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雄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五八二臺
對于中短波廣播發展首先就要解決其中的技術問題,盡管說中短波發射臺的覆蓋范圍較大,傳播較廣,但依然存在信號強弱的問題。這也是中短波廣播發射臺無法控制的問題,因為他實在也無法保證每個地區受到的信號強弱度如何。同時針對中短波發射信號受到周圍頻道信號的影響也是發射臺一直頭疼的事情,所以以下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的探討。
中短波廣播的出現較早,是上個世紀就開始應用的媒體手段。在以往的發展過程中,中短波廣播的確發揮出了強大的效果,同時又因為其價格低廉普及較廣,所以幾乎是成為基礎通訊手段的主導者。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不斷深入研究是的越來越多的媒體技術走入大眾的視野,中短波廣播平臺的發展也就開始遭遇挑戰,盡管說我們承認中短波廣播曾做出巨大貢獻,并且在如今依然擁有者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被時代所遺忘和被市場新主體挑戰也是中短波廣播發展必須要認清的現狀。
以上一直在說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受到電磁干擾導致信號存在問題,其實電磁干擾仔細區分是分為兩種的,對于不同電磁干擾的原因和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這種電磁干擾一般是指自然干擾和人為干擾。自然干擾主要是由于外部不同地方傳來的自然噪聲,這種自然噪聲是一直存在的,來源也較為廣泛。大道外太空的噪聲來源,小到材質靜電都會造成電磁干擾。而人為干擾主要是指人類的生產活動所對廣播信號產生的影響。這些干擾源的不同決定了中短波廣播想要解決發射臺受電磁干擾為題的復雜性。由于中短波廣播的信號傳輸原理是基于調幅方式,所以也就存在頻率方面的隱患。因為相似或者相近的頻率的存在會使得中短波廣播很容易就受到影響,在聽的感官上就存在一些瑕疵。盡管說中短波廣播信號發射臺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目前還是沒有能從根本上防止電磁干擾的有效手段。
常態化的電磁干擾是讓中短波廣播最為頭疼的干擾因素,首先是它的干擾活動十分頻繁,干擾程度也較高,所以在針對常態化的電磁干擾要進行多重的手段進行控制。首先就是針對常態化的電磁干擾進行頻率的測試區分,根據波長和頻率進行抑制和控制。在這個時候可以利用低通濾波器進行電磁干擾的防控。首先利用低通濾波器可以針對常態化電磁干擾當中頻率較高的電磁波進行篩除控制,同時利用低通濾波器進行電磁感應,放大所接收到的外部的電磁頻率,進行數據間的轉換分析,將那些與中短波廣播發射頻率振幅相近的電磁波進行阻攔,避免相似波段頻率之間產生作用,影響中短波廣播信號的發射工作。其實除了利用低通濾波器進行電磁頻率的監控和隔離之外,針對中短波廣播的基礎設施維護也是一項基本操作,這是保證整個廣播工作運行的基礎。考慮到中短波廣播主要是利用地下電纜的填埋進行信號的大范圍傳輸,電纜等基礎設施的設置范圍其實是較為廣泛的,這也就給維護和排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任務量。但是面對局部地區中短波廣播信號較差,干擾較多的情況,中短波發射工作也應當組織人員進行局部的信號設備維護和加強處理。這樣才能保證中短波廣播能夠在信號范圍區域實現有效的覆蓋。
除了常態化電磁干擾的存在,其實非常態電磁干擾的存在也是對中短波廣播法發射臺工作造成一定影響的元兇所在。其實常態化電子干擾在大體上是存在一定的規律可以應對的,根據數據的分析推理總能找出辦法,但是這對于非常態化電磁干擾的情況就要另外做出研究探索了。在非常態化電池干擾當中共模干擾就是一種較為典型而又普遍的干擾形式了。針對這種電磁干擾的防控處理其實也是要基于信息的搜集和轉換。針對共模干擾的原理和內部運行的方式,研究人員一般將使用模數轉換器將共模干擾當中的數字信號進行分離處置,使得共模干擾無法形成有效的回路運行,從根本上阻止了他對于中短波發射造成影響的可能性。另一種就是數字濾波技術,使多通道對濾波程序的共同濾波,有效的防止共模干擾帶來的惡劣后果。此外還有一種較為少見的干擾方式就是線間耦合干擾,這種是多方來源的干擾方式,在目前并沒有較好的根據方法,只能說采取一些預防和減小影響的方式進行防干擾工作的進行。
當科技不斷發展向前,原本歷史悠久的中短波廣播技術的發展已經開始面對困難重重的局面,但是盡管一枝獨秀的時代已經結束,但是中短波廣播發射臺的存在依然有著無與倫比的價值,目前中短波廣播工作所要面對的就是要一心發展技術,保證中短波廣播信號不會再因為各種干擾因素變得寸步難行,積極發展新科技,完善中短波廣播的工作漏洞,實現真正的與時俱進,蓬勃發展。