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萌 中國電力出版社
新媒體的飛速發展針對傳統媒體造成了嚴重影響,并且還促使原本的信息傳播格局發生了較大變化。但實際上,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在各個方面都存有不同的優勢和不足,而且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還存有很多矛盾與沖突,只有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實現有效互動與融合,才能進一步促進媒體行業的飛速發展,從而獲取到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實現互動與融合,不僅能充分體現傳統媒體的公信力,還能在資源方面進行合理配置。
由于傳統媒體具備較長發展時間,所以在管理模式方面相對于新媒體而言較為成熟,同時還擁有大量觀眾關注,而新媒體主要是借助于時效性和傳播范圍等特點,進行獲取廣大群眾注意力,所以,新媒體要想在發展當中也擁有大量觀眾,就需要借助于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有效促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比如:新浪網聯合國內多家著名出版社,為群眾提供了可以在線閱讀的服務體系,新媒體必定會針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造成影響,而成本低等優勢會受到廣大群眾注意。因此,兩者之間進行有效融合,不僅能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閱讀服務,同時還能促使兩種媒體實現相互補充,最終實現合作共贏的發展目標。
根據當前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發展現狀來看,新媒體具備的優點大部分傳統媒體都不具備,因此,傳統媒體要想實現健康發展,也需要在自身原有基礎上有效運用新媒體存有的優勢特點,不斷完善自身發展模式。而在傳統媒體發展中,主要核心內容是報紙媒體,在報道的過程當中需要針對新聞信息,實現信息收集、加工、審核以及排版印刷等多項工作環節,有的時候讀者在進行閱讀報紙信息的時候,其實該新聞事件以及發生過去1-2天左右,所以不能夠稱之為“新聞”[1]。針對這一問題,就可以合理運用新媒體中存有的優勢進行解決,從而促使讀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和閱讀相關新聞信息。
將從信息內容、傳播渠道及管理體系等多個方面,針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互動與融合方式,展開深入分析。
若是從本質方面針對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展開分析的話,其實兩者都是屬于眼球經濟的范疇,主要強調內容信息。但是相比較新媒體而言,傳統媒體自身具備較強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等優勢,所以在信息內容構建的過程效果要遠遠高于新媒體。由此可看出,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信息內容中實現互動和融合,對于新媒體而言,不僅能加大新媒體針對傳統媒體的依賴性,還能在互動、融合的過程當中不斷借鑒和學習,傳統媒體存在的優點和經驗;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由于自身具備本就具備較多傳播經驗,且管理體系和制度方面也較為完善,要想有效提升在觀眾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存在的優勢,和新媒體在信息內容方面實現有效互動與融合。比如:雅虎網站和人民日報等傳統媒體的一同發展,由傳統媒體給雅虎新聞頻道進行提供國內外報道。與此同時,傳統媒體還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新聞報道發布到新媒體平臺中,進而提升信息內容價值。比如,傳統期刊等可以有效運用數字化平臺逐漸向著多媒體方式實現發展?;蛘哌\用新媒體的互動等功能,也能在一定層次上為傳統媒體吸引到更多觀眾,進而為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互動與融合提供基礎條件。
雖然現如今新媒體能夠創設便捷且快速的交流平臺,但是這一技術并不是新媒體獨自具備,同樣,傳統媒體可以構建相關技術平臺,和新媒體的傳播渠道實現有效融合,從而獲取到全新的發展機會。比如:數字電視和手機電視等,都能讓用戶在較短時間內觀看到各種各樣的新聞信息。與此同時,在我國黨的十九大上,也提出了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互動與融合體系,央視將與搜狐、騰訊等媒體,進行構建了“十九大會議媒體聯盟”,有效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且多渠道發布會議信息,促使會議精神在實際生活中得到了有效傳達[2]。
管理工作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互動與融合中占有著重要位置,所以,這就需要針對媒體管理加大重視,通過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進一步促進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的互動融合。首先,我國應當針對新媒體發展進行創設相關細則標準,以此來完善媒體環境,為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互動融合提供基礎條件;其次,還應當在創設細則標準的基礎上,針對媒體環境加大監控力度。比如:相關部門可以有效結合當前媒體行業的實際發展現狀和工作標準,從而創設道德監督體系,并且還需要針對全媒體融合創設支持和鼓勵的相關政策,將為媒體行業在未來發展的過程當中,營造出公平、公正的環境,進而促進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有效互動、融合。
綜上所述,在當前媒介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實現融合發展現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內容和渠道等多個方面,實現互動與融合,才能通過取長補短、合作共贏的方式,進一步促進我國媒體事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