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虹 江蘇省連云港市廣播電視臺
黨的十九大的報告中指出,要以“一帶一路”為建設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近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在山東、江蘇等六地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而連云港在江蘇自貿區的范圍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一批自貿區的擴容,其實是對原有自貿區先行先試成功經驗的肯定,同時也是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進一步完善。此批自貿區承擔著“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以及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這兩個戰略使命,連云港作為江蘇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同時也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和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更應該著力打造亞歐重要國際交通樞紐,并且結合“一帶一路”與新媒體幫助江蘇建立對外開放平臺。
媒體是具有輿論引導作用的,可以為“一帶一路”提供輿論支持,這既是新聞媒體的責任,也是一種光榮的使命。在“一帶一路”的進程當中,旅游業的發展能夠幫助連云港的環境更加優美,同時,旅游業的開發也可以增加市民就業機會,以旅游為中心發展配套設施,如交通、住宿、餐飲等可以為市民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增加民眾的收入,民眾生活水平提高能夠縮小貧富差距。這些都有利于連云港的經濟發展,利用連云港的地理優勢發展旅游業,利用旅游帶動經濟發展,并結合電視和廣播媒體進行宣傳。媒體應該充分意識到“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努力傳播中國文化、展示中國文化中有魅力的精神文明,以文化建設來帶動經濟建設。在古絲綢之路的時候,由于受到時空條件影響和限制,文化傳播的效率普遍較低,如今互聯網和媒體的發達完全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傳播效率將得到很大的改善。
媒體在“一帶一路”中應該發揮積極的信息服務作用,對外傳播一些關于“一帶一路”的正能量信息,尤其是對于城市形象的宣傳尤為重要。城市形象的傳播和傳媒經濟是如今數字化和智能化飛速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領域。連云港作為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在國際貿易與世界經濟中具有一定的重要位置,以港口為中心帶動公路、鐵路和機場交通設施的建設,優化各種交通網絡布局。通過媒體宣傳來加大各區域的互聯互通,從信息層面實現世界經濟的“再全球化”,利用媒體的便捷來助力形成陸地、海洋、天空、網絡四位一體大聯通。在“一帶一路”中,如果能夠利用好自身地理位置和先發優勢,就一定可以融入全球航運體系中,并為共建海陸通道大聯通作出巨大貢獻。所以,媒體應該在對外宣傳上多角度地闡述連云港經濟貿易的優勢,通過公眾號或者手機軟件等平臺,大力宣傳連云港旅游業,為連云港旅游經濟助力。我國現在的網絡視聽行業正處在迅速增長的階段,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網絡用戶也是越來越多,城市媒體在這樣的形勢下,一定要通過新媒體技術的融合發展,才能夠實現升級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聞媒體應該強化物聯網思維,應該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優勢互補以及一體化發展趨向。連云港媒體大多都屬于發展的中級階段,甚至個別地區還是一個較低層次的發展階段,對于智能傳媒的發展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連云港城市媒體應該緊抓“一帶一路”機遇,大力發展智能媒體產業創新經營模式制定更適合目標用戶需求的新型產品,幫助傳統媒體進行升級,并帶動經濟發展,媒體內部的工作人員應該積極組織相關培訓和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和溝通能力,增加自身社會責任感,努力提高媒體新聞的質量,提高受眾人群數量,幫助“一帶一路”實施戰略對接,加大貿易往來。對連云港來說,“一帶一路”是后發追趕的契機,連云港自身的發展,不僅可以帶動蘇北地區高水平的開放,更可以推動整個地區的經濟高質量發展。
總之,“一帶一路”的構想對媒體自身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要求,只有媒體利用新興媒體平臺,加大對經濟活動的宣傳,才能夠使社會民眾對我國“一帶一路”政策樹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資源。媒體幫助“一帶一路”加強信息溝通和資源共享,在報道中努力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的真實需求,用實際行動幫助“一帶一路”構建民心相通的命運共同體。媒體弘揚絲路精神也可以幫助“一帶一路”將絲綢之路所蘊含的精神文明發揚光大。媒體提升自身服務創造力,發揮信息優勢,幫助國家企業“走出去”,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相關企業提供信息溝通的橋梁,真正的幫助“一帶一路”經濟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