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斌 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當今世界充滿變革與創新。數字時代和信息時代接踵而至,深刻改變著傳媒業舊有的信息和知識傳播形態,系統重塑了全新的媒介生態環境和傳播格局,促使傳統媒體跨越媒介形態界限,突破時空拘束,打通文化隔閡,實現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與此相應,在這場求生存、尋突破、謀發展的媒介融合變革中,傳統編輯的能力定位已不能適應編輯工作的新環境,媒介融合發展的新態勢也對編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編輯能力也應與時俱進,系統提升編輯職業能力、深度強化編輯媒介素養、全面優化編輯知識結構,更好適應媒介融合環境。
當前一段時期,媒介深度融合發展對于媒介生態環境和傳播格局進行系統重塑,不同媒體之間跨越形態界限實現深度融合發展。與此同時,在傳播過程中,受眾地位更加主動,受眾需求也越發多元。媒介融合環境下的這些深刻變化對編輯的工作產生著許多重要影響。
滾滾而來的互聯網浪潮深刻改變了傳媒行業本身。互聯網思維重視用戶體驗,注重聯通協調,新興媒體互動強、更新快、傳播廣,傳統媒體實現了跨界深度融合發展,傳播信息資源有待進一步優化整合。與此相應,編輯原有封閉僵化、條塊分割、以我為主的思想觀念已不能適應當下形勢的快速發展,原有的狹隘理論視野需要進一步拓寬,編輯傳統思想觀念受到了極大挑戰。
數據和信息是開展編輯工作的重要基礎。進入媒介融合時代,網絡化的數據和信息數量十分冗余,質量非常龐雜,而互聯網又是編輯發現信息、搜索數據的重要載體,這也深刻影響著編輯提取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判斷和價值性判斷。面對互聯網上良莠不齊、是非不明的數據和信息,編輯自身的辨別能力受到挑戰。這就要求編輯要進一步把握社會方向和潮流,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在進行審讀加工時認真篩選,加工出滿足廣大讀者真實性和價值型需求的優秀內容產品。
媒介深度融合發展環境下,信息呈現形式日趨多樣化,受眾需求也越發多元,現代人工智能技術也為實現內容產品的多樣性提供了可能。編輯身處媒介融合環境中,以往單一的內容呈現樣式已很難適應新時期受眾的需求和傳播的需要,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全媒體編輯能力也變得越發重要,這對編輯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編輯應清醒認識到自身既有本領的不足,積極將優秀的內容產品同有關技術相結合,以多樣化、可視化的形式傳播給受眾,從而更好地體現內容價值。
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社會思潮變得越發多元。對于編輯而言,隨著出版業轉企改制,新聞出版行業的社會效益在被繼續強調的同時,一定程度上經濟效益也被放在了突出位置,這對編輯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形成了巨大挑戰。在這種環境下,作為編輯,尤其要堅守職業操守,把握職業道德底線,不為利益所驅使,能夠在內容產品的生產中,力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相統一。
媒介融合環境下,內容為王的觀念在繼續被強調的同時,跨界、平臺、流量的作用和價值逐步凸顯,服務、運營和市場的理念也正日漸深入人心。媒介融合環境對編輯能力提出新要求,促使其從時代發展的宏觀視野與現實層面綜合對編輯能力加以重新考量和系統重構。
媒介融合環境下,互聯網是信息的有效載體和重要傳播渠道,由此使不同的媒體相互作用和影響,信息自由地在不同媒介之間充分流動,進一步推動了媒介之間的深度融合發展。與此相應,需要編輯進一步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拓寬原有的理論視野,增強交叉式和多維度的互聯網思維能力,主動探索和掌握媒介融合環境下媒體的新興傳播規律,并且能夠做到以用戶為中心,奉獻出滿足受眾需求的內容產品。
媒介融合時代,信息和數據在傳媒領域廣泛運用,編輯的信息素養能力也日益成為編輯綜合能力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編輯的信息素養能力是編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確保內容產品質量的需要,更是提升編輯自身競爭力的需要。媒介融合環境下,編輯應具備敏銳的信息意識,熟練基本的信息科學常識,掌握嫻熟的信息檢索和分析手段,這樣編輯才能在信息搜索和利用的基礎上,充分開展編輯工作。
媒介融合環境下,傳媒業舊有的信息和知識傳播形態發生深刻變化,傳統媒體跨越媒介形態界限,實現媒體深度融合發展。這就要求編輯努力鍛煉跨媒介傳播能力。編輯要做到守正出新,在做好編輯原有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在新媒體技術、數字出版、知識服務等方面需求突破,形成跨媒介的立體傳播格局,努力奉獻出適合媒介融合時代的多元化內容產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人類社會的信息量呈現出指數爆炸的增長趨勢,公眾因此也進入了淺閱讀時代,特別是公眾從眾心理的影響和政治素養的相應缺失,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在此環境下,提升編輯的綜合把關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媒介融合時代,編輯更需要強化政治把關素養,強化文字把關素養、強化信息把關素養,努力提升內容產品的編校質量。
媒介融合發展環境下,編輯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變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合格編輯,應增強互聯網思維能力,培育信息素養能力,鍛煉跨媒介傳播能力,提升綜合把關能管理。總而言之,實行多種有力措施,提升編輯的綜合能力,已經成為當下新聞出版業發展的有效做法。
媒體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的競爭。隨著媒介深度融合發展,媒介生態環境和傳播格局也發生了系統性重塑,以往編輯的單一能力結構已然過時,因此只有加強編輯專業培訓,優化編輯能力結構,才能在媒體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新聞出版單位可以為編輯人員做好貼合時代要求的職業發展規劃,結合編輯的個人需求和基本理論知識水平,利用網絡平臺教育、培訓工作坊、工作講座沙龍等形式組織編輯根據時代要求進行再學習,并將學習成績納入編輯日常績效考核,從整體上提高編輯的素質。
作為身處媒介融合時代的編輯,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更新自身思維,持續拓展自身視野,為自身編輯工作注入嶄新活力。編輯工作在媒介融合環境下已經將紙質、廣播等傳統媒介之間的壁壘打破,實現了跨媒介間的多元立體傳播,作為編輯要樹立多元的傳播理念,突破單一的媒介領域實現多元發展。此外,還要學會以用戶為中心,根據受眾特點和需求,有機地整合資源、實現長足發展。
媒介融合環境下,互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一大批先進技術飛速發展,對我國出版產業的發展趨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聞出版業傳統的內容產品和生產加工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作為編輯不僅要完成出版內容的策劃、編輯、篩選,還應該滿足數字時代和信息時代的要求,根據自身專業特點,深入學習相關的新興技術,具備多種內容處理能力,熟練使用新媒體平臺,給受眾提供更多的信息,豐富受眾的媒介體驗,更好地順應時代需求。
媒介融合環境推動傳統新聞出版企業轉型,提升編輯出版人才的綜合能力已變得十分迫切,需要我們認清面臨的新挑戰,分析時代的新要求,努力提升編輯的綜合能力,以期能夠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態勢,為新形勢下新聞出版行業改革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