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
2018年12月9日? ?晴
2018年8月,由于我還在外地出差,學校安排了別的老師臨時帶我的班級。新生入學,人生地不熟,正是拉近師生關系的最佳時機,我卻很遺憾地沒有成為學生到新環境最先遇到的最親近的人。“中途接班”的我該怎樣開展班級活動才能讓學生迅速認可我?
一次線上家長會
新生正式上課前,我決定先通過網絡在微信群里給學生家長們開個家長會。會上我主要談了自己的帶班理念是民主與健康,我提醒家長,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考慮到手機可能是影響學生學習的最大障礙,我提出建議:上課期間學生手機由班級統一管理,希望家長們能積極配合。家長們十分支持我的建議。我卻告訴家長們,這只是我們的建議,關鍵還要看學生的意愿。如此一來,以后一旦因手機問題而鬧出矛盾,我相信家長一定會積極配合解決問題。
微信開家長會需要注意的事項有:
第一,提前告訴家長,等教師說完,方可討論。家長發言最好用文字,不要用語音。因為一來有的家長普通話不標準,別人聽不懂;二來發言前把所講內容整理成文字,能有效避免表達混亂、啰嗦等問題,提高交流效率。
第二,教師講話最好用語音,因為有的家長不喜歡看文字,可以一邊干活一邊聽語音。
第三,微信語音最長只能講一分鐘,所以教師要事先把要講的內容分段,每段不要超過180字。
一場隔空交流
8月26日晚上,由于在外地不能到校,我在QQ上語音給學生開了班會,我先發了我寫給學生的一封信,在信中我又一次談到自己的帶班理念,我說:
“民主的含義是平等、寬容、妥協……所以,班里的事情我都會與你們討論,聽取你們的意見。這樣可以讓你們在民主生活中學習民主,培養氣質,并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您是老師,您來決定吧!我覺得這是不合適的。首先,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思想,如果什么都是我說了算數,大家可能不會服氣;其次,我希望我的學生將來在任何單位,遇到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善于表達自己,這樣更容易獲得領導、同事的認可。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老師也是個普通人,萬一我的說法、做法是錯誤的,豈不是害了你們?所以我還是要多聽你們的意見。”
“不過,也有些事情是不容討論的,比如不準遲到、曠課、夜不歸宿、打架等,這些都是學校的規定,我們必須遵守。”
“我帶班的底線有很多,最主要的一條,就是課堂上必須認真聽講。而影響聽課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手機。那么,請大家好好想一想我們應該怎么解決手機問題?我回到學校,我們第一件事就是討論這個問題……”
同時,我告訴學生,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但多數要尊重少數。所以,一旦討論結果出來,大家就必須遵守。在現代社會,我們必須有規則意識,才能更幸福地生活。
一份特殊的作業
在和學生開了第一次“隔空班會”后,我給學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業”,我設置了一些問題讓大家回答。
鄭曉蕾是一個比較調皮的孩子,去年在我們學校上了一個月課后,又退了學。所以,我沒進班就知道了她的淘氣。
我看到了曉蕾回答的問題,從中獲得了更多信息:
1.你從小跟誰一起長大的?
出生在鄭州,有兩個發小,不過小學上了不同學校,就沒聯系了。小學有兩個朋友關系很好,因為初中不在一起也就沒有聯系了(由此知,這個孩子不是很戀舊,很容易融入新生活,按照心理學術語分析,她的“分離”比較好),在家里是跟爸爸媽媽一起的。
2.你家里有沒有其他兄弟姐妹?
有一個親弟弟,比我小10歲(由此知,她排行老大,有老大的優點和缺點,比較有責任心)。
3.你小時候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在我10歲那年,我弟弟剛出生,我媽讓我給弟弟拿尿不濕,結果我跑太快摔倒了,她說我什么都干不好,我覺得我媽偏心(由此知,這個孩子可能有被冷落、甚至被拋棄的創傷,敏感、缺乏安全感,用心理學來分析即與父母的“鏈接”可能不好,可能比較叛逆)。
4.你的性格是什么樣子的?
既熱情也冷漠,既大方又小氣,我對任何同學都不會冷漠,但時間久了,誰的言行舉止特別過分,我就不熱情了。對熟悉的人我很大方,哪怕他搶走我的東西我也不生氣。但是如果我不認識的人,隨便議論我,哪怕是小事我也很生氣,還會當場發脾氣,還特別喜歡多管閑事(由此知,這是一個有個性、講義氣的孩子,在贏得她的信任前,不可輕易激惹)。
5.初中最喜歡的老師及理由。
特別喜歡初中班主任,雖然會打我罵我,但是我轉學后一直關心著我,勸我回去,還要來我家看我。她打我也為了我好,她打了我一下,然后又向我道了歉。在她的鼓勵下我考了全校第十名。(這個孩子智商比較高,也比較懂事。無論如何,老師打罵孩子是不對的,但是她原諒了老師,認為老師是為她好,這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攻擊,我個人認為反而不好,以后需要好好療愈)。
6.初中最討厭的老師及理由。
初二轉學后的班主任,理由是她對學生沒有責任心,也不好好教課(以后當我因為負責任而和她發生沖突的時候,可以寫信給她,提到她的這個回答)。
7.在這個學校希望得到什么?
能考到教師資格證(這個問題需要給她解釋一下,教師資格證是拿到大專文憑后,通過國家統一考試后才能拿到的)。
8.希望班主任怎么對待你?
我做錯事了能吵我,也希望老師能體諒學生的壓力和反映的情況。(她還是愿意向老師敞開心扉的)。
從她的回答里,我得知她的叛逆源于小時候的經歷。在后來的一次活動中,她哭著訴說自己退學后在社會上的遭遇,讓我和同學們對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以后一個月的交往里,我有意識地引導她揚長避短,她進步很快,也確實很有責任心。
一次驚艷的亮相
終于,我回到了學校。2018年9月29日,是我第一次和學生見面。一天前我就在思考,應該給孩子們怎樣的見面禮呢?
我買了44個棒棒糖,第二天一早特意打扮得很正式,背著電腦,抱著棒棒糖,出現在校園里。我想早早來到教室門口等待學生的到來,然后給他們一個擁抱,再送一個棒棒糖。但是沒有想到,走進教室,班里同學們齊刷刷坐著,看見我,禁不住“哇——”地一聲驚嘆。原來,她們知道我那天要去學校,就迫不及待地提前來到教室等我了。
誰說學生見老師,就像老鼠見到貓呢?你看,事實并不是這樣。
我說:“為了表示我的歉意和對大家的祝福,我給每個同學買了一支棒棒糖,價格很便宜,但是我的祝福很真摯,祝愿大家以后的生活甜甜蜜蜜。”
學生笑了。我走下講臺,把棒棒糖送給每一個孩子,又給了他們每個人一個擁抱,重復說著:“愿我們的關系情深意長,愿你們未來的生活甜甜蜜蜜。”
學生笑著還給我擁抱,并向我表達感謝。
當時班里有三個男生。我走到一名男生身邊,把棒棒糖給他,說:“我們怎么辦?握手,還是擁抱?”這個男生笑得非常開心,我說:“那就擁抱吧!權當是擁抱我自己的兒子了。”男生也開心地和我擁抱。
看到另外兩個男生非常靦腆,我便笑著把糖給他們,說:“哦!這個同學有點不好意思,我們握手!”兩個同學跟我握手。
教室里一片歡騰。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遠在北京的兒子:我這樣對待自己的學生,但愿在北京,也有老師如此關心呵護我的兒子啊!
接下來,我開始介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想法。這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新的開始;對我而言,也是一個新的挑戰。
之前我和家長本已商量好上課期間將手機統一保管,但是在和學生進行民主討論的時候,只有15個人支持我。于是,我聽從學生的意見:上課期間讓學生自己保管手機。一旦發現有人上課玩手機,老師暫時替他保管一周……
學生看到否定了我的建議我也沒有絲毫不快,內心不免驚喜。
后來,在學生寫的周記里,我知道了同學們對我的滿意度蠻高的。有的學生說,聽了我在QQ里的語音班會,驚嘆我的聲音好聽;有的學生說,曾去網上查我的資料,看我的照片(這句話讓我很感動!原來我們的孩子很渴望班主任管他們呢);有的學生說,第一次見面,覺得我很有氣質,像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有的學生說,人家都說子不嫌母丑,但是我覺得,我們班主任真的比我媽媽漂亮……
至此,我這個“中途接班”的班主任,順利轉正了。
(責編 李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