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超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
高職人才不是“通才”而是具有一定綜合能力能夠勝任某一具體崗位的應用型人才。在培養過程中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實操能力的要求相對較高,這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優勢。然而,優勢的過于突出也必定會出現明顯的短板,作為一個高職院校的一線輔導員,從事輔導員工作的幾年也使我深深的認識到了高職院校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不足,特別是學生愛國主要教育的缺失,問題嚴重。
愛國主義教育是指讓學生樹立熱愛祖國并為祖國的發展獻身的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主要內容,愛國主義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廣大人民特別是青年學生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在中國具體來說,愛國主義行為主要包括了艱苦奮斗、勤勞勇敢,抵御外來侵略,維護國家統一完整,促進各民族團結,同一切阻礙社會進步發展的反動勢力作斗爭,努力推動祖國的繁榮和進步。
(一)學生對國家歷史學習的不夠,導致學生無法正確認識愛國主義教育。如果學生對于自己國家的歷史不了解、不清楚,就不知道他們現在享受到的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不知道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走到今天所經歷的雨雪風霜,就很難對這個國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沒有正確的認識就很難發自內心的去熱愛。因此,對國家歷史的學習不夠,學生對國家歷史的不了解,是學生不愛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者存在不重視單獨問題。學生在校期間思想上的主要領路人是學生的輔導員,愛國也應當是大學生的必備基本素質,而輔導員本身就是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的主要授課人,是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責任人。而目前來看很多高職院校的專職輔導員已經被紛繁復雜的事務性工作壓的喘不上氣,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好學生的思想引路人,很難抽出時間開展各類主題鮮明、形式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網絡的快速發展和運用對學生的思想造成負面影響。當今社會已經步入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計算機、智能手機、互聯網的應用為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極大地方便,改變了很多以往的教授課方式。大部分學生沒有發揮網絡學習的作用,很少有人會去上網了解我們國家的發展歷史,了解我們民族的奮斗史,反而對一些國內外反華勢力利用互聯網對我國轉型時期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大肆渲染、歪曲事實的報道更感興趣,青年學生特別容易受到鼓動,造成對自己國家的誤解和歪曲。
1.通過與自己所帶班級的學生交流和主題班會時的討論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我們國家、民族的歷史了解非常欠缺,特別是中國的近現代史,對于自己國家和民族所經歷的百年屈辱十分淡漠。因此想讓這些學生能夠發自內心的去愛國,首先要讓他們去認識這個國家,了解這個國家了才能從陌生走向熟悉,從熟悉而變的熱愛。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的功能,由輔導員與學生共同觀看一些歷史文獻的紀錄片、專題片,多讓他們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讓他們自己走進歷史的舞臺,去了解我們的國家的歷史。利用社會實踐暑期三下鄉等活動,帶領學生走進革命老區,走進博物館,走進風情名勝,去親眼看看我們的祖國,去了解祖國的美麗富饒,去感知國家歷史的厚重與沉重,去發現國家和民族對他們的期望。
2.提高輔導員隊伍的水平,提高輔導員的個人素質是做好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很多高職院校的輔導員隊伍人員組成復雜,許多人不具備輔導員應有的素質,甚至很多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本身就對我們的國家充滿偏見和不滿,輔導員自身就不愛國又怎么可能真正的去教育學生愛國。首先加強對輔導員的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宣傳,加強輔導員隊伍學史、懂史、講史的水平,老師愛國了才能教育出愛國的學生,因此必須提高輔導員隊伍的素質,培養輔導員的愛國情懷也是目前高職院校在教師培訓教育上必須重點堅持的方向。
3.加強網絡輿論引導,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用網,健康上網,讓網絡成為弘揚正能量的主陣地。通過網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已經是勢在必行。因此無論是學校還是輔導員老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領,讓學生正確的利用網絡開展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引導學生上網多看多學對自身有積極意義的材料,引導學生走出單純利用網絡娛樂的錯誤觀念,多位學生推送分享健康的積極的向上的愛國、愛黨的內容,幫助他們看進去學進去。同時對于網絡上那些負面的內容要嚴格把控,在學生對這些負面內容產生疑惑時要主動的幫助學生分析,幫助他們正確的認識,幫助學生學會抵制,讓學生學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讓網絡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片凈土。
愛國主義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將愛國主義精神與專業學習相結合,懷抱一顆愛國強國之心才能真正的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