展的速度非常的迅速,而且形勢也變得更加多元,渠道變得更加寬廣,推廣的途徑也變得越來越多,總體來看發展勢頭非常的快,這也給傳統的廣播播音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因此,在全媒體時代,傳統電視廣播播音主持需要不斷完善自己,需要加強自身組織語言創新,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需求。
一般而言,全媒體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第一,全媒體發展更加突出個性。由于全媒體技術固有的特殊性,廣大公眾使用全媒體更加方便,人們可以通過全媒體進行定制自己喜愛的節目,這就使得人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關注節目,對于自己不感興趣的主持人常常不會去關注,甚至會對他們的節目感到非常的反感。在這樣大環境之下,廣播電視的播音人員需要加強自身的轉變,更好的突出個性化的發展,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這是當前電視廣播組織的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
第二,不斷完善渠道建設。在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的受眾不再是被動的去接受僅有的幾個節目,受眾可以從眾多節目中去挑選自己喜愛的節目。與此同時,由于傳播技術的不斷更新,廣播電視的交流功能得以不斷凸顯,主持人和受眾之間可以完成實時的互動,這就使得觀眾和主持人之間可以在第一時間內交流意見,這也對主持人的組織技能要求更高,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
隨著全媒體快速發展,廣播電視主持人語言也越來越融入到全媒體之中,這也直接促進了廣播電視全媒體的快速成長。
第一,規范主持語言的使用。隨著全媒體的快速崛起,越來越多的網絡詞匯在互聯網上流行,傳播速度異常迅速,深受廣大網民的喜愛和追捧,這也導致了很多電視廣播主持人在主持之中會使用很多全媒體語言,例如小公舉、童鞋等等。
這些詞匯是由廣大網民自己所創建,而且通過互聯網的渠道進行了廣泛傳播,達到了耳熟能詳的境界。但是,廣播電視是一個莊重的平臺。在播音過程之中,主持人需要時時刻刻了解語言規范性,在播音過程之中不能夠一味迎合觀眾的時尚心理而標新立異。電視廣播播音主持人在進行播音主持之時可以進行語言創新,但是不能夠媚俗,用語應當具有一定高度,時刻注意基本語法規范,不可以隨心所欲的去創造詞匯,需要不斷的規范詞匯和語言的使用,為社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
第二,不斷提高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播音主持語言不僅僅需要規范,同時還需要不斷提高語言的藝術表現力,讓廣大觀眾可以感受到播音主持的語言魅力。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斷的加強真實新聞的播報,根據真實事件來做好語言的編排,不斷提高自身藝術語言的原創性。對于一些偏遠地區或者民族地區,播音主持人可以穿插一些地方方言,這樣可以使得觀眾更加準確明了的了解傳遞的中心大意。
第三,不斷提高播音主持語言的親和力。播音主持語言要想吸引更多受眾群體不僅僅需要具有藝術性,同時還需要具有良好的親和力。很多播音主持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語調和語音都非常完美,但是他們的節目始終不能夠打動人心,使人們看起來沒有任何的感覺,這主要是由于在語言方面缺乏了良好的親和力。在全媒體時代,很多播音主持都通過我的互聯網來傳播自己的聲音,在互聯網上可以與觀眾實時互動。在進行互動的過程之中,播音主持人會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進行交流,觀眾對于主持人的第一印象主要來自主持人的語言,是否具有良好的親和力。為此,全媒體時代的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斷的加強語言親和力的鍛煉,通過良好的親和力來獲得觀眾的第一感知印象,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節目曝光率,吸引更多的觀眾來傾聽,確保自身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為此,播音主持人需要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親和力來進一步拉近與聽眾之間的聯系,這也是當前全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
綜上所述,為了可以更好的提高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技能,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斷的規范自身的語言使用,同時還需要不斷的提高語言的藝術性和親和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提高自身語言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讀者和聽眾,提高自身節目的傳播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