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文杰 陸平
摘 要:實踐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桂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如何充分利用湘江戰役紅色資源實施實踐教學進行了探討,并就高校思政課的理論教學內容如何與桂北紅色資源對接提出了參考。
關鍵詞:紅色資源;湘江戰役;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9.071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于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征。”利用廣西本土擁有的紅色資源使其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學目的和創新教學理念相契合,依托各種紅色文化資源特別是桂北紅色資源,開展紅色教育活動為主題的實踐教學,是解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論與實踐脫離、校園和社會脫節的重要途徑,從而激發在校大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積極性進而培養在校大學生的創造思維,幫助在校大學生加深對黨的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和認識,加強在校大學生對黨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綱領的理解和認識,堅定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道路自信,堅定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1 依托桂北紅色教學資源確立“湘江戰役”實踐的主題
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據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以組織和引導大學生主動參與實際生活和社會實踐、獲得思想道德方面的體驗為主,以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目標的教學方式或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應以課程理論為基礎,以親身體驗的現實為依托,旨在達到增強教學的說服力、感染力和實踐性,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
廣西現有紅色文化資源是加強社會實踐教學的寶貴資源庫,具有利用方便、融合性強、投入小、貼近學生感知實際、易于開展現場教學、效果強烈等多種特質,是在桂高校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重要紅色資源。進入21世紀以來,著力開發本土紅色資源,使之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基地成為了高校課程建設和育人建設的重要方法,也有利于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本教改項目引例的湘江戰役紅色資源就是桂北地區典型、集中的本土紅色德育資源,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產著極高的契合度,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中國近現代史教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學以及在思想道德教育、國防教育、核心價值觀教育等方面都有著可挖掘、可提煉的豐富、生動的案例、素材,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內重要的紅色資源集中庫,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具有重大的幫助和補充作用。
通過組織在校大學生特別是思想上追求上進的大學生考察調研桂北的紅色資源基地,并與這些紅色資源基地共建實踐教學基地,使高校和紅色資源基地建立長期合作、協同創新的機制,有利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同樣有利于紅色資源基地的充分開發和發揮其紅色教育的作用。有句話講得好,百聞不如一見。帶領大學生在紅色資源實地開展學習、考察和調研,現場聆聽解說員講述當地廣為流傳的紅色革命典故,一起重唱紅色革命歌曲,重走革命先行者曾經走過的路,感受具有革命時代特征的飲食,寓教于樂,親身體驗,使同學們“知黨情、感黨恩、跟黨走”,接受革命思想洗禮,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激情。
2 桂北紅色資源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補充
2.1 豐富了中國革命的法寶——武裝斗爭思想
毛澤東主席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指出,“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
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一大法寶,它是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主要包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建軍宗旨,“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建軍原則,“實行人民戰爭”的斗爭方法、“一切行動聽指揮”的行動紀律等。在湘江戰役中,廣大思想政治工作人員不僅下連隊作戰爭動員,有的甚至直接參加戰斗,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職責,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為紅軍提供了更為強大的戰斗力,這是湘江戰役打得既慘烈又壯烈的一個重要因素。湘江戰役三個主要戰場的戰斗,新圩阻擊戰、光華鋪阻擊戰、覺山鋪阻擊戰,都充分展現了紅軍政治工作者的精神風貌。
在新圩、腳山鋪、光華鋪阻擊戰的同時,擔任紅軍總后衛的紅5軍團34師被阻于湘江東岸,轉戰于灌陽、道縣一帶,雖經英勇戰斗,予敵大量殺傷,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包括師長陳樹湘在內的絕大多數指戰員犧牲。紅軍戰士寧死都服從命令聽指揮的鐵的紀律精神,是今天我們都要認真學習和踐行的思想瑰寶。
2.2 豐富了黨的民族政策
桂北地區不僅分布著大量的壯族,也有著瑤、苗等少數民族的分布,是廣西重要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紅軍長征進入湘江流域后, 首次面對復雜的民族問題。面對國民黨中央軍、桂軍、貴州王家烈部、粵軍共30萬反動勢力的圍剿,形勢日益嚴峻,但如果不理順紅軍和湘江沿岸各少數民族的關系,則紅軍更加雪上加霜,可以說能否爭取湘江沿岸少數民族的支持,是紅軍能否順利過江的必要條件。一九三四年十一月紅軍總政治部出臺了《關于瑤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則指示》、《關于對苗瑤民的口號》等,這是紅軍在長征中發布的重要的民族工作文件,為以后制定民族政策并成具體落實提供了重要參考。經濟上注重少數民族的民生要求、政治上堅持各民族自決,文化上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等原則的確立,再加上中央紅軍深入瑤、苗村寨,向當地的少數民族群眾認真宣傳紅軍的瑤、苗民族政策,并從上到下嚴格的執行,從而贏得了桂北包括瑤、苗、壯等少數民族在內的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瑤、苗民族政策的成功實施并取得預期目的,為長征時期、抗日戰爭時期甚至為1949年后我國制定“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了前期準備和有益借鑒。
2.3 長征精神在湘江兩岸展現
湘江戰役是紅軍在長征途中戰斗最為慘烈、損失最為慘重甚至是高級指揮員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戰役,中央紅軍過半的折損,這是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人民軍隊創建以來受創最重、犧牲最大的一次戰役。
但通過紅軍戰士的浴血奮戰,沖破了國民黨的五路圍追堵截,通過了湘江,保存了革命的火種。從戰役角度講是慘痛的失敗,但在戰略角度講,湘江戰役結束后,黨和紅軍經過深刻地反思和徹底地自我糾正,開始從幼稚走向成熟,可謂浴血重生、絕處逢生,成為長征走向勝利的新起點。“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于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的長征精神在湘江戰役中充分地得到了體現。
3 以桂北紅色資源為依托,實施實踐教學的途徑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整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的組成部分,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組成部分。精密策劃、精心組織、精準反饋,是順利完成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
3.1 設計實踐教學實施方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精密策劃是順利且有效地展開實踐教學的第一步。實踐教學組織單位要制定實踐教學的詳細流程,詳細的實施方案,預參觀學習的紅色資源基地的基本情況要達到的教學目的等,雖然湘江戰役的紅色資源基地全部是對社會是免費開放的,保證參觀學習的其他經費、人員、車輛也要制定預案,保證及時到位。
3.2 完成紅色資源基地的學習和參觀
桂北紅色資源基地是基于湘江戰役的歷史事實而建立起來的,優點是可以完整參與體驗整個湘江戰役的震撼歷史,缺點是資源基地相對分散,因此,可以通過成立不同的主題實踐教學領導小組,對實踐教學進行統一管理,按照理論教學的具體目的而實施不同的實踐教學,參與學習不同的實踐教學基地。
比如以紅色資源所在縣為單位建立灌陽紅色基地實踐教學小組,興安紅色基地實踐教學小組,全州紅色基地實踐教學小組等。也可以建立以具體的紅色基地為單獨目標的實踐教學小組,比如三大狙擊戰實踐教學小組等。
在具體的參觀學習過程中,由帶隊教師對湘江戰役的背景、經過、影響及當代價值等結合紅色基地進行現場教學,以寓教于“參觀”,寓教于“現場”,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境界,堅定他們的“四個自信”。
3.3 實踐教學效果的反饋——撰寫實踐報告、舉辦體驗交流和評價會,并給出實踐教學成績
實踐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應當是教學效果的反饋,通過教學反饋,了解實踐教學的效果,并為下次進行實踐教學積累經驗。
實踐教學效果反饋工作可以通過撰寫實踐報告、舉辦師生交流和評價會的方式實施。實踐報告的撰寫,有助于學生回校后反思,達到升華學生思想境界的目的。
實踐教學的成績應由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紅色資源基地評價等部分構成,計入期末總評成績。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紅色資源基地從師生外的第三者立場進行評價,可以反饋學生在參觀學習中的言行舉止,糾正一些不當的行為等,同樣可以起到德育的目的。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桂北如此豐富的紅色資源,是在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豐富展開的保證,應當充分開發并有效利用這些紅色資源,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高者和接班人創造實踐條件。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02).
[2]黃煥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的界定[J].江南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6):7-8.
[3]中共中央黨校教務部.毛澤東著作選編[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