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虹 內蒙古科技大學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鼓勵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推動形成新的信息化教學新模式。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也要求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多元的教學與學習環境。數字中國已經揚帆起航,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云計算,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走入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機器智能評閱,教育大數據挖掘等各種模式出現來實現新形勢下的人才成長。
傳統的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時間主要來源于課堂,課外英語語言的交際環境非常有限。因此學生的雙語能力難以達到均衡發展。傳統環境下,英語的圖書資源,視頻資源等英語學習資料有限,學生日常的英語的輸入量與輸出量不足,導致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英語語言積累不足。傳統環境下,英語國家文化知識,語言習慣的攝入不足,也使得學生在寫作方面難以深入發展,作品往往過于直白,簡單,難以與讀者引起共鳴。
在移動學習的新常態下,利用網絡資源與新興技術,可以有效地改進大學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
在移動學習新常態下,與傳統的英語讀寫資料相比,云端的英語閱讀寫作資源數量極為龐大,應有盡有。更為重要的是,云端的閱讀寫作資源都被精心的分到了各個板塊當中。以閱讀板塊為例,有精讀板塊,泛讀板塊,美文賞析,四六級,雅思托福閱讀板塊,在這些精讀板塊中,學生可以學習到詞匯,語法,文本分析,長難句講解等等。在泛讀板塊中,學生可以閱讀到大量原版小說,新聞,雜志以及各個學科的專業書籍。精讀培養了學生英語學習理解能力,對文章的賞析能力,累積一定的詞匯。泛讀則擴大了詞匯量,強化閱讀能力,了解到語言背后的文化和思維模式差異。應試閱讀板塊可以幫助學生有針對性的了解考試要求,進行學習和訓練,熟悉考試流程,提高考試的通過率。
在移動學習的助力下,從教學材料來看,教師可以在海量資源中精選同一主題,不同難度的文章,設計閱讀任務也包括從易到難,這樣可以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的閱讀需求,符合他們的閱讀能力,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提高,閱讀有所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各種難度的閱讀任務中,設計針對寫作的不同難度的任務,比如仿寫,讀后感,文章賞析等。因為有閱讀材料為基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有相關詞匯的保證,不同難度寫作任務的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與思考,促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習到閱讀文章中的結構,詞匯使用,修辭等。
在移動學習的助力下,從學習進程來看,教師可以不受時空限制,隨時接收學生的反饋,及時針對問題進行回復和講解。讓學生的課余學習和課堂學習有機結合,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學生可以不受特定教材和教學計劃的限制,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和寫作學習。學生在下載了教師上傳的課件,閱讀寫作資料,閱讀方法后,可以反復多次地隨時隨地學習和強化。學生可以通過平臺提供的討論區分享閱讀寫作心得,討論閱讀寫作的體會,推薦閱讀寫作佳作。
在移動學習的助力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教學的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在平臺上下載適合自己的閱讀寫作材料,最終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寫作水平。在移動學習助力下,師生可以共同最大程度的挖掘閱讀寫作資源和平臺功能,教學相長,都能從中獲益。
當然,移動學習如任何事情一樣,不可能是完美的,而且它是新興事物,必然就有很多亟待改善解決的問題。其一,教師要注意平臺的選擇。盡量選擇一些口碑較好的平臺。其二,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掌握新的技術技能,讓移動學習真正落到實處,發揮自身的最大優勢?;菁敖處煹拈喿x寫作教學和學生的閱讀寫作學習需求。其三,教師要對海量資源進行認真的甄別,讓學生學習欣賞到健康有益的英文。其四,移動學習需要學生的自覺性與自律性,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教師要起到不斷的評價督學的作用。
從閱讀到寫作是培養大學生寫作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閱讀是積累語言,理解語言,是輸入。寫作是運用語言,是輸出。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在移動學習的助力下,優化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案,通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不斷促進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為我國的國際化發展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