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君
容城縣南張鎮中心學校 河北保定 071705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的重心應該從注重知識傳授轉變為強調綜合能力的培養,特別是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在語文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地顯現再來。加強師生的溝通與互動,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參與語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改進傳統僵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部編語文教材,教學內容豐富,編排形式靈活多樣。小學語文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將課文中的思想情感和語文知識要素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豐富他們對于事物的感情,促進學生的小學語文學習,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不斷提高。為此,我覺得小學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互動,通過互動和交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各項能力。
首先,要增強師生互動的思想意識。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就必須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逐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覺使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教師能夠主動地、積極地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動。在課文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設定相應的場景,引導學生在特定場景下進行閱讀學習和表演。通過有效的互動,引導學生逐漸深入地了解課文的深層次內容,掌握故事的基本情節,帶領學生品味作者在文章中所富含的豐富情感,并且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語言感知能力和語言情感表達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平等觀念,增強對于學生個體的學習重視,幫助學生提高與教師進行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比如說,在學習《少年閏土》等具有較強故事性的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首先進行自主學習,或同學之間互動交流,并將課文內容和教師一同通過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教師可以主動地和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安排出不同的角色進行表演,展現出不同人物的特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類似故事性較強的文章。同時,教師應該對于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和表揚,用自己的激情鼓勵學生相信自己可以學好語文知識,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其次是,要改變陳舊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都是教師在講臺上授課,學生在下面通過記筆記的形式來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不能夠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讓小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感到乏味和無趣。教師應該轉變這樣的傳統課堂教學觀念。小學語文是小學學科中的基礎科目,也是小學生的啟蒙學科。教師應該運用靈活多變的互動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心理特點就注意力集中時間很短,而且好動。使用互動交流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小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關注度,提高學生專注度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效果。
比如說,在學習到《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在課前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地讓學生交流,誰知道蒲公英、蒼耳和豌豆這些植物的媽媽是如何傳播種子的,并向學生展示有關這些植物的資料,通過資料的學習,加上課文文字的理解,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生對于本課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提高了學生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再次,師生要加強語言上的溝通和交流。
語言溝通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最為頻繁的活動,教師應該在這個過程中加強有效的交流與互動。互動方式主要表現在教師在課堂中的提問、學生的質疑,和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討論、回答等環節中。因此,教師可以提前了解學生對于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自信地表達出來,積極地和教師以及其他同班同學進行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和教師進行開放性的探討與交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同時,教師可以在學生的思想與行動方面做出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更加自信和主動。
比如說,學習《秋天的圖畫》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到戶外去觀察秋天的風景、感受秋色的美麗。在大自然的熏陶下,讓學生親自去體驗秋天的美。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向學生提問:看見了哪些景色?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言,盡情地表達。最后結合課文內容,和學生一起進行總結、概括。通過加強語言交流的方式,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真正能把教師當成朋友,愿意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與教師和同學進行分享和交流,與此同時,教師就可以更加針對性地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互動交流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可以達到教師與學生雙方共贏的效果,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流暢順利,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