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天 鐵道警察學院
心理障礙在各項體育運動中都十分的常見,它和心理疾病有相似之處,但是又完全不同,它是指人們無法保持正常人在面對某項事物時所該有的心理適應能力,屬于一種不可控的反應。這種反應會讓人們無法保持自己正常的水平,使得技術失去協調,此時難以發揮該具備的專項能力,在拳擊運動中更是如此。
人們常說,拳擊運動是屬于勇敢者的運動,學生在進行練習的過程中,很少有人會明確的告訴教師自己對實戰感到恐懼,因為這樣會在同學面前顯得懦弱,所以是不會承認自己害怕的,可是一旦真的開始實戰練習,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的動作就能體現出他們內心的恐懼。比如有的學生站在對戰場中身體會止不住的顫抖,總是采取消極進攻的姿態,不斷的往后退,有時會出現胡亂瞎打的情況,還有些同學會用語言來掩飾自己心里的不安。那這種拳擊教學中的心理障礙是如何產生的?又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消除這種心理障礙?本文基于這些問題進行展開,通過對實際的大學生拳擊教學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并提出幾條能夠幫助學生緩解心理障礙的有關措施。
拳擊運動是一項很受大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因為它具有非常強烈的對抗性,同時在對抗的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對方總會將目標集中在規定范圍中人體比較脆弱的部位,所以很有可能會被打傷,可是也因為這樣,初學的大學生對拳擊運動不是特別的了解,所以極有可能會具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在進行實戰時不免心懷恐懼,經過研究分析,大學生在拳擊教學中的心理障礙主要有以下幾點:
拳擊運動激烈緊張,經常會有人在比賽場中受傷,因此學生在進行實戰的過程中,因為對于拳擊運動了解片面,所以十分懼怕自己也會受傷,如果之前就有因為拳擊而受傷的歷史,則會顯得更加的恐懼,非常害怕會出現同樣的情況。因為害怕被對手擊中,往往會表現出對戰時總是站在離對方最遠的位置,盡可能的避免與對方有肢體接觸,導致看起來十分的混亂,也完全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平,教學效果也非常差。
拳擊運動是一項勝負分明的體育運動,在進行對戰的過程中,很多的學生因為自身的自尊心不允許自己在同學的面前失敗,所以非常擔心自己會被打敗。同時失敗也會讓他們回想起以往自己失敗的情景,所以更加的害怕會在同學老師面前被打敗,這樣的心理不僅僅不會使得學生更加投入對戰練習,反而會使得學生忘記該如何正常對戰。
一些學生因為以往缺乏鍛煉或者是因為身體情況,所以導致運動能力較差,在進行對戰練習之時反應比較慢,身體的抗擊打能力弱,承受不了對方的攻擊,同時自己出拳的力量弱,該有的拳擊動作也不夠規范,不能有效的擊中對手,學習拳擊也比別人的節奏慢,以至于在對戰前就對自己沒有信心,長久如此就會導致害怕進行對戰練習。
大學生拳擊教學的過程中,一些教師因為想要更好的讓學生在拳擊中有著更大的進步,所以會對一些表現不好的學生進行批評或懲罰,如果程度掌握不當就會導致學生對此產生恐懼心理。學生因為擔心自己達不到教師的要求,會被教師懲罰,所以會盡可能的避免自己在教師面前與同學對戰,這樣就可以讓自己安全,可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心理障礙的體現。
心理障礙最常見的兩種類型是性格和情感,在大學生拳擊教學中的心理障礙經過分析研究之后,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這種類型的學生一般會表現出精力和體力較差,很喜歡進行休息,在教師讓他進行對戰練習時會用自己身體不適作為逃避的借口,情緒也十分的低迷,對于拳擊不夠積極,不喜歡練習拳擊技巧,意志脆弱,是屬于那種消極對待拳擊運動的類型。
這種類型的學生主要是因為對于社會環境缺乏正常的適應力,具有很差的抵抗力,所以在進行拳擊教學時,學習技術總是表現出縮手縮腳的狀態,不喜歡參加運動,怕冷怕熱,總是愛在一旁偷懶休息,是屬于那種消極對待拳擊運動的類型。
這種類型的學生較為的復雜,他們會存在兩種非常極端的狀態,或是興奮,或是憂郁,并且會循環往復,不會很長時間的停留在一種狀態中,在表現的十分興奮的時候,對于教師的教學要求不予理睬,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在對戰時非常的沖動,常常會因為過度興奮,使得動作非常的激進,導致動作不夠規范,而且對于拳擊技能的掌握也存在分化的情況,是屬于那種狀態不穩定的類型。
這種類型的學生性格較為內向,不喜歡集體類型的運動,會刻意的回避與同學的接觸,在情感方面表現較為冷漠,在進行拳擊教學的過程中,參與也只是為了應付學校的要求,并沒有真的參與到拳擊教學中,因此對于拳擊技能的學習也不會認真,缺少該有的專注力,是屬于那種消極對待拳擊運動的類型。
這種類型的學生在進行拳擊對戰訓練的過程中,會表現出焦慮不安的情緒,拳擊動作不夠果斷,總是猶豫不決,但是具有很強的勝負心,非常渴望勝利,可是同時又害怕自己不能戰神對方,害怕自己會被對方攻擊而受傷,在進行練習之時,有著非常積極的情況,但是也存在著怠慢的時候,所以屬于那種狀態不穩定的類型。
大學生在拳擊教學中所存在的心理障礙可以通過一些方式進行調節,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調節方法,幫助學生可以控制心理障礙,甚至消除心理障礙,在進行調節方法的選擇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心理障礙的特征,進行分析研究之后,采用相應的辦法幫助學生,需要做到個性化的對待。
教師在進行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可以正視自己所存在的恐懼心理,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信,所傳授的拳擊技能要做好合理的安排,從易到難的教給學生,這樣可以給學生打下堅實的拳擊基礎,在慢慢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對拳擊的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建立自信,繼而讓學生可以很好的應對拳擊實戰。在進行拳擊實戰之前,學生都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生理變化出現,他們會手心冒汗、心跳加快、肌肉緊繃,這些都是屬于正常的情況,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而對他們相應提出要求,然后經過多次的強化,讓學生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進而學生就會自行進行改變,漸漸的樹立在拳擊運動方面的信息。
在進行拳擊實戰之時,對于學生來說,還是一項比較危險的事情,所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在安全方面的教育,讓學生知道在進行拳擊實戰之時,該怎樣才能更好的正確的保護自己的安全,同時也要給學生講解比賽精神,讓學生自覺遵守比賽規則,同時教師也要熟練的掌握損傷急救方法,并且配備常用處理傷口的藥物,例如棉球、酒精等,讓學生在進行對戰之前必須佩戴護具,并且必須保證護具質量符合拳擊對戰專用護具的要求。
拳擊運動非常看重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大的身體素質是學生進行拳擊對戰所必需的條件,一副健康的身體可以讓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都有著巨大的提高,所以教師需要重視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在進攻技巧和防守技巧方面的聯系,提高學生的進攻力,同時也提高抗擊打能力,在身體素質和拳擊技巧都得到提高之后,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建立自信,同時也能消除心理障礙,在進行拳擊實戰的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通過有效的方式,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拳擊課的興趣,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拳擊課上教師所安排的活動,這對于提高拳擊教學質量十分的重要。
大學教師在進行拳擊教學的過程中,會發現一些學生對于對戰練習存在心理障礙,這是拳擊選項課常見的現象,不過這個問題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解決,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進而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