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
摘 要:為解決稅收政策中存在的重復征稅環節等問題,提高我國財政管理水平,我國在2016年全面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稅改政策。在這一背景下,各行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均受到影響,作為現代服務業中重要組成部分的酒店業也受到極大影響。同時在2018年我國就之前適用的增值稅稅率,進行了法定調整。本文就“營改增”模式下酒店財務管理受到的影響及相應的改進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營改增”? 酒店? 財務管理? 稅率調整
酒店的服務種類多樣,主要以餐飲、住宿服務項目為主,這些服務項目的費用包括各原材料的進價、服務過程中產生的相關費用。傳統的納稅方式極易導致對相同的納稅內容進行重復征稅問題的發生,“營改增”后,有力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為此酒店必須采取一定的改進措施,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一、“營改增”對現代酒店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
(一)對酒店稅負的影響
在稅收政策改革以前,酒店在流轉環節要繳納的稅種較多,如營業稅、城建稅、各種教育費附加等。改革之后營業稅轉變為增值稅,并且不同的納稅人的所承擔的稅率是不同的。這種改變在很大程度上會降低酒店的稅收負擔。
酒店征收營業稅時,納稅人無論其經營規模大小,都應以其取得的全部收入(銷售額),按照5%的稅率計算繳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酒店業的納稅人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的酒店,將歸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按政策規定,這部分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依照3%的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即:銷售額×3%),與原先5%的營業稅稅率相比,其稅收負擔直接下降約40%;第二類,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酒店,將劃分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這部分納稅人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因此按營業稅口徑返算,相當于5.66%的營業稅稅負水平。
換言之,“營改增”后酒店作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即使沒有任何進項稅可以抵扣,稅負最多也只比營業稅制度下增加0.66個百分點。而改革后,酒店的用于生產經營的材料采購、設備采購支出等都可以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認證抵扣。總體上看,納稅人的稅收負擔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對酒店利潤的影響
首先,會導致酒店經營收入的減少。其原因是營業稅屬價內稅,是收入的一部分;增值稅屬價外稅,收入為不含稅的部分。舉例來說,即原有的100元收入,稅改后就變為94.34元,直接下降5.66%。有效的解決方式就是綜合考慮服務定價,不可盲目提價,突發性的提價很容易導致酒店客源的流失,造成更大的收益損失。
其次,成本費用降低。稅改后酒店的成本費用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票發進行抵扣。酒店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成本費用較多,有能源成本、原材料成本、各類用品采購成本,在取得合法、合規的發票都可進行抵扣。
由此可見,在“營改增”模式下酒店想維持自身的利益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調整產品價格政策,向消費者轉移增值稅負。這樣才能保證自身的收入不會減少,以保證運營的利潤。二是與上游企業處理好相應的關系,盡量降低上游企業向自身轉移增值稅負。
二、“營改增”后酒店財務管理的改進措施
(一)加大合同、發票的管理力度
由上文中提高到的“營改增”對酒店成本費用影響的內容可知,增值稅的抵扣必須以增值稅專用發票為依據,而稅改前對增值稅發票沒有進行重點要求,導致管理人員對保護相應票據的重視程度較低。這就要求,酒店的財務人員必須重視發票的作用,提高對各種發票的保管力度。
(二)改善當前酒店管理運營架構
在新的稅收政策模式下,酒店也必須做到創新發展,依據稅收政策的改變及時調整并完善酒店管理的運營結構、創新自身經營活動。使財務部門的工作更適應“營改增”的稅收模式,以增強在同行業間的競爭力,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酒店的財務管理工作涉及到各部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采購部與銷售部,二者進行各項工作時必須保證取得各種增值稅的發票并做好管理工作。采購人員與銷售人員應提高自身的協商能力,降低上游企業對增值稅負的轉移,提高客戶對增值稅負轉移的接受能力,以保證酒店運營的獲利能力。財務部門應加強財務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必須加大對增值稅發票的保存力度。
其次,酒店應針對自身的增值稅項目復雜的情況,及時調整財務部門的業務結構。酒店應就自身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進行更明確的分類,將同一增值稅率對應的項目進行歸口,使財務人員在稅金核算工作中更加的便利。
(三)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
在“營改增”的模式下增值稅的計算難度較大,加之酒店服務所涉及到的增值稅項目較多,酒店財務賬務處理工作的難度極高。為提高酒店的財務管理水平,必須對財務管理的工作人員進行更全面的專業培訓,提升其專業素質。為此,酒店管理人必須定時組織員工進行關于新稅收政策內容的學習指導,提高全體員工明確相關工作重點的轉變,認識自身的職責。重點訓練財務人員對增值稅等內容的核算能力,提高核算的正確度與核算效率。定期對員工進行考察,提高員工對工作內容的重視程度。同時,制定合理的懲罰措施,加強對員工的管理。此外,酒店也要采取一定的競爭機制與獎勵機制,這樣可提高財務人員不斷學習主動性,及提高自身職業素質的積極性。
三、“營改增”后時代的稅率轉型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規定,自5月1日起,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原適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調整為10%。
通知中看起來只是簡單的稅率調整,但在實務操作中并非不簡單。此處重點對納稅人購進農產品進行進項抵扣事項進行闡述。對于農產品的抵扣,在采購過程中取得(開具)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時,需要以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0%的扣除率,其發票必須是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適用免稅政策開具的普通發票。“營改增”后時代的稅率轉型,將企業的稅負再次調低,企業中的財務人員需要不斷的更新稅務知識,掌握好發票抵扣的相關政策,才能更好地適用新稅率,享受稅制改革帶來的紅利,為企業的管理作出貢獻。
四、結束語
在“營改增”制度模式下酒店財務管理中的稅負與利潤都會受到較大影響,為在新的稅收環境中更好地發展下去,酒店必須對財務管理各方面工作進行改變。在諸多的改進措施中影響最重要的是,針對“營改增”后的稅收政策采取相應的工作、改進財務管理的運營機制、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參考文獻:
[1]諸惠玲.“營改增”對酒店業收益額影響及應對策略[J].財經界,2016,(5):323-324.
[2]王斌.營改增后酒店財務管理的幾點思考[J].商,201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