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文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高校繼續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擔任著在教育體系中社會與學校的樞紐,在終身教育的發展中承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大學目前全面進行“雙一流”大學建設,那么繼續教育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在我國經濟轉型的現在,高速的經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的現在,由追求規模速度的發展轉向質量效率要求形。企業對員工的前沿知識水平也更加關注。作為高水平的“雙一流”大學,自然在期間作為高校人才與企業之間搭起溝通橋梁,那么高校有著一流的師資力量與教育條件,也能及時為社會成員補充知識與個人能力。
那么高水平大學如何辦好繼續教育,為建設國家出力,就需要我們高校發揮自身的特長。發揮自己優勢的專業學科,師資力量,搭建繼續教育平臺,提高國民素質,打造繼續教育事業的品牌。高校應當主動去適應、學習繼續教育事業的開展建設,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加大繼續教育事業的品牌建設與投資管理。
所以辦好繼續教育是我國高校發展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高校響應國家政策的責任。在加強高校繼續教育品牌建設的路上,也要維持自身的管理,提升高校自身辦學實力。
我國高校的教育內容有: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開放教育、網絡教育等內容。那么繼續教育則是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繼續教育是為了解決勞動力文化程度低這一問題。到了20世紀90年代,我國更是頒布了法律法規明確繼續教育的更多內容意義。在現在,我國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每一位社會人士都需要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現有的知識儲備,這樣的環境下,各式各樣的教育也就如雨后春筍,紛紛開展。那么高水平大學的各方面教育力量都有著先天的優勢,師資力量、學科水平、科研資料、管理正規等等優秀的先天優勢都領先于社會水平。那么我國高校也應當優先相應國家號召,推出自己的繼續教育品牌。為我們國家的社會會建設服務,為社會人士的教育保障。在繼續教育這一份新型教育市場中,高校的參與無異于對這一產業帶來一個產業標桿,為繼續教育行業帶來了良性發展。保護受教育學員的知識保障。
同時繼續教育的發展離不開高校品牌的發展,作為一種營銷概念,品牌是代表高校的標志。將品牌滲透到社會中,關注品牌建設也是高校需要關注的問題。高校的品牌也會參與到社會培訓機構的競爭中去,只有將自身的品牌建設與運營的好,才能在目前教育轉變的環境下,拔得頭籌,占領繼續教育的市場,擴大自身品牌效益與影響力。但目前各高校的品牌建設仍處于起步或初步階段。
各大高校目前還仍舊處于重點關注全日制本科、研究生教育、科研項目上,對繼續教育有著不了解,從而忽視或輕視繼續教育。這種認識導致了繼續教育在高等學校內無法有好的發展,學校分配給繼續教育的資源與研究也很淺薄。將繼續教育的投資的回報花費在本科教育上,導致繼續教育無法深入性的繼續開展。這就導致了高校開展的繼續教育無法有效的履行其社會職能,從而導致高校看不到繼續教育的未來前景,從而更加忽視繼續教育。
在基礎本科與研究生教育上來看,我國高校就存在有教育內容 同質化的現象。在繼續教育上也不例外,然而繼續教育最為重要的就是前沿性,教育的內容必須是符合社會當下發展的知識,才能符合社會人員的需求。這對高校的繼續教育內容與教學方式要求就要具有時效性。并且成年社會人士對于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內容更為感興趣,因此假如課程內容空洞,與社會當下知識要求不匹配,缺乏內容,學校繼續教育的品牌也會因此受損。當品牌在公眾心中打下低質量的標記時,高校日后想要再在繼續教育的市場中競爭,就失去了自身的品牌。
繼續教育的發展是在今年來開始發展市場的,那就存在許多繼續教育機構與高校缺乏專業的老師,許多課程會讓從事相關行業的老師來進行教育。從而引發一些問題,比如高校體制內老師的教學內容過于落后,無法滿足社會人士對前沿知識的要求。還有如果是今天請一位老師,明天換一名老師這樣的教學環境,無法打造一個專業的師資團隊,也無法向社會保證自身的教育品牌。所以繼續教育的品牌必須要靠高校自身來細心維護管理,早日打造專業的師資團隊,在繼續教育的市場中占領先機。
關于體制方面,多數高校內部管理體制也會對繼續教育的發展進行約束。繼續教育學院在高校內往往獨立運作,也就導致師資力量與品牌業務無法良好的相結合,其他學院的學科專業獨立辦學,進行繼續教育的培訓班,繼續教育學院又無良好師資力量。首先在高校內部就已經開始內部斗爭,這又如何做好一個好的教育品牌。相對于高校內,校外的繼續教育培訓機構則是非常的具有針對性,能夠把握市場動向,對于國家政策需求的社會人才所要求的知識內容及時把握,發展教師團隊。高校所具有的優勢也會在這兩者的分差下蕩然無存。所以想要做好繼續教育的品牌,必須要積極適應當下社會環境,建設正確的管理結構,構建符合繼續教育發展要求的教學體系。
高校所要做的首先是明確繼續教育品牌定位,品牌是指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知,也就是品牌的定位來源于消費者。我國高校在發展自身的繼續教育的品牌的時候要將眼光著眼于消費者,也就是學習的學員們。許多高校還存在著閉門造車的發展思路,認為只要做好自己校內的學習研究,培育好本科制學生就能維持自身的好口碑。對于繼續教育則不是這樣,繼續教育的品牌好壞取決于社會人員對于學習后的反饋評價,如果教學內容不能及時跟進社會要求,則會失去品牌發展的機會。
繼續教育的發展是我國各高校建立“雙一流”大學必不可少的內容,一個好的高校要能夠響應國家的號召,要能夠為社會建設作出應盡的貢獻才能夠成為好的高校。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優秀學子,還能為社會精英補充發展知識的品牌大學,其繼續教育的發展將會是不可限量的。所以我國各高校應及時把握自己的優勢,發展自己的優勢,抓住機遇,跟上繼續教育市場的發展趨勢,打造繼續教育的品牌,助力世界“雙一流”大學建設,助力國家發展、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